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6月,洪秀全病重而死。因天京城早已弹尽粮绝,洪天王只得带头吃“甜露(一种野草)”,最终患上了严重的营养不良症,在病中又坚决不肯服药,或许是不愿看见自己亲手缔造的太平天国在眼皮子底下毁灭吧?李秀成早在曾国荃围城之初就建议洪天王“让城别走” ,意思是突围他去,待时机成熟再卷土重来,但洪秀全不肯接受,每天说“天话” 忽悠李秀成:“朕有百万天兵天将护佑,朕的江山你们不保, 有得是天兵天将来保” 。这些指示荒诞无稽,李秀成也觉得是“梦话” ,无奈他是天王,他不肯走李秀成也无计可施,只能陪他一块煎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月19日,随着一声惊天巨响,天京城墙一段被炸塌一个大缺口,湘军沿豁口蜂拥而入 ,固守两年多的天京城终于陷落。湘军入城后忙于与残余守军进行巷战,还埋头抢掠财物,李秀成趁乱率一千将士装扮成湘军模样,掩护幼天王洪天贵福混出城去,突围往江西方向逃去。

出城后,李秀成把自己的战马让给幼天王骑乘,他徒步跟随,途中却不幸被惊慌乱窜的乱兵、难民冲散,终于因掉队迷路被方山村民认出俘获。村民将大名鼎鼎的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交给湘军大将萧孚泗,以邀功请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幼天王洪天贵福

天京城破的那天下午,幼天王洪天贵福在天王宫里隐隐听到远处传来的枪炮声与呐喊厮杀声,有人报告他湘军已经攻入城中,他拔腿就想跑,可却被几个哭哭啼啼的幼王娘给拦住了。原来,在他刚满9岁时,老爹就赐给了他4个小王娘,如今他虽仍是未成年人,却已有家室拖累(据“洪福瑱自供状”)。好在洪天贵福急中生智,骗媳妇们说自己出去看看就回宫来,方得出宫。他冲到天王宫大门口 ,又被守卫宫门的女官们拦住,幸好忠王李秀成率一千亲信将士匆匆赶至,才帮他摆脱门卫们的纠缠。夜半时分,忠王命部下们换上缴获的清军号衣,梳起辫发,护卫幼天王从太平门突围而出,但湘军随即赶来围追堵截,李秀成等人被乱兵冲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秀成的英雄末路

得知李秀成被俘后,曾国藩连夜从安庆乘火轮赶至金陵城下,亲自提审这位太平天国的末路英雄,两人曾是死敌,见面后竟有惺惺相惜之感。但交谈的具体细节,曾国藩后来却讳莫如深,竭力避谈,李秀成亲笔写就的洋洋洒洒数万字《自述》,也被曾删改挖补,其中隐情,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忠王在其人生最后的日子里,写下了数万字的《李秀成自述》,虽经曾国藩涂改,但仍不失为研究太平天国史的重要一手资料。李秀成在这份“自供状”里沉痛的讲述了太平天国从兴盛到衰落乃至灭亡的过程,如同一本令人扼腕叹息的回忆录。他请求清廷停止屠杀太平军余党,为天下留些元气——

“至肯赦者,天下闻之,无有不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还在“自述”中暗示曾国藩,只要曾赦免自己,自己愿意替其收拢旧部,帮他推翻满清,恢复汉家江山......据说曾国藩看到此处,顿时唬的冷汗直流。清廷绝不可能放过李秀成这样名噪天下的“长毛”领袖人物,假如他获得自由后又振臂一呼,等于又竖起一面反清旗帜,各地又会纷起响应,重新聚集在他的周围。曾国藩也不会赦免他,那样的话湘军在金陵城烧杀抢掠、挖掘圣库财宝的丑闻就会大白于天下,自己也会落得个图谋不轨、千夫所指的下场,曾氏的身家性命、荣华富贵也就瞬间化为南柯一梦了......李秀成的悲剧下场,已经毫无悬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幼天王侥幸逃到江西石城,最终还是被搜山的清军擒获

李秀成失联后,幼天王在残余将士的拼死掩护下,终于幸运地骑着李秀成的爱驹溃围而出,经艰苦跋涉,辗转逃到江西境内。

幼天王一行逃到其堂叔、干王洪仁玕军中,洪仁玕、黄文金等人保护幼天王继续前行,准备到侍王李世贤的势力范围内接受其庇护。无奈大势已去,途中干王洪仁玕、堵王黄文金等人的队伍先后被紧追不舍的清军击溃,洪仁玕、洪仁正、黄文英等十余将领被俘,后被押赴南昌处死。

