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节。每年的春季(3-5月),也是孩子身高增长的“黄金期”一年四季中春季里身高增长最快,这个阶段的身高增长值大概是其他季节的2-2.5倍。
相信很多家长都担心孩子的身高问题,不想让孩子未来因身高留有遗憾。
那么,我们该如何抓住春天的“长高黄金期”,帮孩子长大个儿呢?

孩子的身高受什么影响

据研究,人的最终身高约70%取决于遗传因素。

现代医学也研究了大量样本数据,总结了一个预测孩子身高的算法(单位:cm),宝爸妈们可以算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大致知道,下一代长大后的身高范围(该方法存在一定误差,数据范围仅供参考)。

虽说身高是拼爹拼妈拼基因的,但是还有30%是靠后天的,包括营养、运动、睡眠、情绪等!所以努努力,还是能窜高个的!

怎样做可以让孩子长高

01充足的睡眠

夜间深睡眠阶段是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因此睡眠对于孩子的身高发育格外重要,睡眠充足的情况下,身体才有可能分泌出更多的生长激素,帮助身高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同年龄的孩子需要的睡眠时长也是不一样的,根据《中国0-5岁儿童睡眠卫生指南》睡眠推荐量为:

0-3月龄

推荐睡眠时间为13-18小时/天;

4-11月

推荐睡眠时间为12-16小时/天;

1-2岁

推荐睡眠时间为11-14小时;

3-5岁

推荐睡眠时间为10-13小时。

另外,小学生、初中生最好每天有9-11小时的睡眠时间;高中生则应尽量保障每天8-10小时的睡眠。

02 充足的户外运动锻炼

想让孩子更高一点,合理的运动可以让骨骼增长的幅度达到4~10cm。通过合适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助于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应该选择合适的运动:

0~1岁:

鼓励每天进行翻身、爬行、抓握等各种形式的身体活动,尤其是互动式地板游戏

对于尚不能自主行动的婴儿,建议每天分次完成累计至少30分钟的俯卧活动。

1~3岁:

孩子会走路就可以在家长看护下参加户外运动了。比如扔球、捡球、找东西的游戏,训练宝宝独自行走、站立和蹲下、跑跳。每天至少1小时的户外活动。

3~6岁:

慢跑、快走、跳绳、打篮球、踢毽子等都能促进骨骼的健康生长,游泳也是不错的运动方式,蹬腿和伸展的动作对脊柱骨、四肢骨的增长都非常有利。

而举杠铃等负重的运动,反而可能压制身高的增长。另外要注意控制运动量,过度疲劳反而不利于孩子长高。

03充足均衡的营养

家长要培养孩子养成不偏食,不挑食的好习惯。做到均衡饮食,保证能量和营养素摄入充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儿童新陈代谢旺盛,对营养的需求更高。3种食物要吃够:

√喝够奶:小宝宝自不必说,1岁后的娃至少也要保证400-500毫升奶制品(牛奶、酸奶、奶酪、配方奶);

√增加富含钙的食物:比如芥菜、油菜等各种绿色蔬菜,芝麻酱、豆制品、紫菜等,还要注意每日维生素D的摄入;

√足量的优质蛋白:常吃鱼肉、虾仁、鸡蛋、瘦肉、豆制品等。

另外要合理选择零食,少吃高盐高糖高脂的食物,禁止饮用含酒精饮品。

04 保持愉悦的心情

研究表明,孩子精神压力大、长期抑郁也会影响长个。

多陪伴、少批评、常交流,良好的心情有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利于长高。

当然,尊重孩子的生长规律,不“揠苗助长”,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身高固然重要,但孩子的健康和快乐更重要,不是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常见误区

01误区一:给孩子多喝骨头汤可以补钙?

很多人认为骨头汤可以补钙,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骨头中的钙是以磷酸盐形式存在的,并不溶解于水,多喝骨头汤不仅不能补钙,还会因摄入大量脂肪造成肥胖、血脂异常等疾病。

02误区二:要长高,就得多补钙?

科学防缺钙补钙最重要,单纯补钙、补过量反而不好。钙片吃得过多,可能导致便秘等。喝奶太多,孩子正餐吃得少,营养摄入就会受影响,也会影响长个儿。

03误区三:吃得多就可以长得高吗?

不是的。

喂养过度已经是常见问题,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快速进入青春期并提前达到身高生长终点,生长期缩短,终身高不理想。吃太多,尤其是过多地进食高热量食物,可能会引起肥胖。

目前研究发现脂肪过量可以促进分泌雌激素,促进骨骺发育成熟,导致骨龄超前,从而影响身高。因此强调营养要均衡,吃得多不代表吃得好。

“均衡膳食+科学运动+优质睡眠+愉悦心情”就是最朴素的“长高秘籍”。宝爸宝妈们,与其“身高焦虑”,不如做好科学的管理监测,让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