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首歌所回想起的

——从军之路

●作者/强军(陕西宝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引 子

空闲下来,想起了入伍到部队后学唱的第一首歌曲《我爱我的称呼美》,当兵的经历像过电影一样在我的眼前浮现,不由我回想起了参军前后的点点滴滴……

我爱领章红,日夜放光辉,我爱军装绿,染得山河翠,我是光荣的解放军,光荣的解放军,我爱我的称呼美呀,我爱我的称呼美 。

我爱军旗红,永听党指挥,我爱刀枪亮,杀敌显神威,我是祖国的铁长城,祖国的铁长城,我爱我的称呼美呀,我爱我的称呼美。

我爱江山红,寸土都珍贵,我爱老百姓,情同鱼和水,我是人民的子弟兵,人民的子弟兵,我爱我的称呼美呀,我爱我的称呼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报 名

那是1983年国庆节,也就是10月1号晚饭后,生产队的钟声响了,又要召开社员大会,安排第二天的农活。妈妈说:“儿啊,你去参加会议,好好听队长说啥,回来跟妈妈说一说。”当年我是县上统招分到天度高中上学的,当时我已经是高三学生了。因为时间太长了,当时队长具体讲了什么想不起来了。但是最后由当时担任大队会计的强书智讲话我记住了,而且特别清楚。他说:“今年的征兵工作开始了,有志青年,想参军的青年,明天就可以到大队报名了。”

散会后我高兴地回到家里,给妈妈说了开会的内容。最后说了征兵的消息,我说自己想参军。因为国庆节,父亲也从学校回家了,父母都支持我报名,让第二天就去报名。因为 1982 年冬季征兵,我去参加报名目测,接兵干部说年龄不够,明年再来报名(那一年的接兵干部是空军地勤)。所以今年这次一定要报名。好不容易熬到次日天亮,直接去了时任强家大队民兵营长的曹录林同志家里报名,就是我们村子南边紧挨着的强南沟小队。当时,曹录林不在家,他的妈妈曹大妈接待了我,听说我想参军报名,她高兴的说:“我记下了,等录林回来我就告诉他。”就这样我报了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体 检

过了几天,大队通知我到南阳公社戏园的院子参加目测,由接兵干部目测。当天去了有200多名应征青年,其中我们我们大队去了 10 人, 我们小队去了 3 人。目测后的第三天又通知我们到县城体检,公社安排机站派出一辆解放牌汽车,送我们几十个应征青年到县城体检(目测时刷下去一部分人)。当天体检的临时地点选在县城东门老汽车站对面的县农机局办公楼里进行。有视力、辨色、内科、外科等各个临时科室。记得其中有一个同学因为测辨色,因为看不清颜色中途退出。还有一个同学,因为心脏有小问题退出。

爱克斯光片和肝功化验,单独在扶风县人民医院进行。当时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做X光时,就是检查肺部,身体健康的上去几秒钟就过,有问题的,时间比较长,因为体检一天没有吃饭,也不觉得饿。当天下午解放车送我们返回途中,天气突然变化,气温骤降,吹风下雨,因为车厢没有挂篷布敞开着,车子跑起来风更大,冻的大家浑身发抖。到南阳公社下车后又步行回家,返回家里时天已经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等 待

进屋子才发现,父母,叔父,奶奶和两个弟弟都在家等着我体检的消息。当家人知道其它体检项目都合格,只有肝功化验结果不知道时,妈说:“担心你体检不上,身体有问题。又担心你,体检合格了,参军要远离父母。”说话时妈又高兴,又难过。奶奶笑着笑着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下来!

