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榜为“样”,弘扬工匠精神;

以榜为“样”,丈量实干担当。

海运学院的教师,甘为人梯,敬业有为,以高尚的师德谱写动人的时代华章。海运学院的学生,积极向上,至善至艺,以昂扬的姿态演绎亮丽的青春风采。为了发挥榜样的示范效应,我校特推出“匠心筑梦——唐山海运职业学院优秀师生风采展播”系列报道,让榜样成为鲜活的“教科书”,引导更多的人爱岗敬业,把个人梦想写进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中,在拼搏奋斗中谱写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针对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紧缺与职教人才培养贡献度不足的问题,郭世忠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优厚的待遇与职位,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之中。他深知,技术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而高水平的技术技能人才则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因此,他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郭世忠,1980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研究生毕业后,他先后在唐山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廊坊正恒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担任经理职务。发表《路桥工程技术创新与发展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轨道施工技术要点》《学院民航概论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研究与实践》等省级论文4篇,参与唐山市“公路山岭隧道安全风险预警系统”课题并通过验收,独立主持公路、桥梁、铁路、土建等项目十余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入职海运后,郭世忠在教授《中华民国史》这门选修课程时,遇到了一位对历史怀有深厚热情的学生——运营管理一班的刘庆达。初中起,他就对历史抱有独特的热爱,并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知识,这种精神在课堂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他的积极参与和深度思考总能引发热烈的讨论,为课堂注入活力。

“对于这样一位有着浓厚兴趣和坚实基础的学生,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和激发其内在潜力。”整个学期里郭世忠在课堂内外都给予刘庆达充分的关注和鼓励,助力他在备考专升本考试过程中找准方向,稳步前行。勤奋的努力结出了硕果,刘庆达成功考入东方学院文物与艺术学院,迈出了学术生涯的重要一步。如今,他正满怀信心地备战硕士研究生考试,准备在更广阔的学术领域内深入探究历史的秘密。

培养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工匠精神”

“从企业到职业院校,随着角色的转变,我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也在加深,以前我认为“工匠精神”就是干得快、干得好,现在我认为“工匠精神”是敬业、是专注、是坚韧不拔、是持之以恒。在我所教授的工程测量课程中,我始终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闪光点和无穷潜力。”教学中郭世忠密切关注每一位同学的进步,采取了一对一的耐心辅导策略。

高斌硕同学在操作测量仪器和进行复杂计算方面起初显得较为迟缓,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和逃避,而是坚持在那里不停地操作、不停地纠正计算错误,我认为他身上那股坚韧不拔、精益求精的劲头,正是现代工匠精神的真实写照。即使牺牲了休息时间,郭世忠也和他一起坚守在测量场地,架设三脚架、整平、对中、读数,一遍遍重复着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操作方法;高差、角度、实测数、改正数、校核计算,一次次梳理计算过程,纠正他的操作误区和计算错误。他从最初的手足无措、操作缓慢、错误频出,逐渐变得游刃有余,最后能够独立完成水准仪、经纬仪及全站仪的各项操作任务,并准确进行相关数据计算,真正意义上掌握了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

这段教学经历,不仅仅体现了我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理解,更是展现了“工匠精神”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的传承与发扬。它告诉我们,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陪伴成长的过程,是发现学生优点、唤醒内在潜力、助其突破自我、成就专业技能的过程。

以赛促教,以学践行

2023年夏天,郭世忠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负责人兼指导教师,带领城轨专业学生,踏上了备赛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征程,参与了轨道交通牵引变电赛项(高职组)和轨道交通车辆技术赛项(高职组)两大项目。面对前期设备条件不足的困境,他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迎难而上,灵活变通教学、备赛方式,首先采用模拟实训的方式,着力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模拟实践能力,让他们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也能汲取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牵引变电赛项中,他指导的学生们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出色的临场发挥,最终斩获了省三等奖,这是对他们辛苦付出的最佳肯定。而在更具挑战性的师生同赛项目——轨道交通车辆技术赛项中,郭世忠和同组参赛学生陈亚飞紧密协作,凭借着平日积累的默契配合和赛场上的稳定发挥,荣获了全省第三名,摘得了河北省二等奖的荣誉桂冠。

郭世忠把职业生涯中的点滴智慧和丰富经验倾囊相授,为培养我国新时代的技能精英奉献自我,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展示了他对职业教育事业的深情厚谊与坚定承诺。

来自党委宣传部

撰稿:刘昭璇

编辑:刘昭璇 责编:于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