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浦中原板块,恐怕是上海最不幸的板块。

就和它在互联网上的戏称”上海的西伯利亚“一样,中原板块几乎完美避开了所有的楼市利好。

这里的房价是中环旁真正的价格洼地,三百万就可以买一套90年代的老公房,均价仅有五万左右。

随着最近这轮市场回调,中原板块的房价一度跌回2016-2017年的水平,四万多的单价就能上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房价不坚挺,规划无预期,不幸的中原板块还有未来吗?

01

中原的第一个不幸,是本拥有最好的开发规划条件,却开发成了动迁大居。

时间回到80年代,中原和新江湾是的确是杨浦仅有的两片处女地,属于当时市区边界的处女地。

这样的地段有很多,比如天山地区,大宁地区,漕河泾地区,古美地区,当年要么是空地,要么是有一些工厂,后面比较好拆掉。

作为杨浦的处女地,新江湾和中原其实也有两大发展方向:

一个是建造工业区或者经开区,另一个就是建动迁房。

对于当时的杨浦来说,工业实力很强,当时未必看得上所谓的高科技或者外贸行业的那仨瓜俩枣,因此就没有再考虑前者;

且当时新江湾还是机场,说起来能动的也只有中原地区这片农田。

因此,80年代市区大开发的时候,为承担吴淞路闸桥、成都路高架、杨浦大桥等市政重大工程的动迁疏解任务,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挺进中原”,中原就成了最早一批的市区动迁大居。

建成初期的中原

到了1996年,整个中原地区就已经基本建成了成片的动迁房社区。

而1995年之后,才是上海飞速发展的阶段。

伴随着外资、金融等几波新的产业周期,上海进行了快速的城市化,大量的外环内区域开始拆迁崛起,副中心开始发力生长,五角场大拆大建,中原这时候却完全错过。

等到2010年后世博拆迁带动的这个周期,中环的徐滨、大宁、天山、北蔡大华这些地方开始崛起,中原又是被困在了原地。

中原完美的错过了上海城市化建设最辉煌、产业发展最快的周期,只能成为中环旁一个声名不显的老破小集中区。

上海有两百多个板块,分化十分复杂

贵的地方太便宜,便宜的地方太贵

几乎每个板块我们都有详细评测文章

需要任何板块的请联系我领取!!

02

中原的第二个不幸运是,即便在老破小这个生态圈里,中原也处在老破小的底端。

随着楼市的分化,商品房和老破小的价值开始拉大,老破小内部也产生了鄙视链。

老破小这类产品,从产品分级上来讲已经属于被抛弃的产品类型,近些年新来上海的增量购买力大多住过好房子,越来越不愿意选择老破小。

只有拥有一定的“稀缺资源”的老破小,才能够吸引到外来购买力,要不然只能在本地居民之间流转。

所谓的稀缺资源,一个是地段,一个是产业,一个是学校。

其中,学校溢价这件事在老破小上已经幻灭了大部分,只有极少数还能靠挂户口吃点红利。

而论地段,内中环的老破小,地铁,商业,医疗、教育资源都很不错,但是互相之间其实也很难拉开差距。

当然这两点中原肯定全面错过, 中原大部分房子没有好学校,地段也只是中外环, 配套是全面落后。

叠加动迁社区房屋品质一般,中原在北面市区的地位一直相当于南上海的九亭,只能虹吸最低预算的刚需购买力。

这种情况下,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能让中原逆势起飞的还是产业。

但是产业这个维度,不仅仅是中原,其所在的杨浦,以及整个北上海都是全面落后。

昨天在环二老师的文章 里,其实也提到了这一点:

产业的分化决定了房价是否坚挺,而北上海产业发展的没落造成了北区整体房价的不坚挺。

在过去这十年里,这些条件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没有好房子、没有好学校、没有好的社区环境,社区老龄化严重,也没有新增的适合年轻人生活方式的配套出现,让板块无法吸引年轻人。

