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VOL 3267

大米 和小米后台经常收到留言: “我家孩子情绪问题比较大怎么办? ”“谱系孩子动不动就崩溃了! ”相信很多谱系家长都遇到过孩子情绪爆发手足无措的时候。

对这个问题,豆瓣爸爸很有经验,之前我们发过。

豆瓣在2岁多时经常因为刻板行为被打断或者想买东西被拒绝就崩溃大哭、躺地上打滚。现在快4岁了,他的情绪稳定了很多,在幼儿园能跟老师和同学互动,也开始参加集体活动,甚至还会要求主动分享自己去旅行的照片,得到了邹小兵教授的评价——理想稳态。

孩子的情绪问题有哪几类?家长该如何有效处理?可以打骂孩子吗?今天我们分享豆瓣爸爸的心得方法。

文 图丨豆瓣爸爸

985硕士毕业

IT公司管理人员

编辑丨雷颖 眉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待孩子的情绪要用心

每个人都有情绪,概莫能外。这是人和机器的区别,也是人的独特性所在。豆瓣妈妈有时会说我冷静得像个没有情绪的机器,其实不然,情绪人人都有,只是情绪流动的方式不同。

关于谱系孩子的情绪,我很认同邹小兵教授在《与你同行》里写的:

“当你了解了自闭症,你就能更好地了解自闭症的孩子。原来他不是听不见、不是不听话,他只是还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原来他不是暴躁、不是乱发脾气,他只是不懂得表达自己;原来他不是爱捣蛋、不是搞破坏,他只是有着特殊而狭隘的兴趣;原来……家长要尝试读懂孩子的行为,理解他的痛苦,看到他的弱点、优点和特点,这样才能给孩子最有用的帮助和支持!”

自闭症小朋友并不是天生脾气大、情绪急躁、不讲道理,而是他们的情绪没有正常流动的通道。原因有很多,比如不会表达、不被理解、不能很好地识别他人的引导,这些都会让积攒的情绪无法疏通,演变成一场漫溢的情绪洪流。

想象一下,我们去国外一家没有菜单的餐厅吃饭,语言不通,说了10分钟店主也不知道你想吃什么。这时肚子很饿(有需求),语言不通(表达受限),暂时又没有解决办法(无助),情绪自然就堆积起来了。

餐厅对顾客的包容总是有限的,而我们对孩子的包容是无私的。因此,总的原则是要用心对待孩子的情绪,去接纳、分析、化解情绪,帮助已经“走投无路”的小朋友完成“点菜”这件小事。

另外,我观察身边的朋友发现,孩子总会有各种脾气,家长千万不要先入为主认为自家小朋友最难带。情绪问题从来不止有和无,可以变好或变得更糟。

应对情绪问题有3步

我总结的三个步骤,分别是接纳情绪、分析情绪、化解情绪。

接纳情绪最好理解,但最难做到;分析情绪很难,但事在人为,可以锻炼;化解情绪是一种综合行为方式,其实是教育理念在现实行为中的投射,家长需要不断尝试适合自己的方法。

1. 接纳情绪

有时孩子发脾气,大人会觉得没有道理。大人也未必时刻处于冷静状态,要处理孩子爆发的情绪,首先自己要平静下来。

这真的很难,尤其是在孩子某个阶段有一些无法理喻的情绪爆发。比如某天坐电梯豆瓣突然说只坐左边,一旦进了右边电梯就大哭大闹;爸爸上了厕所要抢着冲水,如果被先冲了他就发脾气。

这时需要不断对自己说——他是个孩子,是个特殊的孩子,需要我的帮助

如果还是会情绪上头,不妨换个思路:就让他情绪爆发又能怎么样,会不会有安全风险?会不会伤害到他人?如果都不会,那说明底限存在,我们先接住再说

2. 分析情绪和化解情绪

分析情绪是为了化解情绪,而不同情绪的对应方法也不同。

我们看到孩子哭闹、摔东西、打滚,但这些并不是情绪本身,而是情绪的外在行为表现,同样的表现,背后的原因却是多样的。

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的情绪原因,以及我的解决办法:

