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拿到了江苏省绿色工厂的牌子,今年我们将在此基础上争创全行业首家‘零碳工厂’。”谈到2024年的企业愿景,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高杨目光笃定,表示将围绕打造新质生产力,凝心聚力奋进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常州涂料院位于新闸街道的防腐涂料智能工厂,一桶桶20公斤装的“阿沃德”丙烯酸聚氨酯类面漆在产线上鱼贯而出。这些防腐涂料,将被运往中国海油“深海一号”等多个项目,为大国重器披上常州产“冲锋衣”。这个从外面看不起眼的智能车间,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三线一体”的防腐涂料智能工厂,也是常州涂料院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数字化场景示范建设项目。

过去,防腐涂料生产车间的各条生产线间往往存在衔接、效率等多重问题。常州涂料院连续两年围绕标准化生产、智能化排产、个性化定制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75项,成功推出集批量线、柔性线和灌装线于一体的“三线一体”智能工厂,打造出“数据+平台+应用”的涂料生产新模式。

“只要把订单数据输入电脑,系统就会根据交货时间、原料库存、人员排班、在产情况等信息给出最优的排产方案。”常州涂料院所属中海油常州环保涂料有限公司经理方基祥告诉记者,智能工厂不仅能系统集成、高效生产,还可满足小批量、多批次产品的柔性化生产。智能化的精准配色,可以解决“多色彩需求、小批次多批量生产”等传统涂料企业的关键痛点,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更重要的是,环保涂料公司先后完成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危废仓库重建、工业污水“零排放”改造等一批绿色低碳工程。

高杨认为,创新性和绿色性是新质生产力的两个主要特性,作为具有天然科研属性的单位,常州涂料院除了数字化转型、打造绿色工厂,在科技创新方面还做了大量的前沿研究。“我们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常州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了AI方面的研究,去年用自有的大数据预测出两个树脂配方,效果很好。初步数据显示,借助AI可以实现传统涂料企业研发效率提升70%以上。今年我们还准备开发涂料的大语言模型。”

据悉,由常州涂料院主导制修订的7项ISO涂料国际标准,目前已发布3项,4项正在制修订中,2项预计于今年发布。(常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