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跨别数千年荏苒岁月,多的是德才兼备的名人志士,却鲜少有人能够得到机会大显身手,因此,我们更加赞叹伯乐的存在。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诚意满满,这才说服诸葛亮出山相助,如今时过境迁,两人的君臣情谊却仍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一桩美谈。

然而,我们很难想到,“请诸葛亮出山”背后,刘备却不得不因此错失另两位绝世高人,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顾茅庐,求贤若渴 ≻—●

话说汉末时期,黄巾起义以后,天下局势纷繁复杂。

曹操坐据魏国,孙权拥兵东吴,一时间,唯有刘备宛若初生牛犊,虽然拥有满腔抱负,他却不得不受制于魏吴双方的实力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个时刻,刘备可谓心急如焚,使出浑身解数“不拘一格降人才”,只要来人能帮他指点江山。

刘备身边有几个谋士,年纪虽大,却眼界开阔,总能给刘备提出意想不到的见解。

一日,其中一位老先生突然告诉刘备,南阳卧龙岗有一位高人,平日举止高洁风雅,结交的朋友也是正直清白的有志之士,只是行踪飘忽不定,如果刘备能够碰运气将其打入自己的智囊队伍,蜀国的未来必定大有所望。

刘备也是说干就干,连忙招呼自己的好兄弟关羽和张飞,三人很快便备下厚礼,亲自去请这位深藏不露的诸葛先生出山。

后面的故事便也家喻户晓,兄弟三人亲自登门拜访,没想到却直接吃了闭门羹,同样面对婉拒,关羽和张飞却按捺不住性子,作势要将孔明绑回去干事。

可刘备却做足了谦卑姿态,不惜引用“姜太公钓鱼”的典故,一举一动尽是对这位能人的尊重与敬佩。

或许也是这样的不凡姿态,造就了刘备草根崛起的辉煌一生,造就了蜀国的一方沃土,更造就多年以后,刘备故去之后,诸葛亮那篇呕心沥血、流传千古的名作《出师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抛开这段令人羡煞的君臣情谊,事实上,刘备身边从不缺少卧龙凤雏,或许我们将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了诸葛亮身上,但如若刘备足够用心,他便会发现,自己一心渴求的贤才,正在眼前。

●—≺水镜先生司马徽 ≻—●

刘备年轻时可谓心高气傲,很有决心要干出一番大事业,他处处寻觅人才,兜兜转转才请到一代名相孔明。

殊不知,其实他想要寻求的贤才,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知识渊博,对待一些棘手的政治问题也能及时给出独到见解,可以说是刘备成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大人物。

当年刘备得知诸葛亮,其实也是司马徽告知刘备,要让刘备去请诸葛亮,称诸葛亮是能挽救蜀国困局的卧龙凤雏。

要知道当时的诸葛亮可是隐居荒野,司马徽却能将这人的底细打探得明明白白,足可见其长远眼光和不凡手段,魏晋时期,政局动乱,不少自诩有为之人挤破脑袋想要冲上高层,便来攀附司马徽的枝桠。

据悉,当时只要司马徽一句话,便可让一介平民在刘备眼里有所价值,更遑论而后的青云前途,坐拥这样的威望与名声,司马徽也被当时的人们尊称为“水镜先生”。

要说刘备和司马徽的相识相知,其实也是一大趣闻,站在刘备的立场,两人不过萍水相逢,可事实上,司马徽远比刘备想象的城府深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司马徽一直在暗地里派人观察刘备的一举一动,密谋偶遇与刘备的人生发生交集,得到刘备的赏识之后,司马徽开始控制有度的引导刘备的成长。

一方面,司马徽现身说法,将自己前半生的遭遇诉说得艰苦卓绝,他将自己不幸得遭遇归结为没有可靠得用人队伍,劝说刘备早早做足准备,为自己收集一大批有力人马。

刘备不解,当时的刘备自负于已经有了好兄弟张飞和关羽,认为振兴大业指日可待,此时的司马徽便再次展现出大智,他并没有直接抵制刘备的看法,而是慢慢引导,循循善诱的告知刘备需要寻求优秀的谋士。

另一方面,司马徽也慢慢向刘备介绍一些有名的谋士,其中便有大名鼎鼎的诸葛亮,由此也可见司马徽看人的不凡眼光。

如此一件件事,刘备都在司马徽的引导下办得有条不紊,渐渐地,刘备也对司马徽越发尊重,想将司马徽正式纳为“自己人”,给司马徽再升高位。

令众人没想到的是,这位司马徽竟然亲口拒绝了刘备,好一个”水镜先生”!这也正是司马徽明哲保身的一大手段,在那个动荡年代,求名求利固然人之常情,但相应的,也免不了承担一定风险。

司马徽是一个极其有原则的人,他并不愿意自己完全沦落于朝廷政界的尔虞我诈中,他为刘备提出建议,只是为了能接近自己的一己之力让蜀国繁盛,让蜀国人民的日子更好过,并不是为了个人追名逐利。

生活中的司马徽也是一个极尽简朴的人,当年庞统专门登门拜访司马徽,没想到进到司马徽家中首先引入眼帘的却是司马徽在干农活。

当时庞统调侃司马徽,说农活是低贱活,指责司马徽不应将自己的才能浪费在种瓜种豆上,可司马徽却淡然一笑,直截了当的告诉庞统每个人的志向抱负都是与众不同的,庞统所追求的朝廷上的权力,不过是自己借机纵情享乐的一大把柄罢了,还不如在田间耕作的老农。

这番话属实将庞统念叨的自惭形秽,这才恭恭敬敬向司马徽道歉请罪。

事实上,司马徽的智慧不仅体现在知识方面,他的处事态度和待人方式都蕴藏着极大的魅力,我们现在看司马徽,更加感叹于其“不愿同流合污”的决心。

但试想,如果刘备能够有对诸葛亮“三顾茅庐”的决心与耐力,未尝不能请得动司马徽。

看刘备这边,得知司马徽婉拒之后,刘备并没有做过多挽留,他一心一意扑在了诸葛亮身上,外加司马徽当时又自惭“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又怎么能够欣然接受刘备的盛邀呢?

或许正是因为当时羽翼未丰,刘备并未能留住司马徽,如果当时两人真能继续搭档,不知三国的结局是否会有所变动。

其实不止司马徽,刘备错过的,还有另一位名人志士。

●—≺出谋划策崔州平 ≻—●

说到“崔州平”,大家或许对这个名字感到些许陌生,事实上,他当时也曾差点成为效力刘备鞍下的一大人物。

当时刘备正在邀请诸葛亮出山,两次邀请都碰了一鼻子灰,无意间竟然同崔州平相识相知,两人性格相似,一拍即合,竟然就在一起喝酒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