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国难财的张幼仪:婚姻悲剧是真,不堪也是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一博、李沁主演的《追风者》播出之后,其中关于一位幕后大姐在民族存亡危难之际,搅动金融风暴。大发国难财的事件震惊了许多人。

很快网友猜到了,这位大姐虽然名字没有被明说,但很明显指的正是民国时期风头极盛的宋家三姐妹里的大姐宋霭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借助丈夫孔祥熙职位之便,以及三妹与蒋介石的势力,窃取国家机密,前后趁机敛进大笔钱财,当蒋氏政权瓦解之前,她又多番操作,将赚取的所有钱财转移到了国外

之后她定居美国,带着子孙后代享尽荣华。

在这件事被曝出之前,许多人对于宋霭龄是有一些好感的,而这些好感大多来源于宋庆龄,以及宋氏三姐妹的辉煌故事。

现在才发现,历史的真相是能被淡忘的

有网友又补充了一段故事,说被徐志摩抛弃的可怜原配妻子张幼仪,其真实身份也是一个发国难财的商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在这段漫长的战乱时期运气很好,生活没受干扰,又赚了许多钱。我买了两箩染军服需要用的染料,等到价钱涨到一百倍,而且再也没法从德国进货的时候才卖掉。有了这笔资金,我又开始投资棉花和黄金。服装行所有的人当中,只有我赚了钱,别人都没赚到。 有一年,有个人称宋太太的女士对我做的每笔生意如法炮制......”

以上这段话是张幼仪的《安之如仪·张幼仪回忆录》里的原句,大约写了一些她人生的经历以及经商的故事。

其中也包含了她发国难财的经历。

对于张幼仪这个人,许多观众是充满怜悯和感动的的,而所有的情绪都来自于上学时期老师的讲述

在中学课本里,她是一个被旧时代封建社会残害,被抛弃的女人

张幼仪12岁上了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这所学校重视女子教育,因此她在这里学习了不少的先进思想。

可惜3年后,她的四哥巡查时发现了杭州一中的才子徐志摩,家中是江南首富,便想与这一家结亲。

一个是首富,一个是有着庞大的政治经济地位的张家,这门亲事对于徐家是求之不得的,因此很快张幼仪便辍学嫁到了徐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徐志摩海外求学,爱上了林徽因,自作主张要离婚追求真爱。

在此期间,张幼仪万般恳求,却依旧挽回不了一个男人的心,最后两个人还是离婚了。

同时,她又是一个励志的独立女性的代表。

被抛弃离婚之后,张幼仪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努力学习法语,后来学习经商,还将事业做的非常红火。

按道理来说,一个独立女性的人设本该能让张幼仪一直被铭记,但是观众得知她的经商经历,却迅速对她态度扭转,连带着对她的怜悯也褪去了。

一切都是因为她经商发财的手段太不光明了

特殊时期,有人一心抗日救国救民,有人却挖空心思发大财,张幼仪就是后者

有观众表示:其实看了张幼仪的故事,就知道她与徐志摩离婚并非完全因为一个封建保守一个先进浪漫,而是原生家庭和所受环境影响带来的性格巨大差异。

徐家虽然是首富,但徐志摩天生浪漫,是一个更注重精神世界的人

而张家的经商史更长,祖上是贩盐的,张幼仪兄弟姐妹12人,有一半是上海滩的名人,与四大家族关系密切。

张幼仪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养成了务实落地的性格,同时也会带着一丝商人的精明算计。

所以,徐志摩与张幼仪在某种方面来说,确实不合适,他们都是封建婚姻制度的受害者

张幼仪的变化是分两个时期(去德国前后)的。

早期的她(去德国之前的张幼仪)是受传统封建文化影响的女性,听话,没有独当一面的魄力和勇气

比如她接受早早结婚生子的安排,离婚后依旧孝顺公婆,教育子女等等,怎么看都是一个伟大的传统女性。

后来她再婚的时候,与徐志摩生的儿子已经长大,她还特地写信给儿子征求对方意见,根据她的说法是“我是个寡妇,结婚的事得听儿子的”。

去德国之后,被离婚后她不放弃自己,继续成长的精神也值得大家学习

但她还有另一面,她无奸不商、不顾民族大义的做法也遭到了观众的反对。

或许她是因为被抛弃,明白不能靠任何人只能靠自己,从而形成了这种强烈的自保意识,但一切的前提是不能伤害其他人。

在战乱的年代,她为了自保和独立,将国家存亡和人民安危抛诸脑后的行为,一辈子都洗不白。

她的狭隘和自私,注定她永远成为了不了独立、成功女性的榜样,随后她又带着大笔钱财移居海外,妄想独善其身的做法更让人不耻。

所以,发国难财的张幼仪,婚姻悲剧是真,不堪也是真

我要说的就是这些。

书咚咚原创。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