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先秦到魏晋,即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15年,匈奴贯穿在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历史中,并且与以汉为中心的中原王朝之间,进行了三百多年的战争,最后以南匈奴的内附和北匈奴的西迁淡出中国历史的记载。匈奴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对其基本情况做了简要介绍,但所述的内容不仅是已成的知识,也包括笔者个人的一些理解。

1“匈奴”是什么人?

匈奴是崛起于北方大漠和草原上的一支游牧民族,最初活动在我国内蒙古黄河河套、大青山(阴山山脉)一带以及蒙古国的蒙古高原。关于其族源一直存在争议,有学者统计共有九种说法,如传统说,认为他们由先秦的鬼方、畎夷、荤粥、山戎、赤狄和白狄等演变而来。还有西方族源说、突厥说、北方草原民族说、义渠说、夏族说等。之所以存在这么多说法,主要是因为根据史载文献进行推测居多,其证据太多不够确定,而且难免包括臆想的成分。更重要的是匈奴这个民族本身具有的混杂性,他们很可能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而是由崛起于蒙古草原诸部族中最强大的一支统一了其他部族,是一个部族联合体,有点像今天的欧盟,而在其扩张的过程中,部落内部的势力又在不断变化,人种就不可避免地发生混合,所以,关于匈奴族属又有蒙古族、突厥族、芬族或斯拉夫族四种说法,而以蒙古族说占据主流。

之所以有人认为匈奴人是突厥种,是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关于匈奴语的语言系属问题,目前分歧还很大,主要观点有四种:突厥语说,蒙古语说,多种语言混合说,叶尼塞语系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匈奴骑兵形象:匈奴人属何族,目前有蒙古族、突厥族、芬族或斯拉夫族之说,笔者倾向于蒙古族说。

2匈奴的历史起点是何时?

“匈奴”一词最早见于《战国策》,但是把“匈奴”一词作为匈奴民族标准称呼、标准写法的,应该始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尤其是其中的《匈奴列传》一篇,更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战国晚期之前关于匈奴的记载不甚清楚,可能称呼不一。直至战国末期匈奴发展起来,进入鄂尔多斯高原,到公元前310年左右,其地域已经与燕、赵、秦相邻,并对这些国家构成威胁。见于史书记载的第一位匈奴首领是头曼单于,公元前209年,被其子冒顿所杀,他在位约40年,为周赧王与秦始皇时代的人,所以匈奴成为一个真正的政治实体应该在公元前260年左右。

3 匈奴是否有文字?

至今我们未曾发现匈奴人的文字,文献记载匈奴“毋为文书”,也说明他们确实没有发明出独属于本民族的文字,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使用文字。有文献记载,他们与汉朝之间也通“国书”,用的是汉字,而且在蒙古国和俄国西伯利亚地区发现的匈奴遗址中,很多文物,如铜镜、瓦当上都有汉字,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匈奴人使用的是汉字。

4 “匈奴”这一称呼从何时而起?

“匈奴”这一称呼是在汉初高祖之际才出现的,是个蔑称,大致可以理解为“凶狠的奴才”的意思,如鬼方、昆夷、山戎等其他民族的称呼一样。在此之前中国文献将北方的游牧民族如白羊、楼烦、林胡、东胡等统称为胡,所谓匈奴也是胡人的一部分,随着匈奴这个部落势力的不断强大,这一称呼逐渐被其它融合的部族所认同,华夏族就是这样形成的。有些西方学者将西方文献中的“huns”认为是匈奴,这其实是一种误解,“huns”的音译为胡,而国际上也逐渐使用匈奴的汉语发音来指代匈奴。

5 匈奴是否有国家的疆域?

