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阅读 获得解放

万圣书园

你阅读了吗

繁忙的世界,你还有阅读的习惯吗,你还翻看纸质书吗,你还回味一本新书的味道吗?读书就像修行,让你深陷泥潭时,仍能仰望星空。春暖四月,花开向阳,挑一本好书,无声无影,一字一句,悄然融进每一页翻开的书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购物中心里的『世外桃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理人刘苏里:万圣的新店所有能保持的传统都原封不动的从老店带了过来,它依然是读者熟悉的那个万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您好,请帮我找一下《问道:一部全新的中国思想史》”……当记者踏进万圣书园时,正好听到一名学生模样的人向一名登在梯子上码放图书的工作人员询问,“这段时间基本每天都来,特别喜欢这里的氛围,在喧嚣的闹市中显得尤为宁静。”这名学生表示,重张开业的万圣书园是他近两个月最喜欢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于五道口购物中心三层的万圣书园,像一位朴素但知识渊博的老者,藏在购物中心当中,守护着万卷藏书,随时向读者们敞开温暖的怀抱。正如陶渊明诗中所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万圣书园虽身在购物中心,却仿佛有一层天然的隔音障,过滤了城市的喧嚣,只留下安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00平方米的书店内

约有8.4万种品类的图书

图书分类自成体系

如社会学、考古、国学、儒学

中国学术思想、西方哲学等等名目繁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第一次去万圣书园的读者而言

踏入书店的那一刻

看到的是直达天花板的大量人文、社科书

不禁让人生出一股对知识的敬畏之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店内部的分类清晰明了

以笔力遒劲的书法

写就的图书分类标识独具一格

让书店充满了文雅之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店内可见众多读者静静地翻阅着书籍

或踮脚拿取放在高处的图书

或干脆席地而坐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

还营造了一个宁静、舒适的阅读环境

读者们可以尽情地品味书籍

享受阅读的乐趣

万圣书园仿佛一个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

为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提供了心灵的净化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旦有在其他书店买不到的书,来这里一般不会让人失望。”一位万圣书园的读者告诉记者,他是10年前开始常来这里看书的,那时候他还只是一名高中生,万圣书园里什么书都有,每次来总能带给他不同的惊喜。当零花钱积攒到可以买一本喜欢的书的时候,他会第一时间跑来万圣书园,因为他知道,这里肯定有他想买的书。而另一位“老读者”则表示“万圣书园给人印象是,书高高的,直达天花板。新店依然是熟悉的风格,除了地址变了,什么都没有变,还是他心中的那个世外桃源。”据万圣书园总经理刘苏里妻子张焕萍在社交媒体所说:“万圣新店开业以来,讲座常常坐不下。”可见万圣书园这次搬迁,来的读者更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还遇到一位拖着买菜车来购书的老人,虽然身形已经佝偻,但是张口说话还是声如洪钟,她说,原来的店开在她家楼下,现在要走一段路才能过来。店员正忙着帮她找一些有关近代史的书籍,想必之前是高校老师,即使岁月改变了她的身型,但老人仍然保留着一颗爱书的心。

记忆深处的阅读印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刘苏里写的《继续走在成府路上》里面提到:万圣创办以来,立下出“排行榜”的传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了解到,去年10月31日是万圣书园在成府路59号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还是书店创办30年的日子,“成府路59号”,这个地址在过去11年间跟万圣书园紧紧捆绑在一起,虽然这里只有一个小小的书店招牌挂在路边,但也丝毫不影响各地的读者来这里“淘宝”,人们心照不宣,仿佛这里是随时都可以来逛一逛的“家庭书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义庙时的万圣 图源:學人Scholar微信公众号

