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总是追逐变化的外部世界,而外部世界的万千变化也总是乱花迷人眼。互联网、新媒体呼啸而来,是最大的变革机遇,同样是最大的行业挑战。红旗出版社出版的《绽放的新闻人生:浙江新闻界影响力人物访谈录》,正是一本以纪实访谈为载体,全面、深度展现浙江新闻人风采的优秀之作,记录了十位浙江新闻界頗具影响力的人物与属于他们的媒体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编简介

01

沈爱国,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浙江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导师。中国新闻奖专家评委,曾获浙江大学“三育人”标兵、浙江省“教书育人”标兵等荣誉称号,被评为“浙江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获评杭州市第八届“最美杭州人——感动杭城十佳教师”。

陈荣美,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研究领域:新闻史论、城市传播等。

内容简介

02

本书采访了10位20世纪50到70年代进入浙江新闻界的风云人物,采用访谈的纪实手段,通过生动的个体口述,真实还原了他们的职业生涯故事,展现了他们砥砺奋进的足迹,执着前行的动力、以及对当下传媒行业巨变的思考和体悟。

精彩试阅

03

下面,就跟随红旗君的脚步,一起看看本书的精彩节选吧。(滑动下图阅读)

冯卫民:做有思考的“记录者”

采访组:冯老师您好,非常荣幸能够采访您,请先介绍一下您的从业经历。

冯卫民:我是1956年3月出生的。1973年12月高中毕业后在家待业一年,1974年12月,我作为知青到临安县(现杭州市临安区)东天目公社天目大队插队,下乡期间当过公社中学代课老师,教的是语文和体育。

1977年恢复高考,我考入了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修科,实际上是一个新闻班,由浙江日报和杭州大学合办,因为“文革”影响,当时浙江日报人才短缺,急需补充新人。

我们这个新闻班就办在浙报编辑部大楼里,报社腾出一个大办公室作为我们的教室。文学语言方面的课由杭州大学中文系的老师来上,新闻理论课由复旦大学新闻系的老师来上,新闻实践课的老师则由浙报资深编辑记者担任。我们当时学习的条件是比较好的,平时可以看到浙报的编辑、记者在墙上挂出来的评报意见,浙报内部印发的一些新闻业务资料也会发给我们学习。那时的学习氛围跟现在大学新闻院系的氛围不一样。

我们班一共有40个同学,毕业以后其中24个进入浙报工作。到单位正式报到以后,当时分管人事的副总编辑找我谈话,说组织上安排我到夜班编辑组(后来改为夜编部)工作。夜班编辑组主要是下午和晚上工作,浙报编辑部各个组每天发的稿子都汇总到我们这里,我们负责选稿、编稿、组版,也就是报纸最后的编辑出版环节,经过这个环节,报纸就开印了。

所以我到浙报一开始并不是做记者,而是从编辑开始做起的。最开始,我心里是有想法的。因为我原来想,到报社肯定就是做记者了,做记者可以写稿子,稿子可以在报纸上登出来,可以出个名,有成就感。但是做编辑的话,第一,晚上工作蛮辛苦的,一般要工作到凌晨一两点,每天都这样;第二,编人家的稿子,编好了,获奖了,也没我的份,属于“为他人做嫁衣”。但后来又想,我从插队下乡过来能够在浙报这个省委机关报工作,已经很幸运了,我也非常自豪,所以心就安下来了。

其实我当初是想多了,实际上记者跟编辑很多时候是分不开的。比方说我后来在工交财贸部当主任的时候,就是既做编辑也当记者,即便是社长、总编辑,自己写了稿子署名也是“本报记者”。

现在回想起来,在浙报夜编部工作的6年,对我的锻炼是很大的,比如说把关意识、政治意识、全局意识、统筹意识,还有编辑能力和文字水平,都在那个时候得到了快速提高。在这6年里,我入了党,还被评为省级机关先进工作者。

1986年底,浙报要从经济生活报抽调一部分骨干力量去办《钱江晚报》。为了补充经济生活报的领导力量,我从浙报夜编部副主任岗位调任经济生活报副总编。1992年,经济生活报老总编吕韶羽同志离休,我就接任了总编辑。

1995年底,我调任浙江日报总编辑办公室主任。1997年以后,我的职务变动比较多,做过浙报夜编部主任、财贸部主任、工交财贸部主任。

2001年以后我先后任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编委、副总编辑,2015年8月转任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到2018年12月底,我退出了全部工作岗位。

