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句很扎心的话:“你把亲情小心翼翼地藏在心底,可是亲人却在热情与冷漠之间摇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亲戚开始断交,年轻人并没有把亲戚圈,当成人生的退路。

再后来,兄弟姐妹、父母和子女的感情,也淡薄了。

有朋友说:“儿子外出读书,偶尔主动打个电话,也就是开口要钱。若不是为了钱,恐怕电话也懒得打一个了吧。”

为什么亲人也会没有人情味?多半是家庭存在以下几个缺陷,令人心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第一,毫无边界的关爱,让人有些窒息。

诗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很多人从诗句里,能够读到父母的爱,也能让游子们感受到父母无尽的牵挂。从而产生美好的情愫。

在古代,人们没有手机,通讯的方式,靠捎口信、写信。

有的年轻人,外出几个月,和家人也联系不上,就像弄丢了一样。因而,偶尔知道亲人的消息,就能感动到流泪。

现如今,手机随身都带着,随时随地可以接到父母的电话;若是在家乡读书,孩子在学校的一举一动,都会通过各种途径,反馈到父母的身上。

好不容易走出家门,出发到远方。但是父母的电话就追来了。

每天要如何吃饭,要如何爱护身体,要如何防备别人,如何找工作......父母恨不得把所有的爱,都放到儿女的身上。

“物极必反”,当父母无休止付出的时候,儿女开始厌恶。从而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淡薄。

特别是那些有控制欲的父母,真的会令人窒息。

当然,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爱,或者都成家立业了,都在一起工作,也会因为交集太多,彼此厌恨。

02

第二,父母总是偏心,不知悔改。

太多的父母,习惯了居高临下的管教态度。

总以为,儿女的人生,就得服从父母的安排。对于某一个孩子的爱,给予更多,父母不会觉得错了,而是理所当然。

在《都挺好》里,苏明玉是一个女孩,却落在了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她从小不被看好,读书也被迫去了免费师范。

当苏明玉长大后,和家人就不那么亲了,父母尸骨未寒,她和兄弟姐妹却在争吵。

人心是一杆秤,若是失衡了,那就是有一段出现了缺陷。对于被冷落的人来说,内心五味杂陈,同时为了保全自己的幸福,不得不疏离父母,甚至有了“不必孝顺”的家庭观念。

03

第三,为了利益,有人习惯性“不要脸”。

我的大伯,在老家开垦了几亩柑橘园,年收入有七八万。

大伯很老的时候,决定把柑橘园送给二儿子。因为大儿子外出打工多年,也算是在外地扎根了。

二儿子在县城务工,隔三差五能够回老家,管一管柑橘园。

大儿子知道大伯的想法后,立马请假回家,说:“我不在家,但是我可以把柑橘园租给别人,拿一笔租金啊。”

不得已,大伯把一半柑橘园给了大儿子,然后让二儿子每年给大儿子两千元租金。也算是保全了家业。

可悲的是,大儿子每年都抬高租金,还嫌弃二儿子没有邮寄柑橘给他。

总有些人,发展家业的时候,不见人影;分配家业的时候,就冒出来了。

有一位名人说:“什么是脸面?我们干大事的从来不要脸,脸皮可以撕下来扔到地上,踹几脚,扬长而去,不屑一顾。”

是啊,为了成就一件事,就得丢掉脸面,敢于翻脸。可是有的人,对家人随时随地可以翻脸,就是为了从家庭里得到利益。

为什么对家人翻脸,给外人笑脸呢?这是本末倒置的。

好的亲人关系,需要放下脸,还要懂得爱惜脸面。凡事都有尺度,别自私过头了。

04

第四,原生家庭正在被抛弃,人们更注重个体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求人不如求己。

清醒地认识到,不能依靠原生家庭,这是好事。人都是靠自己的。

可是,不靠原生家庭的习惯养成之后,很多人就会抛弃原生家庭,彻底“独立”。从而,亲人之间的关系,就淡漠了。

既然我不靠你,为什么你有困难,我还要帮你?这样的思维逻辑,不知道对还是不对。

也有一些兄弟姐妹,常年在外地打工,也不在一座城市,要联系,也仅仅是逢年过节能聚一聚。

总是不联系,你就不知道对方的情况,从而没有了共同话题。

谁都不会主动帮忙,那就彼此变成两条铁轨,不会有交叉的地方了。“各人自扫门前雪”,终将成为常态。

父母过世了,大家各奔东西,清明节也不会一起去扫墓了。人情味,就像风一样,过去了,无影无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5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当你遇到没有人情味的亲人时,会难过一阵子,但是不要悲伤。

关键是做到两点:一是调整好心态,再去面对亲人,感觉会好一点;二是制定合适的规则,不再感情用事,家庭不会那么乱。

不对大家庭有什么幻想,毕竟父母老了,能帮助你的东西,非常有限;兄弟姐妹也慢慢变成了亲戚,血脉之情总是要淡化的。

淡有淡的味道,浓有浓的滋味,不必强求,也不要拒绝。

放宽心,接纳了一切,不争不吵,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