当时两个弟弟还小,都在上南阳初中。后来我和小弟一起步行到章村大姑家,给大姑说我要参军的事情,希望大姑能帮忙说一说话,因为大姑当时在南阳公社担任妇联主任,请大姑帮忙说一声会有更好的效果。大姑听后对我们说:“你们先回家,等我上班了再说。”回家的路上小弟说:“大哥,你参军以后探亲时给我带点水果糖回来。”回家后大弟说:“哥,你探亲回来时给我买一双高腰的雨鞋。”我说:“没有问题。”

四年后的1987年大年三十我回家探亲,在王家庄车站下车时,一眼看见舅舅在车站接我,身边还有二名陌生的小伙儿,经舅舅介绍原来是四年未见面的大弟和小弟,已经长成了大个子,变化太大了,竟然一下子没有认出来。这次回家探亲,兑现了自己当年对弟弟的承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入伍通知书

难熬的 20 多天日子终于过去了!到了1983年的 10 月26日,那天上午我到生产队电磨坊给家里压面,当时全队就一台手摇压面机,40户人家都排队压面。我压好面后回家路过大队会计强书智的家门时,正巧遇强书智的父亲陪着公社管委会郭主任出来,他看到我就说:“就是这个娃,就是这个娃。”然后公社郭主任将像奖状一样的大小的入伍通知书非常郑重地交给我说:“强军同志,祝贺你光荣参军。”当我接到通知书的一瞬间,特别地高兴,立即向郭主任表示感谢!街道的乡亲们也都为我高兴。三元和会娥夫妇平时和我关系处的比较好,见我拿到了入伍通知书,开玩笑说:“你那么爱干净,到了部队训练要在地上爬行,弄脏了衣服怎么办?”我笑着说:“到哪里说哪里话,别人能行我就能行。”三元当了七年的空降兵,非常了解部队生活,虽然是开玩笑,我知道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关心。可惜的是在我参军后的第二年秋季好朋友三元因意外而亡,知道消息后至今一直是我的心痛。令人欣慰的是,多年后他的儿子重走父亲从军路,一直干到了团级干部。假如三元地下有知,一定可以瞑目了!

当时妈妈在家大门外,往东看着,也知道了我拿到了入伍通知书,妈妈看到我压面回来手里拿着入伍通知书,流下了高兴的泪水,也是难过的泪水,因为拿到入伍通知书,意味着很快就要远离妈妈了。

为了一心一意去参军报国 ,实现自己儿时的梦想,从 1983 年国庆节三天假期开始,我就没有再去学校上课,一直到 10 月 26 日上午收到入伍通知书。我还记得体检后有一天,二名接兵干部到家里家访,了解我和家里情况。后来知道接兵干部一个叫张建,一个叫吴兴明。接到通知书的当天,郭主任告诉我,10 月 28 日统一到县武装部领军装换衣服,然后休息三天准备东西,11 月 1 日集合出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换 装

到10月 28 日那天早上,我们接到入伍通知书的25人到南阳公社门口集中,当时已经到 了 24 人,唯独鲁马大队的隽海平迟迟不到。后来才知道因为他在北山上放羊,从山上一路步行而来,所以最后一个赶到。等隽海平赶到后我们统一再次乘坐公社机站的解放车到扶风县人民武装部大院儿换衣服。全县应征入伍的青年总共有98人,在武装部大院集中,由接兵干部给我们讲话,当时他说一口四川话,好多话我们听不懂。后来才知道,给我们讲话的是新兵连连长陈开荣,四川人,后来担任新兵一连连长。

我们在院子里整队集合后,县人民武装部领导介绍了部队接兵首长,然后由陈开荣连长给我们讲话,按照要求分开站好以后,给每个人发了棉衣棉裤、涤卡绿军装和胶鞋,还有棉被。当年我们是第一批穿上涤卡军装的解放军,当时换上军装以后,突然我们一个找不见一个了,因为大家穿的都一样,从头到脚都一样。我们大队去的三个人,一个叫赵永蒙,一个叫强天龙,另个就是我,我们三个突然互相找不见了,只好喊名字,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好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看电影