匈奴人长期雄踞于北方草原,但是疆域范围一直不甚清楚,至冒顿单于时,匈奴势力最盛,以蒙古高原为中心,东至内蒙古东部一带,西以阿尔泰山为界,南抵长城沿线。这也只是个大致范围,作为游牧民族的匈奴,不像定居的汉人那样有明确的疆域概念,他们秉承的是马上战斗传统,战争胜利,这块地方就成为领地,如果战败那就只能遁逃,文献中记载匈奴人就有“不休遁走”之习惯,他们的势力范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6 匈奴是怎样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

匈奴作为一个庞大的组织体系,内部肯定有完备的官制系统,但是不是如汉文献中所记载的官职体系,就值得怀疑了。一般认为匈奴政权分为三部分,中部的单于庭,其南接汉地的代郡(今河北淮安、蔚县以西,山西阳高、浑源以东)和云中郡(今大青山以南,东起至卓资县,西至包头市古城湾),最盛时抵达陕西榆林一带;东部的左贤王庭,大致在今天的乌兰巴托一带;西部的右贤王庭,以杭爱山为中心,最盛时西南紧邻乌孙,东南靠近上郡(今陕西榆林东南)。据说匈奴人尚左,左贤王被视为王储,多由单于的儿子(或兄弟)担任。单于之下有左右骨都侯辅政,由匈奴贵族呼衍氏、兰氏、须卜氏家族成员担任,他们还与单于家族互为姻亲。左右贤王之下分设左右谷蠡王、左右日逐王、左右温禺鞮王、左右渐将王、左右大将等职务。其中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合称“四角”;左右日逐王、左右温禺鞮王、左右渐将王合称“六角”。从地域上看,以单于庭为中心,他们以掎角之势统辖着这个庞大的游牧民族。

匈奴政权是军政合一的,自左右贤王以下至大当户分别统军,共有24个。大者统领万骑,称万骑长,小者统领数千骑,称千骑长,之下还有百骑长、十骑长、裨小王、相封、都尉、当户、且渠等官员,总兵力至少有十余万众。

从匈奴政权组织形式来看,他们更显著的特点是管人重于管地,这与他们的游牧性质有关,牧民逐水草而游牧,很难长期停留在一个地方;另外匈奴人处在一个地广人稀的草原环境中,各部族之间也会因势力消长而发生争夺,而争夺的对象是人和畜群,土地对他们而言意义不大。

由于匈奴人自己的文字缺失,关于政权组织及王位继承制度都见于汉文献记载,其真实性到底有多少?会不会是汉人的想象?会不会匈奴人原本就不存在这样的官职?他们的王位继承是不是真是这样子的?都是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

7 南匈奴与北匈奴是怎样形成的?

昭宣时期,匈奴因为遭受汉武帝的连续打击,再加上天灾、部族反抗等原因,逐渐走向衰落,而公元前58年的五单于争位则使匈奴走向了分裂。五单于最初指的是呼韩邪、屠耆、呼揭、车犁、乌藉,后又有阎振和郅支加入,实际上是七单于争位,混战到最后只剩下呼韩邪和郅支。公元前54年,郅支单于打败呼韩邪,入主单于庭,呼韩邪逃往南部,即今天的内蒙古地区,后又有意降汉,并遣子赴汉为质,郅支见此也随即遣子入侍汉朝。自此匈奴有了南北之分,这是匈奴的第一次分裂。

汉划定并州(今太原)北界来安置称臣于汉的南匈奴,于是出现了匈奴人入居朔方诸郡与汉人杂处的局面。后来郅支单于与汉发生战争,公元前36年兵败被甘延寿和陈汤所杀。呼韩邪单于见汉强大,故主动表示愿为汉家女婿,汉元帝许以王嫱为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昭君出塞”。

公元48年,驻牧于东汉当时的朔方、五原、北地、云中、定襄、代、上郡等地的匈奴八部,受汉之经济、文化影响较深,在单于比的率领下入汉奉藩称臣,至此,南北匈奴彻底分裂,大致以内外蒙古为分界,当时的漠南漠北应该就是内外蒙古,北匈奴活动于今蒙古国鄂伦河流域,南匈奴则处于北匈奴以南、长城以北地区。南北匈奴自此分道扬镳,各自朝着不同的历史方向发展。

公元89-91年,汉与南匈奴联军三次大败北匈奴,迫于压力,北匈奴开始了漫长的西迁之路。西迁的第一站是伊犁河流域的乌孙国,他们于此立足后,仍活动在天山南北。公元151年,汉军出击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击败北匈奴呼延王,迫其向西撤退,导致了北匈奴的第二次西迁。之后北匈奴到达锡尔河流域的康居国。后来可能在贵霜王朝和康居国联合的打击下,他们又开始了第三次迁徙,抵达粟特人的范围。最后他们又抵达了西迁的第四站,顿河流域的草原。北匈奴人经过长达6000公里的跋涉后,终于到达欧洲的东境,至此算是完成了西迁的壮举。

