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茶坊

2024.4.1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期嘉宾

黄昭勇 区文化馆美术干部

主持人

郭爱森

身处基层,一名群文美术工作者如何找寻自身工作的方向与力量?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区文化馆美术干部、三级美术师黄昭勇。长期从事洞头区美术家协会组织工作、区群文美术工作与洞头区渔民画团队辅导培训工作的黄昭勇,指导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渔民画创作骨干,创作的作品屡获佳绩,在全国、省、市级等各类专业性比赛中斩金夺银。今天的节目,我们就一起来聆听黄昭勇作为一名身处基层的群文美术工作者,对于如何找寻自身工作的方向与力量所给出的答案。

嘉宾简介

黄昭勇,中共党员,1989年毕业于中国美院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原浙江省二轻工业设计学校)。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水彩画家协会会员,温州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温州市洞头区美术家协会主席,温州市洞头区政协书画院副院长,温州市洞头区文化馆美术干部,三级美术师职称。

黄昭勇美术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省、市级美术展览,其中色粉画作品《风中的鱼》入选十二届全国水彩·粉画展;2020年参与组织举办2020首届中国(洞头)渔民画大展。

首先要祝贺黄老师的美术作品《海岛日记——风中的鱼》获温州市第十届群文视觉艺术作品大展金奖,能否谈谈您的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岛题材的系列美术作品是我近几年的创作方向,粗略统计我创作的这一题材的色粉画、油画作品不下10幅,已经形成一个系列。《海岛日记——风中的鱼》是其中的一幅,这幅作品是在之前画过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修改和提升。这次能在温州市第十届群文视觉艺术作品大展获得金奖,是市里的评委、专家对我这几年创作的认可,我感到非常欣慰。

参展作品为什么要用《海岛日记——风中的鱼》,有什么创作背景吗?

因为我们洞头是海岛,只有创作与我们生活相关的作品,才能感动自己、打动观众。《海岛日记——风中的鱼》是表现洞头本地渔业丰收、晒鱼干的一个场景,这样的场景在洞头随处可见,这幅作品既写实又用诗意手法色调对作品进行艺术处理,所以画面显得非常唯美。

您是从小就喜欢画画吗?和画画结缘有多少年了?

是的,我从小就非常喜欢画画。我记忆里从幼儿园、小学那时起,我画画就一直是受老师和大人夸奖的。如果说正式学画的话,算起应该也有四十几年了吧。

后来是什么机遇让您在绘画创作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这个与我在学习绘画道路上遇见的两位老师是分不开的,一位是我中学的邱克峰老师,一位是文化馆的陈钦权老师。邱克峰老师是我的美术启蒙老师,而陈钦权老师则是让我真正走上了美术之路。陈钦权老师是当年温州地区为数不多的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的画家,他教的也是非常正统的学院派美术技法,为我之后的美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至今在绘画艺术上他还一直给予我指导,是我艺术道路上的导师。通过在文化馆几年的学习,1985年我顺利考上浙江省二轻工业设计学校工业美术设计专业,而后就一直在这条路上摸索前进。

身处基层,作为一名群文美术工作者,您是如何找寻自身工作的方向与力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在2017年调入区文化馆从事群文美术工作后,除了坚持专业美术创作外,我还从事我区的渔民画辅导组织工作,渔民画是我区在温州地区特有的民间美术形式,通过二十几年的发展,现今在全国的农民画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我刚开始接触渔民画的时候是非常惊讶的,当时真的没想到,一群对美术零基础的社区、村居业余美术爱好者,通过几年的坚持和学习能达到这么高的水准。目前我区有渔民画作者近百人,创作骨干20人左右,渔民画所反映的是海岛人民对当下美好生活的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表达。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能让洞头渔民画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使洞头渔民画创作队伍健康发展并逐步壮大。我也希望能在群文的工作岗位上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更好地为洞头的美术爱好者服务。

科班出生的黄昭勇,历经多年艺术实践,其作品不仅体现了扎实的功底,更展现出持之以恒的艺术探索精神,以及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作为一名群文美术工作者,他扎根基层一线,以渔民画为媒介,链接群众与艺术之间的美妙邂逅,回答着新时代基层群文美术工作者如何担当使命的时代之问。

编导:郭爱森

编辑:邵康妍

审核:郭婷娴 洪高岑

监制:张海河

总监制:南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