接着陈开荣连长当场就教我们打背包,打好背包后就集中放一个屋子里,统一带大家去县城东头电影院看电影,当时就叫慰问解放军。当天的电影名字叫《何处不风流》,我到现在还记得那电影名字。《何处不风流》讲述“汤团三姐妹”的故事,是一部堪称当年票王的电影。《何处不风流》由浙江电影制片厂拍摄,朱文顺、陈献玉执导,赵娜、庞敏、宋迎秋等主演,讲述了庄丽、艾娜、范霞“汤团三姐妹”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的故事。赵娜饰庄丽,庞敏饰艾娜。到现在过去了42年,仍然保存着当年的电影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八、访亲问友

换好服装后,部队首长给了我们三天时间准备东西、告别亲人,然后就出发去部队。记得我和妈妈步行一同去良买舅家看望了外公外婆。当外婆看到我穿的新军装时,高兴地流下了眼泪。然后外婆又难过地说:“孩子,你参军走了,婆恐怕见不到你了。”我说:“不会的,我们一定能见面。”没想到,我参军走的第二年夏天,也就是1984年 6 月份,我的外婆不幸患脑溢血,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享年66岁。当时因为部队纪律,没能参加外婆的葬礼,这成了我终身的遗憾!因为我小时候在外婆家长大的,和外公外婆有着很深的感情!后来上了小学,每周星期六下午都自己去外婆家,外婆就在大门外路口翘望、接我,外公就给我买好吃的回来,星期天下午又告辞外婆,由外公送我返回家里,幸福的日子总是觉得短暂!后来,我每年回来探亲都忘不了给外婆上坟,给喜爱喝酒的外公带四川白酒,给疼爱我的奶奶带四川茶叶。

外公是解放前参加革命的老八路老游击队员,此身份在1985年左右得到核实,扶风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派专人到家里进行了慰问。后来从2021年8月1日起国家给解放前参加革命的回乡人员发放补助金的时候,外公已经去世好几年了!在世没有享受到政府任何待遇,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换装的第二天下午,我和强天龙一同去了天度。他上街买东西,我到天度高中和老师同学们告别。大家见到我穿了一身崭新的军装,也特别高兴,纷纷为我祝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九、送 别

1983年11月 1 日早上从家里出发时,外公、奶奶、伯父伯母、叔父叔母、姑姑等都来家里为我送行。生产队队长王宗德哥到家里来,亲自背着我的军用挎包,一直把我送到公社大会议室,当时我们25人都集中在那里。大队领导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皮面笔记本,盖了大队公章,作为参军纪念。这个笔记本一直没有舍得用,现在还保存的完好无损。

南阳公社门口的街道里挤满了送行的群众和家长,公社机站送我们新兵的解放卡车就停在公社大门对面,等着送我们去县城集中。上车前,公社管委会郭主任等领导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把水果糖,甜到了心坎里!回味悠长!

那天当我从家里出发的时候,父母和奶奶和外公一直把我送到村北路口。临别,一向坚强的父亲,也流下了眼泪。父亲告诉我:“到了部队一定要好好干,要干个样子回来。”(后来我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在部队入党提干上军校,成为一名解放军军官。)离别时奶奶放声痛哭,那个情景我记忆犹新。叔父叔母带着二岁的堂弟建龙一直送到了公社,目送我们乘坐的解放卡车离开。当时公社为我们新兵举行了欢送仪式后,我们乘坐解放卡车,一路到了扶风县人民政府大院集中。我们新兵从扶风县人民政府院子出发前,县上领导在政府门前为我们举行了欢送仪式,县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街道欢送的群众和家长们人山人海,场面如诗如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出 发

欢送会结束后,在一片欢送声中我们98人分乘两辆大巴车离开县城离开家乡到蔡家坡,乘火车去部队,踏上了从军之路。那天不巧的是,途中班车抛锚,耽误了二个多小时时间。到蔡家坡下坡时,从车窗看出去满山坡的蔬菜,真是名副其实的蔡家坡!