再一次幸运逃脱的幼天王洪天贵福,在清军篾刺般紧急的追捕中惊慌失措,这位自幼锦衣玉食、长在深宫妇人之手的少年,连麦苗、韭菜、野草、骡子和马都分不清楚,在巨大的变故面前依然懵懵懂懂,他惊恐万分地在荒山野林间狼奔豕突,四处藏匿,衣食无着,凭本能躲避清军的搜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身边的护卫相继战死或逃散,最后只剩幼天王独自一人。 他实在饿急了,就冒死走进一户人家,谎称姓张,湖北人,到此投亲不着,那户人家给了他一些吃的,还让他打了4天短工,还帮他剃了头,并在脑后梳了条辫子。4天后,那家人见到处是搜山的清军,也不敢收留他,就下了逐客令,打发他回家。洪天贵福漫无目的到处瞎转悠,路上多次遇到清军,随身衣服都被抢走,有一次还被逼做了挑夫。

1864年10月25日,他被巡逻的清军抓获,抓他的清军隶属江西巡抚沈葆桢部,带队军官叫席宝田,洪天贵福涉世未深,立马被席宝田几句话就套出了真实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活命写诗恭维清军训导官唐家桐

生擒幼天王,那可是大功一件啊!席宝田、王开琳等将领如获至宝,急忙把他护送到南昌交给赣抚沈葆桢。在沈葆桢的威逼利诱下,洪天贵福也写了一份自供状。在供状中,他把责任全都“甩锅” 给早已死去的老爹洪秀全和对他忠心耿耿的太平军将士们:

“那打江山后,都是老天王做的,与我无关。就是我登极后,也都是干王、忠王做的” 。《洪福瑱自述》

论推卸责任,幼天王倒是无师自通,甩锅技术一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葆桢部下有个叫唐家桐的训导官,脾气很好,对洪天贵福也很和善,不像其他人那样凶神恶煞。洪天贵福见唐家桐和颜悦色,从不凶自己,犹如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拼命取悦、巴结唐。

他在自述中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后,突然话锋一转,说祖籍广东,但那地方炎热有瘴气,自己不喜欢,不想回去了,我就跟着抓我的唐老爷回他的家乡湖南去,安分读书将来考个秀才吧。

唐家桐来自湖南,本是湘军军官,后随王开琳、王开榜转投左宗棠,又被沈葆桢相中要走,在其麾下为训导官,洪天贵福就是被他亲手抓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幼天王墨宝

大概唐家桐对洪天贵福有些好脸色,人也面善,洪天贵福竟然将活下去的希望寄托在在这位级别不高的官员身上,他极力谄媚他,曾赋诗一首颂扬老唐:

老爷识见高,世世辅清朝;文臣兼武将,英雄盖世豪。

诗虽打油,水平、格调亦不敢恭维,但很押韵,意思也到了, 看得出不是敷衍,其感情还是很诚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洪天贵福求生欲望强烈,一个微不足道的唐家桐 ,他都如此歌颂,希望他能救自己,但幼天王实在太天真幼稚了,一旦他的洪秀全儿子、太平天国幼主身份被确认,他的生命就注定走到了尽头。史载,11月18日,幼天王洪天贵福被押赴刑场遭残忍凌迟处死, 年仅15岁。就在临刑前一天,他还揪着唐老爷不放,亲笔给老唐写了三首诗,题目叫:《右送唐家桐哥哥诗三首》,内容如下:

(一) 、跟到长毛心难开,东飞西跑多险危。如今跟哥归家日,回去读书考秀才。
(二)、如今我不做长毛,一心一德辅清朝。清朝皇帝万万岁,乱臣贼子总难跑。
(三)、如今跟到唐哥哥,惟有尽弟道恭和。多感哥哥厚恩德,喜谢哥恩再三多。

洪秀全在天之灵,听到儿子打油诗中这句“如今我不做长毛,一心一德辅清朝”,会不会诈尸还魂怒斥儿子背叛拜上帝教,转身辅佐死敌清妖?事实上洪天王并未显灵,再次印证了一切妖魔鬼怪、天父、天兄都是骗人的鬼把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