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2年7月2日,在四川省巴中县的一个小山村,一场“隆重”的典礼正在举行,台下上百人正在磕头跪拜。

而站在台上接受众人朝拜的,是一个年逾六十的普通老农——张清安,今天是他正式“登基”成为“中原皇清国皇帝”的日子。

登基称帝?这个词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太过遥远了。此时已经是1982年,距离中国最后一个皇帝宣统帝退位已经过去了71年,距离新中国成立也有33年。

那张请安的这个所谓“皇帝”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1

张清安,四川省巴中县人,他的父亲是村里的郎中,这让他家的生活条件要远远高于村里的大多数人。张清安小时候,家里人还有余钱供他去村里的私塾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清安

家人的本意是希望将张清安培养成知识分子,没准将来能光宗耀祖;没想到,这一念,却念出了一个神棍来。

其实这也怪不得张清安,当时西方的先进科学思想文化正在逐渐传入中国,但一个偏僻小山村的私塾能教什么“先进文化”呢?

张清安在私塾里,念的是“之乎者也”,学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先生经常还会讲一些鬼怪故事。几年书读下来,张清安正经知识没学多少,封建迷信那一套倒是掌握了个精通。

5年后,张清安辍学了,家里人本想让他回家里帮忙干活。没曾想,张清安居然干起了给人看相算命的营生。

在当时,百姓普遍识字率不高,对于神神叨叨那一套极为相信,就这样,靠着他自学几年的风水知识和那张巧舌如簧的嘴,张清安成了当地十里八乡有名的算命先生,着实过了几天好日子。

但张清安的好日子并没有过太久,他被国民党军官拉了壮丁,整整当了7年兵。直到解封战争快要结束时,张清安觉得情况不对,这才做了逃兵,一路逃回了巴中。

2

张清安很幸运,老家的人并不知道这些年他去干什么了,以为他只是在外地闯荡。

更幸运的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有一点文化基础且略懂医术的张清安成了特殊人才,被人民政府先后任命为巴中县平梁区公所卫协会副主任和枣林乡卫协会主任。

这下子张清安摇身一变,由逃兵变成了公务员,只要他老老实实、努力提升,绝对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但张清安骨子里,就不是一个能安分下来的人。

已经是干部的张清安,在业余时间居然还在从事封建迷信活动,在多次算命遭人举报后,张清安被下放到农村劳动;1970年,张清安回到县城,被枣林乡卫生院聘为医生。

这次,张清安老实了几年。但在改革开放后,眼看着身边有人做买卖赚了大钱,张清安的心又不安分起来了,他又开始摆摊给人算命,结果也不出所料——被人再次举报,张清安的工作又没了。

屡次受挫的张清安无比苦闷,此时的他已经六十余岁,干脆开始了宅家生活,每天阅读《五公经》、《封神榜》等迷信书籍打发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公经》是一部专门讲大劫难的书,向来被异端教派和明清以来的秘密教门所利用

3

1981年的一天,张清安去巴中的阴灵山拜佛,遇到了同样正在拜佛的廖桂堂。这廖桂堂原本是建筑公司的领导,因为贪污和搞封建迷信被开除了公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枣林阴灵山

同病相怜的二人开始闲聊自己的人生经历,也许是臭味相投,两人很快都有一种找到了知己的感觉。

张清安对廖桂堂说,自己前几天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五公佛(佛教中并五五公佛这个概念,只有五公菩萨),五公佛告诉他说明年的七月初七是世界末日,全世界会有一半人的死去,只有信五公佛的人才能活下来。

对于现代人来说,张清安的说法一看就知道是假的,是邪教。可廖桂堂显然分辨不出来,并且当时的四川刚刚发生过一次特大洪水,更是加深了张清安的可信度。他吓得当即拜倒在张清安面前,与他结成了异姓兄弟。

至此,张清安成功的收获了他的第一个信徒,看着眼前毕恭毕敬的廖桂堂,张清安突发奇想——我要不当个教主吧,这可是一条生财之路啊!

