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好 的 挽 救 就 是 预 防

应急说

据公众号半岛都市报报 道:近日,网络中出现“青岛市重庆路第二小学女学生体育课猝死”“重庆路二小虐童、校园霸凌”等信息,并不断发酵传播,引发网友猜想。4月10日,青岛重庆路第二小学就网传信息发布情况说明。

据公众号半岛都市报报道:近日,网络中出现“青岛市重庆路第二小学女学生体育课猝死”“重庆路二小虐童、校园霸凌”等信息,并不断发酵传播,引发网友猜想。4月10日,青岛重庆路第二小学就网传信息发布情况说明。 原文如下:

4月10日,青岛重庆路第二小学发布《有关情况说明》:

4月9日下午起,网络陆续出现有关重庆路第二小学学生坠楼、欺凌等不实信息,并在一定范围内传播,给学校造成不良影响。经落实,不存在以上任何情况。

据分析,此次谣言传播与4月7日下午我校一名学生在体育课晕倒有关。学生晕倒时,学校第一时间征求家长意见后及时送医院。经医院诊断和筛查,该学生是过敏体质,牛羊肉、海鲜、香菜、辣椒等均是过敏原。4月9日,该生已康复出院。

针对各种不实谣言,警方已介入调查。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学校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请各界朋友不信谣、不传谣,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络谣言成本低

承担代价后果大

普法小课堂

我国法律关于网络谣言的责任,根据行为的情节严重程度可能会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责任和刑事责任。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食物过敏的本质是由摄入的一种或多种特定的食物成分或食品添加剂(称为食物变应原)激发的机体异常免疫应答。

典型的食物过敏是指食物变应原进入人体后使机体致敏,再次或反复进入可导致机体对之产生异常免疫反应,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和(或)组织损伤,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极少量的食物变应原即可产生临床症状,其表现各异,包括消化道疾病、荨麻疹、气道炎症及循环系统症状等;严重程度不一,部分仅有轻微症状,而严重者可致命。

01

分类

从发病机制上可将食物过敏大致分为IgE依赖型和非IgE依赖型及混合型三大类。

(一)IgE依赖型食物过敏

此种类型食物过敏发病机制明确,属于Ⅰ型变态反应,可在进食后快速出现反应,且发生严重及致死性反应风险较高,是最为经典的食物过敏类型。其临床症状可涵盖多个器官和系统。

胃肠道累及可见口腔麻木刺痛感、瘙痒和/或肿胀,恶心,腹痛和/或呕吐;呼吸系统累及可见喘息及气道炎症;皮肤表现包括红斑、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和/或瘙痒。循环系统反应也会出现,包括由于组织液由血管向组织间隙渗出引起的低血压和/或低体温等。此外,严重过敏反应时有发生,是累及多器官系统的过敏反应,可在短时间内进展并危及生命。

(二)非IgE依赖的食物过敏

此种类型食物过敏发病机制不完全明确,一般进食后出现反应相对较晚。大部分已知的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主要累及胃肠道,皮肤及呼吸道少见,比如IgA介导的乳糜泻等。研究认为,非IgE介导的的食物过敏会更容易也更早出现耐受。如非IgE介导的牛乳过敏的婴幼儿,大部分可在1-5年内自行缓解。

(三)混合型

该类过敏反应有通过IgE介导完成,也有通过非IgE介导。迟发性食物过敏相关特应性皮炎即属于该类型,常可在接触变应原后6-48小时发生。另一个经典例子是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常由牛奶致敏,嗜酸性粒细胞组织浸润致病。除了IgE,食物诱发的严重过敏反应也可由IgG或补体系统活化所引起。

02

诊断

病史是诊断食物过敏的一线证据,包括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及家族史等。当怀疑IgE介导的食物过敏时,应检测血清总IgE、变应原特异性IgE(allergen-specific serum IgE ,sIgE)水平以及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tests,SPTs)。

口服食物激发试验是诊断食物过敏最可靠的临床方法,该方法为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以逐渐增加剂量的方式口服某种特定的食物,直到出现过敏反应或达到最大剂量,但由于对人员配置要求较高、有严重过敏反应的风险等因素临床上使用较少。

