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朱儁取得颍川大捷后,冀州主战场上战事并不顺利,东汉朝廷虽曾先后派遣北地中郎将卢植、东中郎将、并州刺史董卓负责指挥这一战事,但面对张角率领的数十万黄巾军主力,并没取得突破性进展,双方一直处于僵持、对峙状态 。

因此,当谋勇俱佳、能征善战的皇甫嵩统大军一举荡平颍川、汝南、东郡、陈地的“黄巾贼” 后,汉廷立即将这支镇压黄巾起义的精锐主力调往冀州,以增援久战无功的卢植、董卓,并打破汉军在冀州主战场上无法取得优势之僵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冀州黄巾军由“天公将军”张角、“地公将军”张宝、“人公将军”张梁三兄弟亲自统率,号称拥众二十余万,是黄巾军中最声势浩大、战斗力最强的一支战略性力量。

北中郎将卢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经学家,早年在家乡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市)讲学授徒, 培养出了刘备、公孙瓒等英才,后投笔从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屡建战功,亦属一代名将(铁马头条首发,严禁剽窃)。 卢植率军进入冀州后,与张角的冀州黄巾军连续交手多次,俘斩万余“贼兵”,虽未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但却将这一支实力最强大的黄巾军主力牢牢地牵制住了,使其无法分兵救援 颍川、东郡的黄巾军 ,为皇甫嵩、朱儁迅速平定波才、卜已、彭脱等部黄巾偏师赢得了宝贵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卢植性格坚毅,为人骨鲠正直,不媚流俗,得罪过不少权贵。对照皇甫嵩在颍川取得的辉煌胜利,汉廷对卢植在冀州的作为并不满意,认为他用兵迟缓,进展太慢,于是派小黄门左丰前往冀州前线实地查探战况。左右部下劝卢植贿赂左丰,卢植不屑亦不肯,左丰索贿不成颇为恼怒,回京后向汉灵帝刘宏进谗,说“黄巾贼”张角部外强中干,实力并不强大,很容易击破,只是卢植为养寇自重 ,并不尽心尽力,有意拖延,才造成战场上僵持、胶着的不利局面。灵帝竟然轻信了左丰的一面之词,下旨将卢植革职拿问,用槛车将其押送洛京治罪,另派陇西悍将(东中郎将)董卓替代卢植节制冀州兵马,统一指挥前线作战。董卓虽以彪悍善战出名,但其表现也强不到哪去,在曲阳之战中被黄巾军击败,董卓因作战失利而获罪,暂时去职待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键时刻还得靠“常胜将军”皇甫嵩

184年10月,被朝廷寄予厚望的皇甫嵩率军开至冀州巨鹿郡,与张角之弟“人公将军”张梁军对峙于广宗(今河北邢台市广宗县)。此时黄巾领袖“天公将军”张角已经病重而死,其麾下精锐部队由其弟张梁接管,这支军队兵多将广,作战勇猛,皇甫嵩与其几番交手均无法取胜,还吃了不小的亏,遂挖筑深壕高垒,坚守不战(铁马首发,严禁剽窃)。张梁统辖的军队是黄巾军中最勇悍善战的精锐之师,但将士大多由临时召集的农夫、工匠、小贩组成,缺乏与正规军对阵、周旋的经验,刚开始还士气高昂,日日邀战,但皇甫嵩却采取固守不战的策略,时间一久,黄巾将士求战不得,便有些懈怠、疲倦,斗志也随之逐渐松懈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宗之战,皇甫嵩用坚守拒战之策拖疲、大破黄巾军,击斩三万余人,溺毙五万余人,掳获无数,大获全胜

皇甫嵩见闭门不战之策已经奏效,对面黄巾军因长期求战不得而显出松懈、疲惫之态,觉得反击时机已然成熟,在夜间遴选壮士,于黎明时分突然出营冲至黄巾军阵地,黄巾军因轻敌而疏于防备,被汉军突袭猝不及防,许多人在睡梦中稀里糊涂地被砍掉脑袋。张梁闻警,组织军队抵抗,双方激战至午后,皇甫嵩军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张梁军逐渐支撑不住,节节败退。在汉军的凶悍攻击下,黄巾军大败,“人公将军” 张梁阵亡,三万余黄巾将士被击杀,另有五万余黄巾士卒溃逃时慌不择路,又被紧追不舍的汉军驱赶入河,大多被溺死,河上浮尸如麻,河水为之阻塞不流, 景况惨不忍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皇甫嵩乘胜挥军,将黄巾军大营里数万随军眷属全部俘虏,其辎重车辆被焚烧、掳获多达三万有余。汉军打扫战场时找到黄巾领袖张角墓葬,皇甫嵩下令掘坟开棺戮尸, 剖棺后见其尸尚未腐烂,遂传首洛京示众。

广宗之役后,皇甫嵩用十余万战死的黄巾将士的头颅堆积成塔,筑"京观" 炫耀其辉煌战功

广宗之战大获全胜后,皇甫嵩又联合巨鹿太守郭典的军队并力围攻盘踞曲阳(今河北保定曲阳县)的“地公将军”张宝部黄巾军,以破竹之势大破张宝,俘杀黄巾将士十余万人,擒斩魁首张宝,再次奏捷。大战结束后,皇甫嵩下令将战死 “黄巾贼” 的头颅堆砌成塔,筑“京观”于曲阳城南,以炫耀其绝世战功(铁马头条首发,严禁剽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杀人如麻的刽子手皇甫嵩竟被朝廷誉为“常胜将军”,加官进爵,名利双收

皇甫嵩因在镇压黄巾起义的战事中立下赫赫战功,黄巾领袖张氏三兄弟都直接或间接死于其手,他也因之而飞黄腾达,被汉廷任为左将军,领冀州牧,加封槐里侯,加赐食邑八千户。

客观地说,皇甫嵩是个有见识、有能力的官僚,在汉末乱世中凭战功、凭本事崛起的能吏,虽然在战争中杀人如麻,那也是所处立场问题,很难理清是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记载,他在冀州刺史任上,以战乱频仍,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上书汉廷请求减免冀州一年的田租以赈济饥民,缓和了该州日益激烈的社会矛盾,颇受当地士绅、百姓拥戴。史载,彼时冀州城乡流传一首童谣,歌曰:

“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丧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 。

可见在当时,皇甫嵩的文治武功颇受朝野认可,堪称威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