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水财经社 冰火

1月底还只是业绩“预减”,在距离年报披露不足半月时间,张家港这家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突然“大变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9日晚间,中环海陆(301040)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归属净利润将亏损2500万元~3400万元,而上年同期是盈利3970万元;扣非净利润将亏损2900万元~3800万元,而上年同期是盈利2981万元。

然而,在2个多月前的1月31日,中环海陆曾披露,公司预计2023年的净利润为盈利盈利310万元~460万元,同比下降92.19%~88.41%;扣非净利润为亏损225万元~335万元。

业绩预告由盈转亏,中环海陆为何这么不靠谱?中环海陆在公告中给出四大理由:

1、会计师对公司可转债募投项目的停止资本化时点重新判断,将原资本化的债券利息和部分能耗费用由在建工程调整至财务费用和营业成本,导致归属净利润减少约1600万元;

2、由于个别客户已出现经营风险迹象,公司补充单项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导致归属净利润减少约500万元;

3、2023年,部分原材料触发质量赔偿条款,由于赔偿协议尚未签署,据此冲回已计提的暂估赔偿款项,导致归属净利润减少约430 万元;

4、根据行业波动情况,基于谨慎性原则,对预期可能发生资产减值损失的存货补充计提部分跌价准备约350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A股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因2023年度业绩预告“变脸”收到监管函。其中最离谱的是博汇股份(300839),因税收问题影响利润3亿元,2023年净利润由盈利转为大额亏损。

业内人士认为,这些业绩预告“变脸”的上市公司,多数都是先“高估”业绩,尔后向下修正,不排除其中藏有猫腻。

深水财经社观察到,在1月31日首次发布业绩预告之前,中环海陆股价已提前10多天出现破位下跌;业绩预告之后,跌势明显加速,疑似有知道内幕消息的人提前跑路。

中环海陆首次发布业绩预告前后日K线图

总部位于张家港市的中环海陆,成立于2000年1月,2021年8月在创业板上市。公司由父子二人把控,是典型的家族企业。73岁的父亲吴君三是控股股东、实控人、董事长;45岁的儿子吴剑是实控人、总经理。

中环海陆主营工业金属锻件,产品包括轴承锻件、法兰锻件、齿圈锻件等,广泛用于风电、工程机械、矿山机械、核电等领域。

从业绩来看,上市即巅峰。公司上市之前业绩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可上市之后立马变脸,2021年和2022年营收与净利润双双负增长,净利润下滑幅度更是连续超过45%,2023年甚至出现亏损。

蹊跷的是,自上市至今短短2年多,中环海陆已换了三任财务总监,钟宇今年4月3日刚刚就任公司财总,前任分别为曹景荣、蒋惠娟,离职原因均为个人原因。而公司财总频繁变动的真正原因至今依然是个迷。

更为蹊跷的是,中环海陆2022年年报,由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为大华会计师事务所。

对于“换所”中环海陆给出的理由是,“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已连续多年为公司提供审计服务,为保证公司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究竟是为了“避嫌”还是“避险”?

从资本市场关注度来看,中环海陆上市2年多没有一家券商出具过研报,公司被卖方机构集体鄙夷。

4月10日,也就是中环海陆业绩变脸预告发布后首个交易日,公司股价下跌5.51%,报收13.04元/股,总市值13.04亿元。拉长时间段来看,2021年11月最辉煌时市值曾冲至近58亿元,之后一路坐滑梯,如今2年多市值缩水超过77%。

(全球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