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代表在4月8日的联大正式会议上确认,我们3月份在安理会上甩出的那张否决票正式有效。

作为一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他动用否决权,这事不稀奇,稀奇的是中国动用否决权。否决权的来源就是联合国创始的时候制定的一致同意原则,5个创始会员,美国、苏联、中国、法国、英国这五国一致同意实质性的问题,才有可能获得通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个常任理事国任何一国不同意,这事就没法干。现在俄罗斯继承的是苏联的席位,也就是说,现在是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这5个国家可以行使否决权,其他国家干瞪眼,因此否决权其实也就是大国标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标配美国用了84次,俄罗斯用了28次,我们中国从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之后,过去半个世纪算上这一次用了18次,其中我们与俄罗斯联合使用了14次,这14次当中10次是为了救叙利亚,其他为了救朝鲜、救缅甸、救委内瑞拉、救津巴布韦、救这些小兄弟。

我们前前后后也用了几次,但是我们自己单独只用了三次,其中有一次还是技术失误,就是我们刚去联合国不太会投票投错了。也就是说我们过去只用了两次否决权,这两次都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台湾问题,是我们自己的核心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次是明确支持巴勒斯坦,咱们驻联合国的临时代办说中方毫不犹豫行使否决权,也就是说这一次不管有没有俄罗斯参加,我们照样行使否决权。这事确实是不多见的,这背后要展示出来的就是中国的大国担当和仗义执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时代以来我们看到对外交往,我们在不同层次当中是非常看重与发展中国家打关系打交道的,总体的基调就是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这一次的仗义执言不仅仅是替巴勒斯坦出头的问题。我们驻联合国临时代办还讲了另外一句话,就是迫使美国认识到不能也无法再继续阻挠安理会走上正确方向。“迫使”这个词就是压住美国的脖子,让他改弦更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