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新媒体“十佳号”,欢迎关注

近期,秦皇岛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秦皇岛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展望到2035年,规划涉及高速、铁路、机场等多个方面,一起来了解下具体内容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025年,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位更加突出,路网结构更加优化,航线网络覆盖更加广泛,港口转型升级取得明显进展,运输服务更加优质、治理体系更加现代,初步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李红

01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高速公路新增里程190公里,总里程达到472公里;普通干线公路二级及以上比例力争达到94.5%;北戴河机场改扩建工程完成前期工作并力争开工建设;铁路新增里程127公里,总里程达到580公里以上;优化完善秦皇岛港基础设施,西港区完成甲码头邮轮泊位改造工程;建成3个客运枢纽和5个综合货运枢纽。

02

运输服务便捷高效

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县城30公里范围内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率达到100%,全面实现乡(镇)通三级公路,基本实现2000人以上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具备条件的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运输服务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认可度进一步提高。

03

支撑保障有力可靠

交通运输与信息技术融合程度进一步提高,“互联网+交通运输”深度融合,港口智慧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实现城市重点客运枢纽的电子客票全覆盖;资源环境低碳绿色,清洁能源及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95%;道路运输较大及以上等级行车事故万车死亡人数下降12%。

04

行业治理科学合理

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交通运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成果,逐步建立与转型升级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放管服”不断深化,地方性法规和标准体系逐步健全,交通运输市场监管更加规范,力争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交通运输执法体系。

05

展望2035年

展望2035年,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北戴河机场口岸正式开放,建成国际知名旅游港和现代综合贸易港;智能、平安、绿色、共享交通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建成现代化高质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

打造高效基础设施网络

打造高效基础设施网络,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01

实施公路畅通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建八局

加快完善高速公路通道。

进一步完善秦皇岛市对外高速公路通道布局,加密繁忙通道线网布局,打造更大范围出海口,构建高效覆盖、内通外达的高速公路网络。建成京秦高速秦皇岛段、秦唐高速秦皇岛段等项目,提升高速公路网联通水平和通道服务能力;加快推进京秦高速北戴河新区支线、京哈高速九门口复线河北段建设,谋划推进秦沈高速公路京秦高速至冀辽界段、京哈高速公路迁安支线迁安至青龙段等项目,进一步优化区域高速通道布局,新增高速公路里程190公里。

推进普通干线公路提档升级。

“十四五”期间,规划新改建普通干线公路约400公里,新增普通干线公路里程59公里。

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

“十四五”期间,规划新改建农村公路1501公里,实施危桥、隧道改造113座。

提升基础设施养护水平。

以提升路况水平为导向,全面践行全寿命、预防性、精准化养护理念,大力实施预防性养护,促进公路养护良性发展。

02

实施机场扩容工程

积极推进北戴河机场改扩建。

加快北戴河机场改扩建工程建设,扩建跑道延长600米,跑道长度达到3200米,满足E类飞机起降;新建T2航站楼及其他相关附属设施,年旅客吞吐能力达到18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达到1600吨。积极协调口岸、海关、边防等部门,加快实施联检设施、设备的升级改造。

积极谋划航线网络布局。

谋划开通至俄、日、韩、东南亚等国家的国际航线,加密与主要客源地国家、国内省会城市和旅游城市的直达航线,融入国际、国内旅游组织体系。积极培育“临空经济”新业态,扩展国内航空货运业务,开通俄罗斯远东地区及独联体国家的货运包机,打造航空货运基地,培育民航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

03

实施铁路融通工程

©城市轨道交通网CCRM

加快优化干线铁路网。

推进环渤海城际铁路天津至秦皇岛段规划建设,积极融入京津冀中心城市之间2小时交通圈,构建秦皇岛联系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的铁路新通道。推进承秦铁路前期工作,构建联系承德及内蒙地区的铁路新通道,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完善地方铁路网。

规划建设迁青宽铁路(迁安北至青龙至宽城)、杨抚铁路(杨明悖至抚宁北)、秦皇岛地方铁路南扩北延项目(山神庙铁路延长建设至青龙镇),填补秦皇岛北部地区铁路网空白,促进青龙县资源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建设昌黎至京唐港集疏港铁路,打通秦皇岛市西部出海通道。加快柳江地方铁路扩能改造及延伸线工程,整合秦皇岛市既有地方铁路、港口和矿产资源,研究路港一体化联运,服务北部山区矿产资源等大宗物资通过铁路运至码头出海。