东汉末年,中原地区战乱不断,南匈奴纷纷内迁并参与混战,可以说是五胡乱华的主体,先后有刘渊建立的后汉政权,刘曜建立的前赵政权,主要是由匈奴人的各部落建立的。匈奴人在内迁的过程中和其他民族杂居通婚又产生了其他的部落,如和鲜卑人通婚而形成的铁弗匈奴,而大夏国的建立者赫连勃勃就是铁弗匈奴人,有名的大夏统万城就是在其要求下建成的。北凉政权为卢水胡所建,属匈奴的一支,原活动于甘肃河西走廊与青海之间,后逐步向武威、陇东、陕西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逐渐与华夏民族实现了大融合,匈奴人也从历史上逐渐消失。

8 匈奴人的经济方式是怎样的?

匈奴人以畜牧业为主,兼有狩猎、农业和手工业。

作为游牧民族的匈奴,畜群是最主要的生活和生产资料,牲畜的乳液是其重要的食物,他们用以制成干酪,称“湩酪”,方便携带和贮存。像穹庐毡帐、被褥、铠甲等也多用皮革制作,所谓衣食住行皆仰赖牲畜。

牲畜数量多、种类繁,以马、牛、羊为主,还有骆驼、驴、骡等。卫青、霍去病征战匈奴时曾缴获牲畜近百万头,这还仅是一个地区的,全部畜群的数量就可想而知了。但畜牧业天生存在不稳定性,对气候和水草依赖性强,遇到自然灾害时,牲畜则会大量死亡,对生产造成大的破坏,进而影响到政治兴衰上,表现为实力忽强忽弱的状态,为了获得更多资源,他们有时会南下掠夺。

狩猎业最初可能是匈奴获取生活资料的主要手段,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退而居其次,成为一种辅助的经济形态。匈奴人从儿童时代能骑羊开始,就会引弓射鸟、鼠,稍稍长大则射狐狸和野兔,把猎获物充作食品。后来匈奴上层的狩猎活动带有鲜明的军事目的和娱乐健身目的,而牧民的狩猎行为,则仍是单纯的经济目的。他们还将狩猎作为士兵练习骑射的手段。在一些场合中,出猎和出征是相结合进行的,在狩猎的过程中,随时都能转变为对敌战斗。

结合文献和考古资料证实,匈奴也存在农业活动,但从事农业生产的以汉人为主,他们多是边民,或为匈奴所掠夺,或自己投身匈奴,农作物以粟居多。另外匈奴人也在西域地区进行屯田活动。后来发现的伊伏勒加古城一带的农耕形态,就是由匈奴士兵和汉人的农耕者一同构成的,所以说他们的农业深受汉民族影响,从考古出土的铁镰、铁铧等农具更是可见一斑。

除此外,匈奴人的手工业也呈现多样化特点。在公元前3世纪后,制陶业已形成一个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墓葬中多见器形多样、形制复杂的陶器随葬。他们还掌握了铸铜冶炼技术,考古发现的铜器有镞、刀、马具、炊具、壶、镜等,很可能铸铜业已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匈奴人的木器制造业也已成规模,他们号称“引弓之国”,弓箭和箭杆都以木料制成,他们的穹庐、车辆、棺椁都依赖木器制造。《汉书》中记载阴山地区和河西走廊一带为主要制造基地。匈奴人还会造车,以之为物资运输工具,且数量还不少,其居住的张掖郡就是专门制造车辆的地区,墓葬中也发现有车辆用具。另外,匈奴的毛织业和皮革业也很发达,毛织品是穹庐的必须材料,而皮革又是制作铠甲的必需品。

9 匈奴人的居住方式是怎样的?