几天后,他就和廖桂堂一起,在巴中县各乡镇疯狂宣传他所谓的“五公佛”和世界末日思想,受限于当时的经济水平和发展水平,老百姓的科学文化素养不是很高,靠着他这一通忽悠,还真有上百人成为了张清安的信徒。

看着眼前的信徒们,张清安仿佛已经看到了数百万人朝拜自己的景象。他的野心也越来越大。

1982年的一天,张清安和廖桂堂正在巴中县城里“考察民情”,突然二人经过了一栋外形独特的建筑,那是县里的川剧剧院。看着眼前的雕梁画柱,张清安潜藏多年的野心再也控制不住了,他小声对廖桂堂说:“现在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大,我看是时候加封天子,成为皇帝了,到时候就把这里当皇宫,你觉得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中川剧团老剧院

4

廖桂堂听到张清安的“豪言壮语”,心中对他的崇敬又增几分,当即表示要永远追随张清安。看到自己的得力干将也支持自己称帝,张清安信心十足。

张清安作为未来的“天子”,自然要筹备“开国事宜”。首先是国名,张清安打算起名叫做“皇清国”,对此廖桂堂举双手双脚赞同。

“我看咱这国名嘛,就叫“中原皇清国”最好。中原就是指中国;皇就是皇帝的意思,将来是我们正、副皇帝掌权管事;清字在《五公经》中指清帝君,表示咱们是神君正统。”

接着是法律法规,张清安认为要当皇帝,就要有一本治国大典。

为此,张清安一个人躲藏在家里的阁楼上,用一周时间编撰了一部《天律森吏》,这部纪纲共4万余字,全部用毛笔写成,上面还盖有“皇清玉印”和“清府相印”等私刻的大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的几天里,张清安又写出了《三乘九品》、《五律归亲》、《四祖礼本》、《古玉观》等关于“新朝”礼制、文化建设的作品。不得不说,虽然张清安的脑子可能有些问题,但他的执行力却是真的强)

就在张清安编写“法律”的同时,廖桂堂也在积极发展“皇清国”的新成员,经过他的一番忽悠,中原皇清国成员已发展至100多人,另有预备发展对象200余人。只不过这些人大多是受过各种刑事处分,对生活和社会心存不满的人和淳朴憨厚的农民。

眼瞅着万事俱备,张清安决定在1982年7月2日那天,正式“登基称帝”。

5

张清安和古人一样,认为登基称帝是一件极为庄严神圣的事情,那么如何让其变得庄严神圣呢?那当然是要来点把戏了。

7月2日当天,张清安的“登基大典”正式开始,在仪式进行过程中,请来做法事的神汉何某突然昏迷到底不醒。

“快去看看他怎么了!”张清安对身边人说,众人连忙向何某走。

就在这时,何某突然醒了过来,对众人说,自己刚才在梦里上了天庭,见到了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说了,叫咱们三年还清朝,工作要前进,要遍访忠、孝、仁、义的人当皇清国的官。”

这时张清安故意问道,在什么地方能找到合适的人选?何某在脑子里想了想剧本,答道。

“皇清国的皇帝出在枣林,姓张名清安;副皇帝出生在巴中城,姓廖名桂堂。你们还不磕头吗?”

几个早得张清安授意的骨干马上向张、廖跪下磕头,连呼万岁,其他人也便慌忙跪了下去。

靠着这场“君权神授”的把戏,张清安的“登基大典”圆满结束,看着台下跪倒的上百人,张清安得意极了,他感觉自己已经走上人生巅峰了。

6

趁着“登基大典”的喜气,张清安开始对手下的分封:他封廖桂堂为副皇帝,册封自己的妻子为皇后,之前几名当地村民“上供”的女子封为皇妃,那个“登基大典”上演戏的何某则是通天大法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清安的“妃子”们

一通安排下来,张清安和廖桂堂身边的人基本上都成了“王侯将相”,这时张清安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台湾该怎么治理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张清安决定写一封圣旨,册封蒋介石为威国王,代他治理台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圣旨”内容如下,里面还有好几个错字。

皇清 圣诣(旨)聀(职)字第伍号

奉 天承命 准此 蒋中正为中原皇清国威国王一聀(职)

右给 蒋中正 执存

赞曰 威国享民 八方服心 国泰民安 天下泰平

中原皇清国岁次元年 秋望日 准给

张清安平日里不读书不看报,居然连蒋介石1975年就死了的消息都不知道,也是滑稽至极了。

张清安正准备派人去邮局把“圣旨”寄到台湾,却被廖桂堂拦住了。当然廖桂堂也不知道老蒋早就死了,他的理由是:我们现在大事未定,万一邮件被查到咱们不就暴露了?还是等咱们逐鹿中原之后,再把圣旨送到台湾吧。

