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马云在阿里内网的发文《致改革,致创新》,也是他对阿里重组一周年的总结。

先说一个感觉,他的文笔是绝对在线的,你能感受到极强的逻辑、情绪共鸣、以及画面感。

或许,会讲的人,写作也一定不会差。

这篇文章的信息量很大,但主题就是围绕变革和创新,同时也对阿里的未来抱有信心。

或许有人不是很清楚,阿里出了什么问题?

作为外人,我们能看到的是被竞争对手的挤压,是股价和市值不振,是服务和体验的下降。

但是,这都是现象,而导致这些现象的背后逻辑一定是在内部。

都说改事先改人,阿里把核心领导层更新了一遍,董事长蔡崇信,CEO 吴泳铭。

这两人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阿里巴巴创始人,同时也是当年跟马云一起创业的十八罗汉。

尤其是蔡崇信的出山,足以可见阿里内部对这次改革的重视。

要知道,蔡老板之前都半退休去 NBA 买球队玩了,喜欢篮球的读者一定知道布鲁克林篮网队,这支球队的老板就是蔡崇信。

前几天我还看了一篇关于蔡崇信的专访,文章很长,但信息量同样很大。

主持人问了他一个问题:「发现自己落后了,你是如何纠正的?」。

蔡崇信的回答很诚恳且直接,他说:「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承认错误,承认过去我们没有关注用户体验」。

咱先不说别的,就说这担当就值得给他点个赞。

就连马云在文章里也说了:「感谢oe的勇气和担当,有错误不可怕,没有人不犯错,真正可怕的是不知错、不认错、不改错」。

或许,也只有真正的创始人在这时候才愿意出来担当,职业经理人只是半路医生。

把这两员老将搬到台前,阿里既认错,也决心改革。

前面说了,作为外人我们只能从现象去倒推原因,所以很多观察和思考都是片面的,因此我不能也不想从业务层面对阿里指指点点。

然而,只有深层次知道原因才能顺势去改变现象,这才是纠偏的起点。

但就我这些年对电商产品的使用路径和频率习惯来看,阿里系的产品存在感确实在持续降低。

5 年前,我买东西只去淘宝,买品质感强一点的或者数码产品会去天猫和京东。

3 年前,在之前的基础上我开始去拼多多买更便宜且同品质的东西。

2 年前,我开始边逛抖音边买东西。

在这个过程中,阿里还是那个阿里,他们依旧在做之前自己擅长的事

所有的竞争都是动态的,持续做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事会产生惯性,而这种惯性会对抗竞争,进而固化思考和行为,久而久之就会被动态竞争打败。

外界一直在变,时代也在变,互联网的周期不是以年计的,三个月可能就会有大变化。

就连马云自己也在文中说:「面临这个技术巨大变革的时代,三五年的时间跨度对于互联网领域而言,犹如一个世纪之久,足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几年,阿里体量虽大,但明显没跟上竞争对手的步伐。

本着先发优势的原则,后来者做成的事情阿里完全有能力做,不是做不到,而是被禁锢了。

这种禁锢不是来自外部,而是内部的惯性。

习惯了享受优势,习惯了高高在上,习惯了组织效率,也习惯了做事节奏和风格。

大厂内部的组织很容易形成这种惯性,把口号上的创新和奋斗变成日常化工作。

这一点,不仅是我在大厂工作时感受过,很多正在大厂工作的朋友也感同身受。

当内部觉得自己还在奔跑的时候,别人已经坐上了车。

竞争不是某一个结果,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获得的优势,时间越久,优势差异越大。

很明显,阿里早就感觉到了差异,所以他们要变,所以他们要改,所以他们换人,所以至少他们还在努力。

如果我们只是看热闹,会想出很多个理由说阿里的不行和不足,但如果你真正身在其中,又或者是以一个利益相关者的立场去思考,结论可能就完全不同了。

这种转变,需要身份和立场的切换才能感同身受。

从大厂离职创业后,我每天就处在这种立场中,我知道独立做事有多难,我也知道自己去扛一些事情有多辛苦。

相比之下,在公司上班是有人给你兜底的,领导兜底,老板兜底,股东兜底。

所以,我很钦佩那些通过自己把一件事情做成的人,也非常好奇和虚心向他们学习请教。

做公司,做业务,做产品,其实背后逻辑都是类似的。我之前说过,产品是背后个人意志的体现。

这不是一句空话,同样的产品,不同人去操盘能获得不同的结果。

同理,同一家公司不同人去掌舵也能产生不同的结果。

人对了,一切都对了。

期待阿里的改革,期待阿里的创新。

致敬行动派!

················· 唐韧出品 ·················

安可时刻

我在线下产品训练营中也用了一些阿里的产品来当做案例,从商业、业务、产品、运营层面去剖析,启发很大。

其实产品经理需要具备多维视角,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判断,这也是做好产品的前提。

本周六(13号)在上海还有最后几个名额,要参加的可以联系我(tangren0517)

最后,附上马云发布的全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