产业增量有限,新增的购买力本就不多,这些购买力又被杨浦成片的、条件更好的老破小分流走,中原板块的楼市一直只能靠本地居民撑着。

随着板块格局的几度分化,市场对于中原板块的认知已经定型,中原已经稳稳的坐在了板块鄙视链的底端。

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原外部即便有了新的规划,比如地标尚浦中心,比如抖音,都还是带不起来中原。

有钱的去了新江湾和东外滩,刚需的去了内中环的老破小,中原一直只能吸纳预算最低实在没得选的那批购房者。

除非是北上海的产业腾飞到陆家嘴和张江的程度,不然,很难带火中原。

线上聊十次,不如线下见一次

线下聊一聊,快速解决你的购房疑惑

本场仅剩6个名额,快来锁定席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中原想要突破,除非是自身内部进行大拆大建,重塑板块的格局,让购买力重新对其产生认知才行,至少得能够吸引年轻人的到来。

比如徐汇的中城计划,在漕河泾和田林康健腹地搞了鑫耀中城,在龙华搞了滨江中城;

这些举措就是通过区域的综合体建设,让老破小板块有能够匹配年轻人生活方式的配套。

但是很遗憾,这点对于中原来说也不现实。

中原第三个不幸就是没有动迁的基础,大概还是会失去未来的二十年。

如果说中原之前的问题来源是开发的太早,未来的发展困境就来自于开发的太晚。

中原的房子主要都是90年代前后,完全没有破到两旧一村的水平,很难启动大片区的城市更新。

板块内目前只有中原一村太老太破,做了原拆原建也就是“拆落地“的动作,目前整个社区一大半还没改完,可以预见板块内其余的大部分社区还只能维持现状。

中原一村

当然,有北外滩20年房龄商品房拆迁的先例在前,中原也未必不能更新。

这其实就回到了问题的本质,一是有没有必要拆,二是有没有钱。

前者的答案,大概率是没有必要。

北外滩可以为了核心区地标拆掉商品房社区,中原貌似并没有这个量级的重磅规划。

杨浦即便是效仿这个动作,第一优先级也是东外滩,第二优先级也是鞍山、同济新村这些内环的板块和社区,恐怕还轮不到中原地区。

第二个点,杨浦也不占优势。

更何况即便有这个钱,肯定也是优先招商引资给东外滩多搞些企业过来,对于整个区域的发展肯定是更加有利,也不会专注于中原板块的旧改。

因此,中原板块未来还是无法改变当下的这些问题,只能持续吸纳刚需购买力。

但是这个吸纳速度未必比得上板块的老去速度。

缺乏产业带来的新鲜血液,板块内部的居民圈层一直没有有效的更替,因此 整个中原地区,如今的主力居民仍然是当年迁来这里的拆迁居民,板块老龄化严重。

2024年最新的数据表明,中原大部分地区所属的杨浦殷行街道,人口密度大、老龄化程度高,拥有近20万人口,60岁以上人口占户籍人口50.02%。(数据来自公众号上海杨浦)。

这个水平已经是上海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区域里前几名了。

作为一个以本地购买力为主的老破小集中区,恐怕未来的房价走势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04

丧失了所有利好,中原的房子,买升值就算了,不是好的目的地,中原的未来肯定是持续失落的。

中原,还是维持了原来的定位,吸纳北上海最刚需的购买力。

当然,如果你生活在北上海 ,不得不选择老破小,那么还是说一下中原的几个优势,来安慰一下内心。

中原这地方,烟火气很足,街边是各种各样的小店,地铁口有大润发,日常生活还是比较方便。

板块内有个小的太平洋生活广场,一个大一些的中原城市广场。

中原城市广场

大润发

周围三门路有个小的国华广场,远些有五角场的商场,购物消费也不算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华广场

医院有市东和隔壁的长海,未来20号线通车了这里也算是双轨交,板块东侧隔壁就是团建圣地共青森林公园。

对于一个只需要两百多万入住门槛,三百多万买两房的中环旁板块来说,这份性价比足以击败宝山近郊的那些老破小,成为杨浦刚需客群的圣地。

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年后刚需推动的小阳春中,中原的成交量很不错。

毕竟,有钱买内环老破小的也并非大多数人,刚需购房者,总归要有个容纳肉体的居所。

▼ 以上为正文

编辑∣环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