此外,还有许多新的诊断手段包括组分诊断及嗜碱粒细胞激活试验,目前仍主要用于研究领域,有待于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03

预防

随着食物过敏发生率的升高,对于食物过敏风险因素和预防措施的关注也越来越多。目前关于食物过敏的预防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食物变应原早期接触

既往观点曾经倡导在怀孕和哺乳期间避免常见食物变应原接触,但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早期接触变应原反而会降低将来发展为食物过敏的风险。例如,母亲怀孕期间摄入花生、牛奶、小麦及坚果可能减少婴儿相应食物过敏的风险;而婴儿期摄入多种食物种类可能降低过敏性疾病的发病风险。推荐开始添加固体食物时间为出生后 4~6个月,不宜过早或过晚。

(二)微生态菌群

微生态菌群在预防食物过敏中的作用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目前没有充分证据支持母亲孕期、哺乳期以及儿童自身使用益生菌等可以预防食物过敏,现有的相关结果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三)母乳喂养及补充维生素D

目前尚无确切证据证实纯母乳喂养可预防或增加食物过敏的风险,但由于母乳喂养对母亲和孩子都有其他重要益处,所以应尽可能鼓励。同样,目前没有充分证据支持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高低与食物过敏的相关性,但婴儿仍需按照相关营养摄入要求补充维生素D。

(四)其他风险因素

食物过敏通常出现在生命早期阶段,而儿童的过敏性疾病是一个自然病程,在此期间食物过敏、特应性皮炎、哮喘、过敏性鼻炎会随年龄增长相继出现,也可以同时存在。

五种可能导致过敏的因素

下面这些致敏因素在春季会导致过敏高发哦。

01

花粉

春天,各类花粉都纷纷飘散在空中,非常容易被吸入,从而引起过敏。

02

气温

有些皮肤较为敏感的人群,在季节交替、气温变化时,很容易出现脸色发红发烫的情况。

03

灰尘

灰尘中可能含有细菌,当接触皮肤时就会引起过敏。

04

尘螨

随着天气的转暖,尘螨也开始快速滋生,这段时间不妨多晒晒床上用品哦。

05

昆虫

有些昆虫在叮咬人的身体后,也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四种常见的过敏情况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主要表现为阵发性打喷嚏、流鼻涕、鼻痒鼻塞等等,可能是由于被春季散播在空气中的花粉刺激所致,也有可能是因为吸入了如尘螨、动物皮屑等过敏原导致。

过敏性结膜炎

过敏性结膜炎的患者到春季可能会感到双眼奇痒,同时伴随有结膜充血或异物感的症状;当孩子出现过敏性结膜炎时,可能有揉眼睛或眨眼睛的表现,其次是可能流泪或畏光等。

如果每到春季都会出现上述情况,甚至逐年加重,可能是由于过敏性结膜炎与过敏性鼻炎并发,又称为过敏性鼻-结膜炎。主要是由春季花粉过敏导致。

过敏性皮炎

春天的紫外线开始逐渐增强,如果皮肤对紫外线较敏感,叠加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影响,可能会导致皮肤出现红斑、丘疹、瘙痒等。

支气管哮喘

该类过敏的诱因通常为吸入花粉。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等。

【过敏需重视防治结合】

世卫组织建议治疗过敏可采取“四位一体,防治结合”的方法。

第一,要避免接触过敏原;

第二,要对症用药缓解症状;

第三,必要时进行脱敏治疗;

第四,需提高预防和治疗过敏的意识。

五个预防方法

1. 容易过敏的时间段要减少外出,特别是要避免前去花粉较多的地方。

2. 衣物要勤洗晒,减少尘螨。

3. 室内要保持清洁,空气需要保持流通和干燥。

4. 外出后,回到家要认真清洗手部和脸部,去除掉身上可能携带的花粉和其他过敏原。

5. 如果过敏情况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并检测过敏原。必要时接受脱敏治疗。

来源:半岛都市报、 青岛重庆路第二小学、广应科法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