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贝多芬是西方古典音乐的巨匠,他的交响乐作品《命运》以其深邃的内涵和强烈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世界音乐史上的里程碑。

同样,中国民间艺术家阿炳的《二泉映月》作为民间音乐的代表,也赢得了国际乐坛的广泛赞誉和尊重。

阿炳其人,亦被誉为“中国的贝多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悲惨童年

阿炳的本名叫华彦钧,1893年,他出生于江苏无锡。

无锡一直以来都是正一派道教的传统重镇,当地有一个著名的道场叫做洞虚宫。

阿炳的父亲华清和,别号雪梅,就是洞虚宫雷尊殿的当家道士。

道教的斋醮仪式是其宗教活动的核心之一,而在这些仪式中,道教音乐是不可或缺的。

道士们不仅要熟读经书,通晓斋醮的礼仪规范,还必须能演唱道曲、演奏乐器。

江南地区也因此流传着“出一个秀才容易,出一个佳道士难”的说法。

而所谓“当家道士”,就相当于是佛教寺庙里的住持,负责主持道观的所有事务。

华清和精通音乐,擅长多种乐器,尤其是在琵琶方面的造诣颇深。

素有“铁手琵琶”之称的他,也因此将道观经营得红红火火。

而阿炳的母亲吴氏,曾是当地一大户人家里寡居的少奶奶。

道长与孀妇,这段感情在当时的社会,是不被封建礼教所接受的。

由于不堪世俗的压力与指责谩骂,在阿炳一岁那年,母亲吴氏郁郁而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氏去世后,年幼的阿炳就被送到了东亭镇,交给婶母抚养。

阿炳逐渐长大,华清和便将他带回了洞虚宫,以徒弟的身份来培养。

他被注册成为了一名小道士,从此开始了在道观中的修行生涯。

得益于华清和的言传身教,阿炳很小的时候就在音乐领域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

为了学习各种乐器,他在年幼时就付出了旁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和辛苦。

他常站在风口迎着寒风吹笛子,笛子尾部总是挂着铁圈甚至是秤砣,以此来增强腕力。

学二胡时,手指被勒得流血,磨出了厚厚的茧子。

在寒冷的冬日里练琵琶,手指冻得僵硬了,就用雪来擦拭双手。

在华清和的严格教导和阿炳自己的不懈努力下,13岁时,他就已经能够熟练演奏多种乐器了。

18岁的阿炳,长相俊俏,吹拉弹打样样精通,技艺高超,被称为“小天师”。

然而,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远不止于此。

据资料显示,他不仅精通道家音乐、法事音乐,还对苏南地区的丝竹乐、十番锣鼓、锡剧以及其他地方戏曲、民歌小调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阿炳曾表示:“几十年来,每当我听到令我喜爱的音乐,不论其源自何处,我都会向其学习。教我的人实在太多,多到连我自己也难以一一记清。”

阿炳25岁那年,华清和离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终于将阿炳的真实身世告诉了他。

从此,阿炳便继承了父亲的遗志,成为了雷尊殿的当家道士。

跌宕人生

阿炳从前在华清和的严格监督下,一直过着严谨、规矩的生活。

可突然成为当家道士后,昔日的束缚彻底消失,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再加上得知身世带来的打击,以及失去父亲的悲痛,阿炳的生活态度发生了剧变,越发的颓废起来。

阿炳开始放纵自己的欲望,过上了放荡不羁的生活。

他沉迷于声色犬马,吃喝嫖赌,放任自流。

没有了约束,也没有人管教,他的行为也越发失控,甚至沾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恶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期的放浪形骸,让他染上了梅毒,阿炳最终因病而双目失明。

随着视力的丧失,阿炳不仅没有办法照顾自己,也逐渐失去了对雷尊殿的管理和控制。

这时,他身边那些酒肉朋友也开始原形毕露,总是到他这里来骗钱。

曾经庄严肃穆的雷尊殿,因为这些人的来往逐渐变得混乱不堪,阿炳的生活也日益艰难。

因此他不得不离开那个曾经给予他庇护的道观,在街头演奏乐器卖艺谋生,开始了他的流浪生活。

1933年,阿炳已步入不惑之年,经堂嫂介绍,他与寡妇董催弟相识并开始同居。

两颗同样经历过生活苦难的心,找到了彼此的依靠。

从此,董催弟有了归宿,阿炳也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董催弟的出现,为阿炳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温馨,给了他许多的关怀和支持。

