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凉茶是传统中草药植物性饮料的统称,广东因气候、水土特征以及广东人的饮食习惯,素有喝凉茶的习惯,也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少数不良商家为了提高凉茶销量,以“清热解毒”“降火”“祛湿”等功效吸引消费者,违法在凉茶中添加西药。

如 2023年第四季度,经广州番禺区市场监管部门监督抽查,发现有凉茶铺制售的“感冒茶”,检出含有药品“对乙酰氨基酚”成分。凉茶本身应以食品(含药食同源)为原料制作,不能添加任何药品,而“对乙酰氨基酚”正是治疗感冒发热的药品,这当中的“猫腻”消费者自然明了。经番禺区市场监管局调查,该凉茶铺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当年11月底已依法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为规范凉茶制售,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食品安全风险警示:

一、凉茶经营需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按食品经营许可范围经营,相关经营者需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防控食品安全风险。

二、在凉茶加工制作过程中添加含有化学成分的西药属于违法犯罪行为。

三、广大市民朋友如发现食品违法犯罪行为,请及时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110”“12345”“1231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采写:新快报记者 张晓菡 通讯员 粤市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