从蔡家坡站上火车时,还有岐山县的几十个新兵一同上车,后来成了一个新兵营的战友。第二天上午到达四川成都火车站,下车后在广场集合。当时,成都正在建设新火车站广场,就是用煤渣铺就的临时广场,灰尘黑灰非常多,我们整队就地坐在自己的背包上,听候安排。

中午又赶到当时的成都军供站吃了午饭。军供站炊事班用罗锅抬出了一大罗锅韭叶面条,没有任何菜,我们每人吃了一碗白面条,休息了两个小时。当时我们就在院子、门口外面的河边转了转看了看,我在兵站服务社买了一个刮胡刀,当时刮胡刀是两块钱,我身上当时只带了不到20块钱。有父亲给的两元钱,有姑姑给的,还有外公给的等等,加起来不到20块钱。当年的劳动价值不到 1 元钱。当时身上有将近20元钱,感觉自己已经很富有了!

当天下午转乘成都去重庆的火车,第二天天不亮就到达山城重庆火车站。当时重庆一直下着雨,我们下了火车以后,部队来了10辆挂着篷布的解放车。上车前,团里来的接兵干部特意让我们在火车站广场看了看重庆山城的夜景,灯火辉煌,满山遍野都是灯光,第一次看到山城重庆的夜景。重庆火车站的夜景就像一副深邃的水墨画,层层叠叠的灯火勾勒出山城独特的地形,宛如天边繁星洒落人间。远瞧重庆火车站的夜景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群山之中,光芒四射,照亮了整个山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一、新兵连

不知道汽车拐了多少个弯才到达了部队驻地——汽车第 17 团一营和修理连驻地歇台子,我们新兵临时住进了修理连大车间开始了部队新兵连生活,开始了为期三个月刻骨铭心的严格艰苦的新兵训练。刚到歇台子新兵连驻地几天,时任团长刘光荣和团参谋长陈明志专程来驻地看望了全体新兵。在这里我认识了当年脸蛋红扑扑、非常年轻英俊的崔周民战友,才有了我们42年不变的战友情。

当年的重庆连续下了 15 天的连阴雨,确实给了我们陕西新兵一个下马威。由此也开始了自己长达18 个年头的军旅生涯。《 我爱我的称呼美》这首歌,就是在重庆歇台子修理连这个大车间的新兵连驻地学唱的第一首部队歌曲。

在那里住了一周后,等来了四川绵阳市和梓潼县的新兵 100 多人,成立了新兵营。然后把陕西籍和四川籍的新兵打乱,组建新兵一连和新兵二连,新兵一连还住大车间,我和同村的强天龙被分配到新兵二连(新兵二连连长陈德林),住在了修理连对面的砖窑洞房里面。又过一周后部队组织新兵进行体检复查,有几个新兵因为体检不合格按政策被退回原籍。满半个月后我们全体新兵都佩戴上了鲜红的红领章和闪闪发光的红五星,真正成了“革命红旗挂两边,一颗红心永向党”的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也终于实现了自己当解放军的梦想。

佩戴上红领章和红五星的第二天晚上,新兵营长带领我们几个新兵到重庆火车站为退回原籍的新兵送行,看到痛哭流涕的战友上火车离别,大家心里都不好受,但是没有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二、尾声

以上内容只是我入伍前后的一个小小的片段。后面我还会陆陆续续把自己在部队的经历和所见所闻写出来和朋友们分享。写作提纲大概是:从一首歌所回想起的《从军之路》、《学车的经历》、《南疆参战季》、《风雪川藏线》或者《三千里川藏线》等,期待自己的佳作早日问世。

在此,谨向所有当年对我关心帮助过的家人、亲戚朋友和当年在县城工作时给与了侄儿无私帮助的恩恩叔父叔母一并致谢!铭记在心!感恩一世!

强 军

2024.04.10 于宝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与主题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