此次迁入新址是万圣书园第四次搬迁。万圣书园先后经历了四次搬迁,1993年10月31日,北大毕业的刘苏里和甘琦在北京北三环西路的三义庙创办了万圣书园;1995年,万圣书园开始了第一次搬迁,从三义庙搬到成府街58号,成府街是北京大学东门外一条东西向的街道,直通清华大学西门,万圣书园被誉为连通着北大清华血脉。2002年,万圣书园开始了第二次搬迁,迁至成府路123号;2012年12月9日,万圣书园迁至成府路59号。第4次就是这次搬迁至成府路28号五道口购物中心3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府路123号时的万圣 图源:學人Scholar微信公众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府路59号时的万圣 图源:學人Scholar微信公众号

万圣书园门口处依然摆有老读者所熟悉的排行榜,这个老传统一直赓续至今,在刘苏里写的《继续走在成府路上》里面提到:万圣创办以来,立下出“排行榜”的传统。早期写在纸上贴在店里;后来登在各种媒体上,以《中青报》《北青报》为主,同时登在《万圣阅读空间》,书则陈列在店面橱窗里。万圣在成府路123号时,上楼就能看到几个玻璃展柜,有周排行和月排行,还分学术、非学术;到了成府路59号,改店里发布,周排行的书摆在收银台对面墙架上,月排行抄在橘红色的板上,粉笔手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摆在我们面前的月度榜单和年度图书,是一个无言的纪念碑。它记录了过去的时代,记录了当时受众的观念、思想、学术和文化思考;记录了无数作者、译者、出版者、发行者的努力和心血;记录了无数读者的喜爱与偏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收银台前,一对年过花甲的老夫妇正跟收银员说着什么,一口流利的英语和上海话来回切换,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记者聊天得知,他们刚从国外回来,在北京转机顺便看看朋友。10年前他们在北京的这段时间,一直住在学院路附近,每天最大的爱好,就是去成府路59号的万圣书园转转,看看书。这次回来,听说万圣书园搬家了,第一时间就想过来看看,“感觉没变,还像10年前一样,只是地方宽敞了许多,不用人挨着人看书了,而且书的种类也比以前多了,我们今天又买了3本书,收获很大!”奶奶一边颤巍巍从塑料袋里数出现金,一边操着生涩的普通话,一字一句地讲到。她表示,因为不太会用微信和支付宝,所以还是习惯带着现金在身上,就像10年前买书一样。

记者手记:阅读散发迷人的光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圣书园是几代读者的精神家园,随着书店的重新开业,读者们的回忆和情感仿佛被重新唤醒,就像那些尘封已久的图书一样,再次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十岁的万圣书园,积累了一批稳定而忠实的老读者群体。“上大学的时候经常来这里呆着,一看就是一整天,万圣书园的选书水平很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也令人印象深刻!五道口的灵魂之一,希望万圣书园可以一直开下去。”“自从搬了新地方第一次来,布置的还是老样子,以书为中心,比以前宽敞了些,感觉依然美好。”“感觉没有因为选址变化而改变,空间大了许多,分类指示依然是用毛笔书写在宣纸上然后挂在书架上面。而且大门外便是展示榜单的橱窗,门口还有特价书促销,即使不进去也能阅读到很多。”……一句句网友的留言,代表了万圣书园在几代读者心中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击图片可放大看网友留言

整整三十年来,万圣书园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让其不仅与北大、清华产生了紧密的连结,更是滋养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成长。“通过阅读,获得解放”的标语,更深深植根于读者心中。万圣书园是几代读者的精神家园,随着书店的重新开业,读者们的回忆和情感仿佛被重新唤醒,就像那些尘封已久的图书一样,再次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一本书都承载着不同的故事和记忆,它们不仅仅是纸张和墨水的组合,更是知识和文化的传递者。当读者们走进这个焕然一新的书店,他们可能会被某个熟悉的书架角落所吸引,或是在某个特定的书籍前驻足沉思。这些图书,无论是经典文学、历史书籍还是现代小说,都可能唤起他们心中深藏的往事和感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许多人来说

书店不仅仅是购买书籍的地方

更是一个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家园

你记忆中的万圣书园是什么样子?

留言说说

你与万圣书园的那些故事

记者:张斌

推荐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