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周朝,《诗经》中就提到,“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养蚕缫丝”,承载着古老的中华文明。

古往今来,“丝绸之路”也连接着古今中外的蚕业科学。

然而自17世纪开始的数百年间,世界蚕业的中心一度从中国转移到欧洲,再转至日本。

为了守护丝绸之路,向仲怀拿出所有积蓄,辞去原西南农业大学校长的职务,带领团队全身心扑在了家蚕基因测序上。向仲怀说:

“我们深知,没有实力难有地位,中国作为蚕丝大国,不能缺席!”

01

守护祖国的“丝绸之路”

家蚕是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材料,基因资源和突变基因研究一直是蚕学研究的热门领域。

21世纪初,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生命科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对于中国而言,这也意味着一个崭新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中国新闻网

向仲怀深深认识到,家蚕基因组计划将是21世纪丝绸之路的起点和里程碑。

蚕丝是祖先的伟大发明,而“丝绸之路”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决不能拱手让人。为此,向仲怀与团队开始了艰苦的家蚕基因组计划前期研究和立项准备工作。

“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现今产业发展的需要,我们义不容辞应该参与和主导家蚕基因组计划。”

然而,国际局势的复杂程度出乎意料——日本在法国里昂召开了国际鱗翅目昆虫基因组计划会,有8个国家20多位科学家参会,唯独中国未被邀请。

得知此事,向仲怀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了争取国际合作完成家蚕基因组计划这一重大科学工程,向仲怀和团队即刻启动了大规模EST测序,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10万条EST的测序,而在当时其它国家一共才完成3万多条。

2002年10月,日本筑波举行的国际家蚕基因组计划会议上,向仲怀与团队的研究成果让与会者大为震惊,中国遂以实力协商,让中日合作完成家蚕基因组计划的意向最终达成。这令向仲怀在世界家蚕基因研究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源:网络

但是,想要确保中国在“21世界丝绸之路”上的国际地位不动摇,向仲怀必须付诸加倍的努力。

2003年,正值全国抗击“非典”期间,机关学校其他工作基本告停。但是,研究刻不容缓,一分一秒对于向仲怀来说,都无比珍贵。

向仲怀与团队经过一个月左右的艰苦筹划,冒着极大风险,与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合作,争先攻克中国家蚕基因组计划,绘制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张家蚕基因组框架图。

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向仲怀当时的博士生、测序团队成员查幸福说:

“我们在墙上挂了一个高考一样的倒计时,距离测序完成还有多长时间、每天完成了多少、还有多少等,晚上12点还要开会。向老师一心在学科领域服务国家,那种精神对我们潜移默化。”

后来,这一成果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这也让“21世纪丝绸之路”的高地,依然在中国。

02

初出茅庐,一鸣惊人

向仲怀与蚕学的缘分,要追溯到1937年。

这一年,向仲怀在榨菜之乡涪陵城出生。农桑并重、耕读传家的传统蚕桑文化,早早地融入了向仲怀的幼年生活。

向仲怀喜欢读小说,尤其对科学家传记和苏联小说情有独钟。《我的大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与舒拉的故事》等名著中的英雄人物事迹,让向仲怀震撼和崇敬。

初中毕业前夕,父亲买回了一本科普书《伟大的自然改造者——米丘林》,书中讲到的嫁接、遗传等技术让向仲怀感到特别神奇,于是他选择进入涪陵农校学习,后考入西南农学院蚕桑系深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年向仲怀

从此,向仲怀与蚕桑真正结缘,一干就是大半辈子。

“青年时期接受到的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教育,使我思想上明白了人生方向。”

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年轻的向仲怀决定留校任教。令人意外的是,初出茅庐的他竟干了一件轰动蚕学界的大事。

上世纪50年代,四川省射洪、三台等县蚕区的养蚕连年遭灾,春蚕大半无收,损失惨重。年仅22岁的向仲怀作为四川省蚕病工作组成员被派往射洪县,在当地蚕病重灾区金华区书台公社驻点查找病源,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

向仲怀每天巡视数十个养蚕房,检査无数的病死蚕,翻尽了所能得到的国内外文献,仍百思不得其解。两个多月的调查毫无进展,沉重的压力扑面而来。

一天下午,怀着无奈的心情,向仲怀又像往常一样把显微镜架在长板凳上,坐在门坎上细细观察病蚕标本。偶然地,桌下一包遗失漏检的标本引起了向仲怀的注意,他反复仔细检查,发现标本中竟有一个腹部膨大、发育成熟的母虫,似乎看到了希望,向仲怀十分兴奋。