在董催弟的细心照料下,阿炳的生活也稳定了下来。

这段时间里,他那颗曾经浮躁的心逐渐平静,开始更加专注于音乐的创作。

失明后的经历让他更加贴近社会的底层,深刻地感受到了普通人的苦难与真实的生活。

这些经历和感悟,也成为了他音乐创作的源泉。

在此期间,阿炳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他的名气也在民间传播开来,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瞎子阿炳”。

他的音乐才华和对生活的感悟,使他创作并演绎了270多首器乐曲。

而他创编和演唱过的曲目更是数不胜数,成为了中国音乐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但尽管如此,阿炳现存于世的作品并不多。

其中包括《二泉映月》、《寒春风曲》和《听松》这三首脍炙人口的二胡曲,以及《大浪淘沙》、《昭君出塞》和《龙船》这三首琵琶曲。

在演奏技巧上,阿炳的指法和弓法在二胡界至今仍被推崇为典范,无人能出其右。

沧海遗珠

1950年,南京师范大学的音乐教授黎松寿,当时在南京古林寺国立音乐学院进修。

闲暇时间,他在学校里随意演奏了一首曲子,却意外地吸引了他的导师杨荫浏教授的注意。

杨教授被这旋律深深吸引,急切地询问黎松寿:

“这首曲子出自何人之手?”

黎松寿回答道:

“这是我们乡下的一位流浪艺人所作,他还写了很多曲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黎松寿的童年记忆中,他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前往阿炳家中玩耍。

阿炳没有自己的孩子,所以对孩子们的到访总是很热情。

黎松寿的舅舅与阿炳曾是私塾的同学,又是邻居,这样的关系使得黎松寿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并学习阿炳的音乐,从而深受其影响。

1950年9月,杨荫浏先生与曹安和先生不远千里来到无锡,专门为阿炳进行录音工作。

这位一生坎坷、历经风霜的音乐家,当时已是疾病缠身,久未触碰乐器。

在杨荫浏先生和曹安和先生的诚挚劝说下,阿炳才终于答应下来,并提出需要三天的时间来恢复练习,以便再次演奏。

三天后,阿炳用他那双不似从前灵活的手,录制了包括《二泉映月》、《昭君出塞》等六首乐曲。

阿炳的演奏让在场的音乐家们都震撼不已、惊为天人,可是阿炳自己却并不满意。

“荒疏太久,两只手不听我的话,奏得太坏,我自己听着,不太顺耳。”

于是他和杨先生约定,等到转年的暑假,再来录音。

遗憾的是,阿炳为了能够留下更多的作品,不顾自己年迈体弱,努力练习直至身体垮掉。

最终,在1950年12月4日,阿炳因病情恶化而逝世,享年57岁。

他留下的这六首作品,成为了他生前唯一的音响资料,也让《二泉映月》这首经典之作得以流传至今,成为了中国音乐宝库中的瑰宝。

二泉映月

关于《二泉映月》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一直以来都是众说纷纭。

有一种观点认为,《二泉映月》的前身,就是旧社会妓院中流行的艳曲《知心客》。

这观点最初由原中国作家协会的副主席陆文夫提出的。

但陆文夫是文学家,对音乐特别是道家音乐的研究并不深入。

《二泉映月》高雅的旋律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无论在何种场合,都能够触动人心。

可是,这样的音乐能够在妓院中起到劝酒调情的作用吗?

《二泉映月》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是远超过简单的娱乐功能的。

实际上这首作品,被阿炳称为“依心曲”,“自来腔”。

这两个词汇源自无锡方言,意味着曲子是阿炳凭借自己的灵感和创意即兴创作而成的。

原本,这首曲子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名字。

直到杨荫浏先生与曹安和先生为了保存推广这部作品,特意前往无锡为阿炳录音之后,才有了现在广为人知的《二泉映月》之名。

据曹安和先生回忆,杨荫浏在录制完毕后,提议阿炳给作品起个名字,以便对外进行介绍和推广。

阿炳沉思后,提出了“二泉印月”这个名字。

阿炳曾在无锡惠山二泉亭演奏,也曾学习过广东音乐《三潭印月》,这应该就是他命名的灵感来源。

随后,杨荫浏先生建议将“印”字改为“映”,以更好地体现曲子的意境。

阿炳同意后,《二泉映月》这个名字便正式确定了下来。

而关于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也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

