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4年第5期

学子谈:担当文脉赓续的“主责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弘扬,青年是责无旁贷的“主体责任人”。新时代青年,应该如何将这份责任与使命付诸实践?如何深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了解其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中的优劣之处?如何进一步承担起传承与创新的责任?中国人民大学的青年学子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要主动出招,敢于“亮剑”

@周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1级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博士生】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利益观在中华民族走向世界、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义利之辩”贯穿于我国传统思想中,“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中华民族既主张对利益的合理追求,又注重道义的优先性,反对损人利己、见利忘义,把义利相兼、以义为先作为主体间交往的原则,凸显了对共同利益的追求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价值取向,成为当代中国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观念准则,有助于占据道义制高点,推动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

同时,作为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所孕育的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程度的保守性,谨守秩序,追求安定。这本身并不是缺点。但是,随着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要在同其他国家的交往中捍卫自身利益,特别是在同西方大国的博弈和较量中赢得主动权,这就要求克服传统文化中保守的一面,学会主动出招,敢于“亮剑”,建构起同中国实力和地位相称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适应时代发展,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发展

@肖倩【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2021 级国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丰富的思想,在党的领导与理论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仁爱和平理念,与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至上、为人民谋幸福的理念相得益彰。这种深厚的文化共鸣,为党的理论注入了丰富的内涵。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赓续千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对于加强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传统文化中的修身养性、知行合一等思想也为提高党员干部和青年的素质和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些与现代社会和价值观相冲突的内容。一些传统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可能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存在差异,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过程中,我们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如传统道德观念中的“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观念,已经逐渐被现代社会的平等、自由、尊重等价值观所淘汰;“功利主义”“官本位”等观念,与现代社会的公正、公平、民主等价值观相悖。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我们需要摒弃这些过时的观念,树立起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传统社会中“人情大于法”的观念,即人们更倾向于根据个人关系和情感来处理问题,而不是依据法律和规章制度,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中可能会阻碍法治精神的树立,导致法律执行的不公和效率低下,与现代社会的效率、法治、科学等生活方式相冲突。我们需要树立起法治精神和科学态度,加强法治教育,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此外,某些迷信活动、缺乏科学根据的偏方等,与现代科学态度相悖,这些做法不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反而可能对人们的健康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我们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对这些传统做法进行审视和评估,推动社会的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发掘其中的优秀元素和精髓。同时,也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更好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破“山中贼”,更要破“心中贼”

@尹世奇【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2021 级专门史专业博士生】

“制民之产”“大同社会”的政治理想,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推动共同富裕的理念高度契合;“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则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高度契合。中国共产党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创造性转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袱”,则存在于如“封建”等级思想之类的观念中,比如在潜意识中将人分作三六九等,造成了职业歧视等现象。“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封建等级制度的经济和社会土壤已经消失,但是这种观念的心理土壤还多有残存,需要我们奋发有为、破旧布新。

青年当紧随党的步伐,提升自我追求,引领改变

@于尚波【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2022 级历史文献学专业硕士生】

近代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局面,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因此,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初就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面对这样的时代使命,如果仅靠一批作为先进分子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而不充分发动亿万群众,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成功是不能奢望的。因此,我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长期涵养中国人的深厚家国情怀与深沉历史意识起到了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在承平时期,中国人民有追求小家幸福的强烈意愿,而在重大的民族与国家危机关口,大多数中国人深知“覆巢之下无完卵”,能够“先国之急”,甚至“毁家纾难”。这种意识不仅是古代士大夫或近代知识分子们的自觉,也通过千百年来多样的民间艺术内化于老百姓的心中。对家国关系的辩证认识使中国人民具备了深厚的动员潜力,中国社会蕴含着强烈的发展力量,深刻地契合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时代任务。

党的“一大”通过的纲领明确规定:“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等,从一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规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但是中国共产党一开始缺乏革命经验,照搬苏俄革命道路,虽然客观上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潮,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革命难以取得成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将革命重心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发动农民武装暴动,建立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政权结合起来,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指明了方向。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满足了农民获得土地等生产资料的迫切愿望,马列主义所描绘的政权蓝图也与古代中国源远流长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志同道合,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动员下开始掌握自己的命运,中国人民在既有的家国情怀之上生发出对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则与中国古代“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赤诚情怀若合符契,这种结合为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量。

回顾党史与新中国史,我们党在提出重大方针政策时常常注重以民族的形式阐释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将中国历史典故、古典成语、民俗谚语等与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相互阐释,使党和国家的建设方略生动形象,深入人心。在新中国一穷二白之时,成功地将全国人民凝聚在国家建设事业上,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雏形,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奋斗中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也实现了个体家庭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巨大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品质更高、范围更广,党中央对这一转变做到准确把握,必将更加高效地调动人民建设美好家园与强大国家的积极性,承托起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大业。

但从负面的角度来看,古代社会也留下了许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相适应的遗存,对当代社会的发展进步造成了阻碍。例如在政治层面,中国古代十分重视的士农工商“四民”等级观念使得官僚主义作风仍然存在,如果缺乏完善的制度监管,极易造成权力寻租、贪污腐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腐败是最容易颠覆政权的问题,是党长期执政面临的最大威胁。中国共产党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正有力地遏制并消除此项文化弊端。

在经济层面,中国古代占主流的小农生产方式催生了安于现状的思维,传统文化中强调稳定和守旧,加之儒家文化对理想社会的构建倡导复古溯圣,容易产生抑制创新和变革的意愿。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果、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的条件下,沉湎安逸、耽于享乐的不正之风一度抬头,可能加剧社会风气趋向内敛保守,改革创新力度不足,经济发展速度减慢。

在文化层面,古代社会大家庭聚族而居造成的血缘秩序,生发出诸如家长权威至上、男尊女卑束缚、重宗法轻法律、重缛节轻实效等诸多弊病,在向自由平等的现代社会转型时造成许多阵痛。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独属于自身的认识世界、理解现实的方式,其中有相当多积极而有价值的内容,例如敬畏自然、尊重生态、注重人地和谐的观念为我们今天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但也有许多观念是对自然未知事物的错误联系而造成的封建迷信,这股余绪仍然十分强大,甚至传播到当代青年之中,为当代人与当代社会的科学健康发展造成阻碍。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需要在正确的发展中不断破除。如今,中国共产党正刀刃向内管党治党,坚持不懈地推行自我革命,力图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在党和国家整体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图伟业,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创造新的土壤。当代青年也应当紧随党的步伐,提升自我追求,有意识地与落后的文化风气保持距离,在做好自身文化塑造的同时引领周围人群发生改变,不负青年人的朝气与志气!

监制:皮钧

终审:陈敏

审校:刘晓 刘博文

编辑:郝志舟 tama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