向仲怀和同事细致地查阅了文献,确定这就是病源——此前我国尚无记录的壁虱。找到了病源,防治就迎刃而解了,灾区蚕茧产量由每张种5kg提高到25kg以上,向仲怀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图源:央视网

“我们必须努力工作,让更多患者早一天见到光明。”

在未知中苦苦探索了3个月,研究的艰辛不但没能让向仲怀就此放弃这条道路,反而让他对科研更加痴迷,领尝了发现源于细微的道理。这为向仲怀以后的科研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1960年,向仲怀参加基因资源保存工作,他从丰富的基因资源入手,开始系统学习和研究家蚕遗传。

在此期间,向仲怀得到了蒋同庆教授的教诲与指导。蒋同庆教授是我国家蚕遗传学的奠基人,在上世纪30年代留学日本,回国后便从事家蚕基因资源收集保存的系统研究。

此后的数十年中,向仲怀一直以极大的热情在这一领域“寻根拾宝”,先后发现了第五白卵、隐性灰卵、新黑色蚕等一批新突变基因,每一个新基因的发现都给他带来极大的喜悦,鼓舞和激励他去面对困难。

向仲怀说,每次的成就都指引他,继承老一辈的基业,和年轻人一起开拓未来。

03

“春蚕到死丝方尽”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为后生晚辈持起蚕学科研的一盏灯。

在蒋同庆教授推荐下,向仲怀前往日本学习。两年里,他以每三、四个月完成一个项目的进度,广泛涉足蚕桑学科前沿领域。

留学期间,向仲怀有一件记忆颇深的事。他在鸠崎昭典教授家看到一本《石湖居士诗集》,书中《科桑》一诗写道,“斧斤留得万枯株,独速槎牙立瞑途,饱尽春蚕收罢茧,更殚余力付樵苏。”

在异国他乡读到祖国蚕丝文化的精粹,他感慨不已。作者范成大用桑表达的不畏坎坷、无私奉献、死而后已的精神,让向仲怀常置座右。

归国返校后,向仲怀开启了新的探索,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科研、实践与教学。

图源:网络

养蚕离不开栽桑,桑叶品质的高低直接决定蚕丝质量。但由于以往桑叶只能养蚕,一旦蚕丝行情不好,就会出现蚕农毁桑弃蚕的情况,栽桑毁桑的循环会严重伤农。因此,向仲怀认为,传统蚕桑业模式一定要改变。

于是,年近70岁的向仲怀,亲自踏上了“古丝绸之路”。

历时3年、足迹遍及24个省份,向仲怀和团队发现桑树作为生态树的价值,找到了破局的答案。调研成果与桑树基因组研究相辅相成,桑树的遗传多样性被充分发掘。向仲怀由此提出“立桑为业,多元发展”的现代蚕桑产业发展方向。

“桑树不仅是一种经济作物,其高度发达的根系可深入地下数米,即使在新疆一些极旱荒漠地区也能生长。”

向仲怀还到处为生态桑代言,在他的努力下,桑树在湖南、贵州、广西等地广泛运用进行石漠化治理。黔江区濯水镇等石漠化地区,已探索出石漠化治理与蚕桑产业发展相结合的路子,当地基岩裸露度由原来的超过60%降至30%以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中国新闻网

承前启后,开拓未来。耄耋之年的向仲怀始终不忘自己的责任,还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蚕业科学优秀人才。

他曾填下这样的歌词——“驼铃叮当,原野回荡;蚕丝之光,再燃五千年不灭的火种,重建新世纪的辉煌”,个中满是对后来人的深情期许。

“要相信年轻人能把这一整块担当起来,服务于国家的需求,建造我们的辉煌。”

历时80余年,走遍大江南北,向仲怀完成了世界大部分蚕桑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护,为后来人树立了标杆。

如今,新的时代已到来,崭新的挑战仍在继续,年轻的人们也陆陆续续培养出新的桑林。

但回望过去,他们一定会记起,这片土地上,为保护和传承几千年中华文明而贡献一生的人们。

无数人前仆后继,才让丝绸之路亘古弥新。

参考资料:

1、澎湃新闻:向仲怀:我是丝路上的一只驼铃,一步一响

2、澎湃新闻:科技人物 | 蚕桑学泰斗——向仲怀

3、中国工程院院士馆:向仲怀院士自述

4、人民网:蚕学遗传育种专家向仲怀:倾情育桑蚕 筑梦新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