匈奴人居于穹庐毡帐之中,在当时可能称之为“穹闾”、“毡帐”、“旖帐”,类似于今天的蒙古包。实际上这种居住方式一直是北方游牧民族普遍的居住方式,方便拆卸和运输,其构筑过程是先用皮条、木棍架起下大上尖的锥形支架,外面覆盖兽皮或毛毡,再用毛绳勒束。当然,定居的匈奴人也有房屋,考古发现的伊伏勒加古城内就有半地穴式的房屋,面积6~40平方米不等,深0.55~1.1米之间,房内还有灶,这很可能是受汉人影响而构筑的。

10 匈奴的法律制度有什么特征?

相比汉人细致冗繁的法规条令,匈奴人的法律可谓既简且严,由于没有文字流传,因而被视为不成文法,他们规定如果有人拔刀出鞘一尺,企图杀人的话,就要处死;如果造成他人伤口超过一尺,亦要处死;偷盗者则要被没入被盗者的家庭为奴为婢。对于罪行较轻的人进行鞭笞,稍重的进行刺面,有点像中原古代的墨刑,罪过大的自然要处死。匈奴人入狱服刑,最多不超过十天,所以全国在押的犯人很少,这也符合匈奴人战时皆兵的传统。在这样严厉的刑罚下,匈奴人在部族内犯法的情况就大为减少,但是他们在对外族掠夺的时候则丝毫不会手软。另外,匈奴还规定在战场上把死者运回家乡的人,便可以得到死者的家财,包括死者妻子及奴隶。

11 匈奴婚姻制度有什么特点?

匈奴人有“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娶其妻妻之”的婚姻习俗,这一行径因有违汉人的纲常伦理,所以一直备受诟病。王昭君在呼韩邪单于死后,迫于匈奴传统又嫁给其长子复株累单于,深受汉传统影响的她内心却是难以接受的,最后郁郁而终。这种收继婚在同为游牧民族的乌孙也很盛行,与其和亲的细君公主、解忧公主也都先后嫁给乌孙国王之子。中行说曾辩驳说这样可以避免种族的消失,其实主要是因为妻子具有继承夫家财产的权利,为了保持财产在氏族内部,妻子就不得与氏族以外的人结婚。这样一来,就可以继续维持夫家与其妻氏族的稳固联系。所以说这是特定生活形态下的产物,有其合理性。单于挛鞮氏与呼衍氏、须卜氏、丘林氏、兰氏,就是世代相传互为婚姻的,并借以建立起巩固的联盟。

另外匈奴对婚前女子行为也没有特殊的约束,但是为了保证宗族的纯正性,又产生了一种尚杀首子的习俗,就是女子嫁入某个氏族,生下的第一个儿子因不能确定是否是本氏族的骨血,因而常被杀死。

12 汉文明对匈奴有多大的影响?

匈奴人在与汉人的战争和贸易过程中,深受汉文明的影响。匈奴人后来使用的文字也是由中行说等汉人带去的汉字,而且在汉匈和亲时,随同前往的还有很多汉朝工匠,他们的到来,更是直接将汉地的先进手工业技术传入匈奴。匈奴人的筑城、架桥、农业、手工业技术就是在汉人的帮助下才发展起来的,这些已经得到了考古资料的证实。在南西伯利亚就发现了一处具有汉代风格的宫殿建筑,另外在伊伏勒加古城还发现了与中原器型接近的陶器、铁农具等。

13 匈奴祭祀、宗教制度是怎样的?

匈奴人面对变幻未知的自然万象,祭祀成为表达自身诉求的必然手段,有史料记载,他们每年有三次集会,正月诸首长小会于单于庭,举行一年之始的春祭;五月大会龙庭,祭祀天地、鬼神、祖先;九月大会蹛(dai)林,课校人畜。前两次只举行带有祈祷性质的祭祀,而九月的蹛林大会,秋高马肥,大家聚集于此,清点核实人口及畜牧数量并课税,还要商议国家大事,之后举行狩猎、赛马、赛骆驼等娱乐活动,获胜者会得到单于的赏赐,这也是匈奴人最为欢乐的时刻。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证实,匈奴人有专门的祭祀场地,其规模甚至达到城的规格,人们在特定的时间来此集会,会后便各自四散。