采访组:请冯老师谈谈从业以来印象最深刻的报道经历。

冯卫民:2005年有一个报道,到现在我的印象还是很深刻。那个时候,全国包括浙江的经济形势都处于一种比较粗放式发展的状态,我们的经济结构迫切需要调整,要转变生产方式,提高发展质量。那时候,时任省委书记提出并多次强调经济发展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简单地说,“腾笼换鸟”的意思就是要把落后的产能淘汰掉,把先进的产能引进来。当时浙报编委会开了个会,部主任以上干部都参加了,讨论如何宣传好关于“腾笼换鸟”的重要论述。

宣传报道可以有多种形式,比方说可以用典型报道的办法,选一些来自地方或者企业的好典型来进行报道,让别的地方和企业学习;也可以写综述性报道,将观点和具体事例相结合。开会讨论的时候,我觉得还是应该先把“腾笼换鸟”的丰富内涵用评论的形式全面地阐述出来,也许效果会更好。最后编委会决定用“本报编辑部”的署名推出文章,并让我来牵头完成这篇文章。我先起草了一个千字左右的提纲,然后找了三位记者,分成三块让他们分头写。三个人分头写出来的内容难免交叉重复,初稿交给我时,总共有1.5万多字,我后来就把稿子编辑修改到了7000字左右。

这篇文章主要由三大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是“什么叫‘腾笼换鸟’”,第二个是“为什么要‘腾笼换鸟’”,第三个是“怎么‘腾笼换鸟’”。文章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光是小标题就有六个,用了国内外大量实例来印证观点,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可读性。

文章在《浙江日报》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以后,当时的省委宣传部部长把总编和我叫到他的办公室。他跟我们说,《浙江日报》发表的编辑部文章《“腾笼换鸟”促发展》确实好。首先是选题好,敏感地抓住了“腾笼换鸟”这一概念,符合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文章整体内容也符合省委的要求。再一点,形式好,吸引眼球,会引起人们的关注。最后,文风也好,不是程式化的,有创意。

中宣部新闻局的《新闻阅评》也对这篇文章做了比较高的评价,认为这篇文章写得生动形象,充满理性色彩,又以事实说话,表现了好的文风,为搞好正面宣传增添了一个新的亮点。

我们后来又陆续推出了数篇编辑部文章。此后,每逢大事要事,《浙江日报》就会发一些重要评论,并把署名改为“之江平”,一直延续到现在。

通过组织撰写这些重要文章,我有一个体会,就是作为党报记者,包括编辑、总编辑,都要去思考所在区域的发展和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并且要有所作为。当时省领导并没有叫我们写这样的文章,我们经过讨论后做出这一尝试,结果证明效果是好的。媒体怎么来服务大局?这就是。

更多精彩片段

01

我记得刚进报社时,一位老编辑对我说过一句话:当记者最初的三五年是很关键的。我还算争气,当记者的第3年就已经能够独立地承担各种急、难、重的报道任务。又过了几年,我当上了新闻采访组组长,成为部门的主要业务骨干之一。在浙江日报的这一段时光,无论是业务磨练还是人生修炼,对我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节选自《钱黎明:我的经历让我变成了“多媒体人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1年入职浙江日报成为一名新闻记者

02

不过有一件事情我一直记得。2009 年,我到浙江省对口援建的四川省青川县采访。在浙江大学为当地援建的地震博物馆前,看到一个老太太在捡垃圾,我就坐下来跟她聊天,她说全家就剩她一个人了。告别之时,我把身上带的所有钱都给了她,她拿出一个很破旧很小的本子递给我,要我把名字和单位写下来,我当然没有写。

节选自《叶峰:三十功名尘与土,我心依旧向明月》

叶峰(左二)走家串户听民声

03

但事后我自己总结,还是留下一个巨大遗憾,就是直播信号切断太早。事实上,直播信号切断前,技术中心反复确认:真的切断么?在发掘现场,直播技术中心的工作人员看得非常入神,他们可能觉得,这是一次难得一见的现场,最终发掘成果还未可知,信号应该始终保留。而我觉得,作为一次报道,一次信息传播,一次单纯直播,圆满完成了流程,可以结束了。

节选自《王群力:我切换赛道的时候是义无反顾的》

雷峰塔地宫文物发掘现场直播工作情景

04

在我做记者的年代,学校毕业工作后,一般都要老师带上几年。那个时候我的领导也是带我的师傅给我出点子:如果你想早点单飞,就到基层去。于是,分配工作后半年不到,我就去了浙江电视台驻金华记者站。在记者站里,我自己找选题、自己独立采访、自己拍、自己剪,确实很锻炼人。

节选自《赵小华:我揭露黑暗面,但我希望引起正面反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金时间》获得第五届中国新闻奖电视编排二等奖

绽放的新闻人生

编辑|沈立红 监制|王晓宇

感谢您的阅读,让我们彼此看见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