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

积极推进秦皇岛市金海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宏兴钢铁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等项目建设,实现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最后一公里,满足重点企业大宗物资运输需求。

04

实施港口提质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红

优化港口功能布局。

依托西港区,加快建设国际知名旅游港,积极发展海上客运、邮轮、游艇、滨海休闲度假,引领带动国际国内游客海上旅游休闲消费需求;依托东港区,加快构建现代综合贸易港,在保障国家能源运输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粮食、油品、矿建材料及杂货等综合运输;依托山海关港区,加快打造临港制造业出海基地,积极发展能源装备、修造船、汽车零部件、粮油食品加工等临港产业。

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西港区实施邮轮、游船、游艇泊位改造,大力发展国际邮轮、游艇、帆船、帆板等海上旅游观光和休闲运动;同时,发展跨境电商、医疗康养等产业,积极引进中免集团等企业在秦皇岛港西港区合作设立免税店,着力将秦皇岛港西港区东部片区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经济综合体,创建“AAAAA级工业旅游景区”。东港区加快建设大宗商品储运基地,重点推进中储粮储备库项目和金海粮油加工生产线项目,并配套建设连接码头与粮油仓储加工基地的粮食输送管廊。山海关港区加快起步工程2个3.5万吨级通用散杂货泊位建设,形成码头岸线570米,陆域纵深350米,设计年通过能力324万吨,服务开发区临港产业及后方腹地经济发展需要。

完善内陆“无水港”布局。

以多式联运线路、中欧班列、铁路沿线城市为重点,以腹地大型交通枢纽和物流园区为载体,重点在晋蒙冀等地区建成26个内陆“无水港”,搭建与腹地产业匹配的内陆“无水港”网络,实现港口与腹地资源的高效衔接。

加快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

进一步优化完善以铁路为主骨架的集疏运通道,密切港口与腹地的联通,扩大港口辐射范围。加快提升集疏港道路技术等级,重点推进民族路南北延伸、海滨路东西延伸、山广路改造、龙港路北延伸等进出港道路建设项目。

05

实施枢纽升级工程

©二恒同学

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建设。

结合铁路运输枢纽、传统客运站(点)改造等契机,打造一批现代化、立体式的综合客运枢纽。推动不同交通方式站场集中布局,空间共享、立体或同台换乘,推进多种运输方式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同步建设、同期运营、协同管理。重点推进秦皇岛火车站和北戴河火车站的北站房、北广场及周边路网建设工程,完善长途客运功能。推进昌黎汽车站、北戴河旅游客运站等重点客运枢纽建设。

推进综合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建设。

加快建设具有多式联运功能的综合货运枢纽(物流园区),鼓励传统公路货运枢纽向公铁联运型综合货运枢纽转型,引导公路货运站向物流园区转型升级,满足多样性货运需求。重点加快龙家营物流基地、临港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卢龙石门循环经济产业园物流中心、伦泽网格物流供应链管理等项目建设。

06

实施交旅融合工程

©卞新亮

加快长城旅游观光公路建设。

结合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求,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风景优美的旅游路网,实现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外部交通”与旅游风景道“内部交通”无缝衔接,推动旅游资源跨区整合、成片发展。重点加快山海关区角山长城景区至青龙满族自治县冷口长城景区的22条段134公里的长城观光游览公路和长城景区支线及联络线建设。利用国省干线等交通网络,围绕沿线独特的旅游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山海旅游风景道和滨海旅游风景道,彰显城市品质和文化底蕴。

着力打造国际知名旅游港。

西港区积极开辟国内沿海邮轮、游船航线,依托海洋资源和人工岛,将邮轮旅游与游艇观光、运动休闲、海上度假等联动开发,推出主题鲜明的旅游产品,形成水上旅游综合体。推动新开河港区打造以滨海特色餐饮带、水产品展销基地、游艇帆船修造基地、海上旅游客运中心为特色的港湾风情带。依托山海关沿海片区,积极发展滨海休闲度假、休闲渔业及长城文化旅游,引领带动国际国内游客旅游休闲消费需求,打造滨海长城文化旅游带。

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适时开展精品低空旅游项目,推进通用航空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培育特色低空旅游市场,开展航空商旅包机、观光体验等高端客户飞行,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通用航空旅游产业体系。积极开发拓展旅游铁路线路,支持山海旅游铁路发展。

秦皇岛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