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寒冬来临,我们只需打开暖气、穿上羽绒服,就能轻松应对严寒。但在古代,人们又是如何度过漫漫寒冬的呢?

他们究竟有哪些独特的取暖方式?又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御寒的?更有甚者,连皇帝都要特意设置取暖设施,那些普通百姓又是如何应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中央空调"的前身

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可以调节室内温度的"温调房"。这种房间被称为"温调房",是古代人们取暖的一种方式。

据记载,东汉科学家张衡在《西京赋》中就提到了"朝堂承东,温调延北"这样的描述,其中的"温调"就是指这种温调房。

这种温调房主要出现在贵族和皇家的建筑中。皇宫内还设有温室殿和暖殿,专门供皇帝冬日避寒之用。可以说,这些温调房、温室殿和暖殿,都是古代"中央空调房"的前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这些房间是如何实现取暖的呢?原来,它们并非简单地靠烧炭取暖,而是有一套完整的供热系统。这就是古代的"地暖"系统。

通过在房屋基座下设置火道和排烟口,将火源置于屋外,热气就能传导到整个房间,达到取暖的目的。这种构造不仅避免了火灾的隐患,而且还能有效地取暖。

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中,考古人员就发现了这种火道的原始雏形。房屋基座下有成排的陶罐相连,可以纳火,利于散热,这就是最初的"地暖"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这种"地暖"系统,室内还会置有火炉、熏笼、手炉、足炉等取暖设备。这些设备虽然简单,但都能有效地为古人御寒。

比如火炉,它的形状与现代火炉相似,但更加精致;熏笼就是大的竹编笼子,下面放热水或炭火,散发热气;手炉和足炉则是用来暖手和暖脚的小型取暖设备。可以说,这些古代的取暖设备,都是古人应对寒冬的好帮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棉衣"和"羽绒服"的前身

除了室内取暖设备,古人在户外御寒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在棉花还未普及之前,蚕丝和麻葛是古代老百姓最常用的衣料。虽然保暖性能不如棉花,但他们还是想办法制作出了一些保暖性较好的衣物。

比如"袄"和"袍"。"袄"是一种有里子的上衣,里面衬有絮料,可以算是古代"棉袄"的前身。"袍"也是一种衬有絮料的衣物,在保暖方面也很有讲究。

除此之外,古人还有"比肩"和"褂"等衣物,都是为了御寒而设计的。其中"褂"就是一种贴身穿在身上的保暖衣物,能很好地为古人们抵御寒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甘肃的一些汉晋墓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羽衣",这就是古代的"羽绒服"。它由鸟类的羽毛与丝绸、麻布等材料制成,保暖效果不输现代羽绒服。

值得一提的是,在清朝时期,不同品级的官员所穿的"裘衣"也有很大差别,这也是一种等级制度的体现。比如清高宗乾隆皇帝就拥有一件大红色绸面白狐皮里朝服,可谓古代"羽绒服"中的极品。

可以说,古人在保暖衣物的设计上可谓是颇有心得,即使没有现代科技,也能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为自己打造出一件件御寒利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火锅"的前世今生

除了衣物,古人在饮食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取暖方式。在寒冬时节,围着火炉吃火锅,再配上几杯小酒,想必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在古代,火锅就被称为"古董羹",这是因为食物放入沸水中会发出"咕咚"的声音而得名。到了宋朝时期,火锅的吃法已经相当成熟,也有了很多不同的名称,如"拨霞供"、"镬斗羊肉"等。其中"拨霞供"最为风雅,取自当时"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的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宋林洪在《山家清供》一书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他们在雪地里捕获了一只野兔,没有厨师烹制,于是师道提议用薄批、酒、酱、椒料烹制,放在风炉上用水煮沸,待汤响一杯后,大家就用箸自行夹肉入汤,这就是"拨霞供"的由来。

到了明清时期,火锅不仅成了民间美食,还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清宫御膳食谱上就有"野味火锅"的记载,用料是山雉等野味。

据说,乾隆皇帝对火锅情有独钟,他曾多次游历江南,每到一地都要备有火锅。在嘉庆元年正月,他还在宫中大摆"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锅1550多个,应邀品尝者达5000余人,成为历史上最大一次火锅盛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皇帝,元世祖忽必烈也是一位火锅"达人"。有一次,他正在统帅大军征战,突然想起家乡草原上的鲜美羊肉,于是吩咐部下杀羊烧火。

就在这时,探马来报说敌军逼近。但忽必烈饥饿难忍,聪明的厨师急中生智,飞刀切下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里搅拌几下,待肉色一变就捞入碗中,撒上细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是"涮羊肉"的由来。忽必烈吃完后,率领大军出征,结果旗开得胜。从此,这道"涮羊肉"就成为了深受食客喜爱的经典菜品。

可以说,火锅在古代就已经是一种颇有特色的美食了。从"拨霞供"到"涮羊肉",再到乾隆皇帝的"千叟宴",火锅在古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成为了他们御寒的一种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皇帝和官员的"暖气"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寒冬时节无疑是最难熬的。但对于皇帝和官员来说,他们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在古代,皇帝常有"赐裘"的举动,把珍贵的毛皮大衣赏赐给大臣们。不同等级的大臣会按照官阶领取不同"款式"的裘衣,这也是官员们职位与身份的象征。

除了衣物,皇帝和官员们的"办公室"保暖措施也做得非常好。比如皇帝在冬天要取暖,除了火盆、熏炉、手炉、足炉等各种小型取暖设备外,还有专门的"暖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暖阁就是根据火炕原理改进而成的取暖房间,相当于现在的"空调房"。同时,皇宫的墙壁还采用了"夹墙"的保温措施,俗称"火墙"。

火墙下面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设在殿外的廊檐底下。在炭口点火后,热气就会顺着整个夹墙瞬间提升屋内的温度,整个建筑都变得暖烘烘的,保暖效果可谓一流。

而对于大臣们来说,他们虽然没有皇帝那样的待遇,但也能"蹭"皇帝的"暖气"。在秦汉时期,冬天皇帝临朝的听殿,就设有"火齐"(即火炉)等取暖设施。大臣们则必须"趋炎附势",找火炉取暖,即所谓的"燕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清朝。比如清代专为藏书而建的"文渊阁",为了防止火灾,建筑用的是砖石,冬天就烧上一屋子的炭火,曾让值班的大臣们感到"寒气砭人肌骨"。

可以说,皇帝和官员们在取暖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做法,不仅有专门的取暖设施,还能"蹭"皇帝的"暖气"。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些待遇无疑是遥不可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精神层面的御寒之道

除了物质层面的御寒方式,古人还会通过一些精神层面的方式来抵御严寒。比如他们会通过读书、写诗、画画等方式来陶冶情操、培养气质,从而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充实和温暖。

虽然这些方式不能直接提高室内温度或增加衣物保暖性,但却能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观的精神面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精神层面的御寒之道,也是古人应对寒冬的一种独特方式。他们不仅依靠物质手段来抵御严寒,还善于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内心的温暖。

可以说,古人在过冬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智慧。他们通过衣物保暖、饮食抗寒、建筑取暖以及智慧取暖等多种方式来应对严寒的侵袭。

同时,朝廷、地方政府以及寺庙等组织也会为他们提供一定的社会救济。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古代老百姓过冬的保障体系,让他们在寒冷的冬天中能够勉强维持生计并等待春天的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让我们在过冬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条件。但我们也不应该忘记古代老百姓在过冬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智慧。

这些经验和智慧不仅是我们宝贵的历史财富,也是我们不断前行的重要基石。让我们一起探寻古人应对寒冬的智慧,从中汲取养分,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