A

诉求得不到满足,突然间情绪崩溃

典型的,比如饭前吃糖不被允许、走在路上看到玩具想要不被同意,突然间就情绪崩溃了。

这时,在正常沟通无效后,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外面,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我往往会有限度地让他先爆发一阵。即使有路人围观也没关系,家长不要觉得面子挂不住。

家长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孩子觉得是“我赌气不管你了”或者“我就冷眼看着你”的状态,如果让孩子感受到“爸爸不爱我了”,他会更难过

过了情绪爆发的上升期后,尝试去平等沟通。可以利诱(吃饭之后可以吃2倍的糖),可以延迟满足(我们在网上选一个更好的玩具,拿出手机给他看,还可以设置附加条件,比如要完成一件什么事才能买)。如果都没用,就让他再多哭闹一会儿,也可以采用X方案(X方案可能存在争议,后文单独讲)。

B

解决不了问题,无助的情绪宣泄

比如拼不好积木一把摔了然后开始闹,比如穿不上鞋子裤子很急躁。

这个类别简单,首先安抚,一定要让孩子明白这不难,引导他说出他的目的(是不是想拼个小汽车?是不是想自己穿上鞋子?)。

告诉孩子,你能帮助他,你们可以一起解决。

C

喜欢的东西被破坏,伤心了

比如甜甜圈掉地上不能吃了,比如心爱的东西被踩坏了。

首先要道歉,表达赔偿的态度。如果孩子不接受可以加价,顺着他。如果他就要你摘月亮来赔,那我们就答应他出去摘月亮。

摘月亮的路上,总能摘到点什么可以谈判的东西。比如用竹签穿起的5个“红色月亮”,俗称冰糖葫芦。

D

行为被制止,发火

一些刻板行为,像开关灯、转轮子,或者一些被大人认为“不对”的行为,比如玩泥巴弄脏衣服、玩水龙头。

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反思自己的制止合不合理,只要没有安全隐患,不妨碍别人,就不要轻易制止。给孩子一些时间,循序渐进。比如转轮子,这次允许他转,甚至陪着他一起玩,但只转10次,下次就转8次,直到最后纠正掉这个行为。

有危险的行为要严格制止,情绪崩溃哭闹的话考虑直接上X方案。

之所以要放任一些轻度的行为,是为了在出现必须严格制止的行为时,家长的制止更有威严。足球比赛里,轻度的拉拽也不至于直接红牌罚下,也是这个道理。

E

其他“莫名其妙”,可能的因素不一

比如身体不舒服、听到异响、看到害怕的东西,即便是一丁点原因,总归有原因。

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天哪!为什么他因为这点小事就崩溃啊!”如果有这个想法,不妨想想,你其实也正在为一点小事有了情绪,是不是就能理解了?

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他到底哪根筋不对啊”,还是先冷静下来,去找找情绪爆发背后的原因。就像前面说的,表象的背后都是情绪在驱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始终坚持认真沟通

不管是哪一类情绪原因,处理时都要与孩子沟通。无论沟通是否有效,都必须做,不断给孩子传递“你的所有想法都是可以和爸爸沟通的”这个信息。

请一定注意,沟通并不等于讲道理。讲道理是在用成年人的逻辑去指导孩子的行为,我断定不会有用,因为小孩情绪(感性)最膨胀的时候,接纳不了任何说教(理性)的输入。而沟通是一种综合的过程,家长的语言、语气、表情、动作都是沟通的关键因素。言重一些,用讲道理代替沟通其实是一种“偷懒”的方式,是家长没有真正用心去解决情绪问题的表现。

举个例子,孩子饭前想吃零食开始闹脾气。如果是讲道理的方式,就是简单跟孩子说“饭前不能吃零食,不然吃饱了就吃不下饭了”之类的话,在我过往的经验中,这不仅没用,还会让孩子因为自己的想法被粗暴否决而情绪爆发。