匈奴人跟其他游牧民族一样,对天存在一种与生俱来的敬畏感,他们认为天是最高的主宰,人世间的得与失均仰仗于天。匈奴首领称为单于,是“撑犁孤凃单于”的简称,匈奴语“撑犁孤凃”就是“天子”的意思,“单于”即意为“像天那样的宽广无垠”。每逢重大事情,他们都要指天为誓。

除崇拜天神外,匈奴人还崇拜自然神,举行规模盛大的祭祀仪式来祭祀天地、日月、星辰和祖先,每年的三次祭祀盛会就是最明显的体现。在平时,单于要朝拜初升的太阳,黄昏则拜月。就连在军事行动上,匈奴人也依据天气变化来定夺,有月满则攻占,月亏则退兵之说。

人神之间是如何沟通的,巫师的存在从而衔接了这两者的关系,他们一般为女性,类似于萨满教中跳大神的萨满,借用舞蹈和咒语来显示鬼神的权威。每逢重大决策前,她们都要进行祈祷占卜,以匈奴出兵为例,占卜结果吉则出,凶则缓。此外,他们也治病救人,充当医生的角色。苏武被拘匈奴时,曾引刀自伤,卫律就曾找巫师为其医治。她们治病时,多以跳神的方式,辅助以火、水、金属器等作法,比如巫师赤脚踩踏烧红的炭火后,立即再去踩踏病人患病的部位,就是一种所谓以神灵驱病除魔的巫医技巧。

14 匈奴葬俗有什么特点?

匈奴人主要采取土葬,用石椁或者木棺作为葬具,以石块垒砌封堆,时间久了容易形成塌陷,另外有的匈奴贵族墓葬埋在密林中,所以就有匈奴人墓葬“不封不树”之说。

匈奴人多为仰身直肢葬,头朝向东方,但也有的墓中尸骨散乱或缺失,称之为扰乱葬,这多意味着墓主是非正常死亡,以防他们的灵魂对生者造成伤害。

由此可见匈奴人也有灵魂不灭的观念,所以他们厚葬风气盛行,贵族墓葬中表现最明显,他们的棺椁以金银装饰,陪葬品数量和种类都很多,甚至有人牲的现象。一般墓葬随葬有陶器和动物残块,以牛、马、羊居多,尤其是羊,这也象征着死者对生前财产的继续拥有。另外随葬品也因墓主的性别有所区别,女性墓随葬有衣服、食物、劳动工具,男性墓则随葬食物、衣服、武器等。在定居的城内,匈奴人的儿童还使用瓮棺葬。

匈奴人下葬前还会由巫师举行祭祀仪式,墓旁常设祭坑,多将祭祀用的牲畜头埋葬于此,或者将祭祀的动物填埋在墓中。

15 匈奴人对世界历史有什么样的影响?

关于匈奴的文献记载,在公元91年,窦宪灭北匈奴之前,几乎全部存在于汉朝的文献,其他国家的文献中不曾出现有关匈奴的记录。公元215年后,在中国历史文献中,匈奴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就完全消失了。北方草原上又崛起了其他的游牧强国,如乌桓、突厥、蒙古等。当然,从血缘上讲,这些后来崛起的草原民族中可能包含匈奴人的子孙,但从来再没有一个以匈奴为国号的大国出现。但约200年后,西方历史文献中,开始出现了关于匈奴的记录,显示匈奴对世界历史的重大影响,北匈奴西迁途中及以后,尤其是抵达欧洲草原后,他们先是在公元372年打败了南俄草原上的阿兰人,不少阿兰人被吸收到匈奴人的队伍中,追随匈奴人征战欧洲。公元375年,融合后的匈奴人继续进攻西边的东哥特人。东哥特人战败后,一部分逃往西哥特,大部分屈服于匈奴人,两者在血统文化上相互混杂。以日耳曼为主体的西哥特人听闻匈奴人的强大后不战而逃,进入东罗马帝国境内,并多次反抗攻击东罗马帝国,之后又对西罗马帝国形成威胁。

公元400年前后,奥克塔尔大单于领导的匈奴人占领了匈牙利平原,并继续征服了周边的一些日耳曼人部落,最后建立了名动一时的匈奴帝国,并展开了对外扩张的进程。匈奴帝国先后多次侵扰东罗马帝国,与其签订不平等条约。