做戏做全套,张清安还托人制作了18枚大印,连同《天律森吏》一同发给了手下的“官员”们。

靠着张清安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张清安终于当上了他梦寐以求的“皇帝”,管理着手下上百名信徒。靠着坑蒙拐骗信徒的钱财,过上了神仙一般的生活。

但建立在恐吓与谎言之上的空中楼阁,终究不会长久。

7

1982年8月25日,农历七月初七。这天原本是张清安所说的“世界末日”到来的日子,结果这天却没有任何异常发生。不少信众开始对张清安产生质疑,怀疑自己被骗了。

眼见情况不妙,张清安连忙把何某请来,在当众表演了一次“玉帝托梦后”,何某对众人说。

“孝子们,我上天界会见了玉皇大帝和众位神仙,他们都在玉皇宫开会,要开120天。玉皇大帝说了,因为咱们已建立了皇清国,是替天行道,暂时就不降劫了。”

靠着这一番忽悠,大家伙暂时信了张清安的鬼话。但张清安自己清楚的知道,自己必须做点什么了,再这样下去迟早要露馅。他决定“御驾亲征”,率军攻打巴中县城,将其作为“皇清国”的都城。

想要打仗,必须要有军队和武器。张清安安排了廖桂堂训练了一支90余人的“禁军”,又找来大批干草、豌豆、竹筒,称这些是被上天“开过光”的法器;

待到作战时,只要对着敌人念咒,“背上的干草就能变成翅膀飞天”、“点豆成兵”、“竹筒变天炮”。

正当张清安等人为了“大业”积极谋划的时候,殊不知他们早已经被当地的公安机关盯上了。

早在张清安宣传邪教之初,公安机关便已经注意到了张清安团伙的存在,他坑蒙拐骗、诱骗钱财、妄图“建国称帝”的犯罪证据也被全部掌握,之所以还没有抓他,是因为张清安的信徒遍布巴中各处,公安机关想等待一个机会将他们一网打尽。

他们没等多久,这个机会就来了:廖桂堂的一个表弟被封为了巡抚,张清安派他出去打探消息,在渡口坐船的时候,也许是自持身份高贵,这位“巡抚大人”居然不给船钱还夸下海口说:“我们不久会有大批人渡河,等我们坐了江山,就把这条公家的船赐给你。”

气急败坏的船夫连忙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警方,于是警方在巴中县城布下了天罗地网,就等张清安来闯了。

8

1982年10月17日,张、廖两人人以正、副皇帝的名义正式下令:攻占巴中县城。

这天一大早,张清安“御驾亲征”,独自一人坐上了前往巴中县城的大巴车。廖桂堂则率领90多人的“禁军”,号称“40万天军”向县城走去。

什么?你问为什么不都坐大巴车去?这不是因为想省钱嘛,可以看出,张清安还是很“节俭”的。

上午,“禁军”赶到了巴中县城,按照计划,这90多人将分三队分别攻占县政府、县公安局和巴中川剧剧场——那是张清安给自己选的皇宫。

随着张清安一声令下,这些手拿竹棍、身背干草、还拿着一筐豌豆的“禁军”冲进了县城,事情闹到这一步,也该结束了。

伴随着几声枪响,警察从四面八方涌出包围了这伙人,三下五除二地就将所有人给逮了起来。至此,“皇清国”正式灭亡,存在时间不足半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清安被逮捕

1982年12月21日,经过一系列的审判,张清安被判处无期徒刑,廖桂堂、廖仁德等分别被判处20年、17年有期徒刑,其余骨干成员获刑不等。而那些被骗加入“皇清国”的信众,则要接受普法教育和反迷信教育。

后来,张清安被押入大竹第三监狱劳动改造,在狱中担任人犯学习组长。8年中立大功7次,小功15次,因而由无期改为有期徒刑,又几次减刑。1991年出狱,回到了枣林老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清安接受审判

张清安出狱后,彻底地认清了自己的错误,他表示:

如今大伙过着好日子,再也不会有人想当皇帝了,更没有人拥护别人当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