我会这么处理:首先蹲下来跟豆瓣平视(让孩子能观察到我的表情,知道这是一件正式的沟通),伸手抱着他(感到被爱),用平和的语气跟他说话(避免营造出意见对立的氛围)。内容的逻辑是先表达对他的理解(想法得到爸爸支持),爸爸会有条件的满足他(有好的期待),并且决不食言(愿意相信爸爸)。

说话的内容可以是——“爸爸知道豆瓣想吃饼干了,家里的饼干都是给豆瓣买的。但现在到了吃饭时间,我要先把饼干揣在豆瓣的兜兜里。吃完饭过2个小时,爸爸就帮豆瓣拆饼干,好不好?”

打孩子可行吗?

大家可能猜出来了,上文提到过的X方案,是对孩子的“呵斥”和“体罚”。

这里我不去辩论打骂是不是对,打骂只是形式而不是目的。我坚决反对情绪宣泄式的“打骂”,但是为了实现某种教育目的的“打骂”,我认为是一个备选的方法

为了避免误解,我陈述一些曾经用过的X方案,避免大家误认为我是一个“暴力”的爸爸——其实我自认为是带娃很细致的爸爸。上文所诉X方案,从轻到重依次是:

1.呵斥。“豆瓣!爸爸生气了。”很严肃的表情,传递初期的情绪。

2.批评。“黄XX,站过来!”语气加重,称呼大名,告诉他我要严肃批评他了。

3.打手心。一般是扔东西或者打人时,要比较用力的打3下。

4.打屁股。直接趴在腿上,一般这个时候他会使劲挣脱,但我也会用力打三下。

X方案也有副作用,轻易不用。按照上面提过的接纳、分析、化解,已经可以处理一般的情绪,只有一种情况下我会直接打屁股:在豆瓣动手打我和妈妈时——这绝对不允许。

在豆瓣2岁多时,我打豆瓣屁股的频次最高大概2周一次,现在几个月都用不上一次。我建议X方案使用原则如下:

1.避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2.尽量少用,事后要尽力安抚,因为它可能会让孩子免疫或是让孩子变得谨小慎微。

3.使用时一定是假装生气而不是真生气,不能把教育方法变成宣泄手段。如果做不到这点,建议不要打孩子,找点其他的途径宣泄吧,毕竟成年人的情绪疏导办法比孩子多很多。

如何看待打孩子的行为呢?不妨把它当成是治疗情绪疾病的抗生素。它可能会产生耐药性,可能会破坏肠道菌落,可能会有副作用,但你不能否认它真的治病。

当然,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情绪爆发的原因、表现也不同,处理方式可能也不尽相同。千篇一律的处理并不是最优解,希望家长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

督导点评

姚瑶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应用行为分析课程认证

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硕士

国际认证行为分析师BCBA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豆瓣爸爸的分享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用心的观察孩子、科学的应对方法、认真且尊重的沟通,这些都是我们面对孩子情绪问题需要谨记的处理原则。

此外我们要看到孩子情绪背后的“动机”,也就是他为什么发脾气、为什么有情绪,是环境中的哪些因素或变化,引发了孩子的情绪?孩子闹情绪的时长、强度、频率如何?爆发情绪问题期间和之后,环境中又有哪些因素发生了变化?这需要我们有敏锐的洞察力,需要我们对孩子有充分的了解,从而才能做出准确的分析,得到孩子闹情绪这一行为的“功能”,有了行为功能,我们就可以针对性的给到孩子最有效的策略帮助孩子学会识别环境、表达需求、获得满足亦或是接受挫折。

最后,情绪问题的解决,并不是通过某种策略的介入就可以立竿见影的,只要方向正确,方法科学,我们有时候要“忍住”,面对孩子短暂的情绪爆发,心平气和地坚守底线,这也会为孩子做出情绪稳定的正确示范。

破解孩子的情绪问题,更多方法请点击: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大米和小米」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转载请联系:hanmeisha@dmhxm.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