公元448年-450年,匈奴帝国在继任首领阿提拉的统治下势力达到顶峰,疆域东起咸海,西至大西洋海岸,北至波罗的海,南至多瑙河,可调动军队达50万~70万人,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匈奴帝国成为了欧洲世界的主宰,以致造成了民族大迁移活动,进而改变了整个欧洲民族的格局,更使罗马帝国的防线全面崩溃。公元475年,西罗马帝国被以日耳曼人为主体的西哥特人推翻。因此,阿提拉被史学家称为“上帝之鞭”。

阿提拉死后,匈奴帝国长期潜伏的危机爆发,匈奴在不断的扩张过程中,民族构成复杂,彼此间矛盾日益突出,借这个机会各附属国也纷纷自立,匈奴帝国于是不可阻挡地走向了分裂,而有关匈奴人在欧洲的活动也截止于公元576年,此后再也未见到有关匈奴人活动的记载。

匈奴人的西迁在欧洲历史上如一股强大的风暴,将欧洲原有的民族、国家格局重新进行洗牌,推动了欧洲的世界化进程,也刺激了新的民族发展和融合,而匈奴人也可能融合到了其他的民族中,以致有人认为他们就是匈牙利人的先祖。

毫无疑问,一个号称匈奴的帝国对世界历史及政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在欧洲崛起的匈奴人和中国北方草原上的匈奴人是不是同一拨人,是大可怀疑的。阿提拉领导的匈奴人是否是郅支单于领导的北匈奴迁徙过去的,在史料上尚欠证据。从人种学的角度看,阿提拉的匈奴中可能是以欧罗巴人为主体,而中国北方草原上的匈奴人以蒙古利亚人为主体。因此,笔者推测,阿提拉领导的匈奴帝国可能是在欧洲草原上崛起的当地的游牧部落,其中有少量从中国北方草原逃过去的匈奴人,这些匈奴人带去了关于自己昔日荣光的回忆,欧洲草原上的那些游牧部落便以“匈奴”为称号,意在借当年匈奴的威名,威慑罗马人。在族源上,欧洲“匈奴”与中国北方草原上的“匈奴”不一定有直接的承继关系。

阿提拉画像:阿提拉(Attila,406年-453年)古代欧亚大陆匈人最伟大的领袖和皇帝,史学家称之为“上帝之鞭”,曾多次率领大军入侵东罗马帝国及西罗马帝国,并对两国构成极大的打击。匈奴帝国在他的带领下,版图到了盛极的地步:东起自咸海,西至大西洋海岸;南起自多瑙河,北至波罗的海。但他是不是匈奴人,尚值得怀疑。

16 匈奴对中国历史有何影响?

(1)两千年前就牵引着中国走向世界。

匈奴作为北方游牧民族中最为强大的一支,长期与中原王朝抗衡,给汉王朝造成很大的政治军事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但是汉王朝在与其斗争中获得了长足发展,国家得到巩固,疆域得到扩展,更加强了与其他国家、地区的交往。汉朝正是在与匈奴的不断征战的条件下打开了丝绸之路的局面,第一次把东方和西方连接了起来,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其意义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不相上下,中国正是借此第一次走向了世界的舞台,距今已经两千多年了。

(2)进入内地的匈奴人对北方的破坏与融合,给中华民族输入了新鲜的血液。

自汉末经五胡十六国至南北朝结束的三百多年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民族大融合阶段,这一时期,匈奴人是最先、也是最多涌入中原的人,他们参与、发动战乱,并在内地纷纷建立政权,如后汉、前赵、大夏(胡夏)等国,其他民族亦相继仿效,先后共建立了十六国。在汉文化强大的包容力之下,他们逐渐实现汉化,而汉人在保留自己的文化体系上也融合了胡人的一些传统习俗,如军事、生活、饮食、娱乐等。最明显的还是民族人口的大融合,经过这一时期,匈奴、鲜卑等民族与华夏族真正融合在了一起,自此之后就不存在原来的民族差异,而留在中国北方的汉人已非三国以前的汉人。这无疑给汉文化注入了一剂新的活力,为其后隋唐帝国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End-

扫描李寻老师助理二维码

加入李寻品酒学院酒友交流群

点击进入李寻的酒吧商城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