那是一个中秋月圆之时,年幼的阿炳跟随父亲华清和一同前往二泉边赏月。

父子俩站在泉水旁,沉浸在周围的自然声音中。

华清和问阿炳有没有听见什么声音,可小阿炳除了泉水的潺潺流水声外,什么都没听到。

面对儿子的困惑,华清和温柔地告诉他,等他长大后,就可以听到更多奇妙的声响了。

岁月流转,华清和去世,阿炳也失明了。

在一个中秋之夜,阿炳独自一人再次来到了二泉边。

尽管双目失明,他却以更加敏锐的听觉感受着这个世界。

他聆听着泉水的声音,回想起父亲的教诲和自己的人生经历。

在那一刻,他仿佛真的从泉水声中听到了生活的多种声音——叹息、哭泣、倾诉和呐喊。

这些声音触动了阿炳的心灵,激发了他创作的欲望。

阿炳拿起了他的二胡,随着心中的感动和思绪,开始即兴演奏。

内心的苦闷、悲愤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作音符,流淌在月色之中。

琴声忽而温柔细腻,忽而激昂高亢,充满了对命运的不屈和对未来的渴望。

在这个中秋夜晚,阿炳不仅与自然对话,更是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创作出了一首能够穿越时空、触动人心的不朽名曲——《二泉映月》。

“中国的贝多芬”

1978年,在北京的一场音乐会上,世界级指挥家小泽征尔有幸聆听到了17岁的姜建华演奏的《二泉映月》。

这首深情而悲伤的曲子深深打动了小泽征尔,他被音乐中的情感所震撼,感动得泪流满面。

他赞叹这是“断肠之音”,并无比激动地感叹道:这样的乐曲,应该跪下来听

小泽征尔对《二泉映月》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在会后积极推荐这首作品,使其得以伴随中国二胡艺术跨越国界,走向世界。

在小泽征尔的邀请和推荐下,《二泉映月》与波士顿、旧金山、柏林、日本等多地的知名交响乐团进行了合作演出。

小泽征尔本人更是亲自担任指挥,多次演绎这首作品,使得《二泉映月》在国际舞台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反响。

这首曲子随后被制成唱片,向全世界发行,让更多的人得以欣赏到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

1991年,一名英国音乐家在美国举办的一次音乐会上聆听了《二泉映月》的演奏,被深深震撼。

他激动地向一位来自贝多芬故乡的德国音乐家表达了自己的感受,称这首作品为“中国的贝多芬”之作,是“中国的《命运》”

然而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样的称赞是过誉了。

尤其是在阿炳真实的私生活被展现后,更是惹来了许多争议。

实际上,任何人都有可能说谎,任何文字记载都有可能作伪,但音乐不会。

音乐是一种超越语言和文字的艺术形式,它直接与听众的情感和内心世界相连,以最真实的方式传达了作曲家和演奏者的情感与思想。

对于阿炳这位民间音乐家,要真正理解他的艺术与人生,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回到他的音乐中去。

在艺术界,艺术家的道德品质与他们的艺术成就往往是两个不同的评价维度。

舒曼、唐尼采蒂、努里耶夫等大师,他们的私生活都存在争议。

舒曼和唐尼采蒂都是梅毒而亡的,努里耶夫死于艾滋病……但他们在艺术领域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他们的艺术成就被世人所尊崇,正是因为他们在专业领域的卓越表现。

同样,阿炳的个人生活或许有其复杂性,但并不影响人们对其音乐成就的尊重和欣赏。

参考文献

[1]杨建森. 中西方音乐史上两位典型人物之解读——贝多芬和阿炳比较研究[J]. 宁波大学学报,2005,(06): 125-127.

[2]刘元明.“中国的贝多芬”华彦钧的沧桑音乐人生[J].兰台世界,2015(06):135-136.

[3]徐继东.阿炳:命若琴弦的盲人音乐家[J].琴童,2018(10):38-39.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