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大会由江苏省储能行业协会主办,将于2024年4月22日-25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召开。大会以“助力双碳 • 储动未来”为主题,旨在系统化解读新型储能产业进程和发展趋势,全方位展示国内外产品开发与应用动态,聚焦绿色能源助力“双碳”目标的早日达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卓阳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经CESC2024国际储能大会组委会确认,上海卓阳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强势参与CESC2024第二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暨智慧储能技术及应用展览会。

• 公司简介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卓阳储能是一家集储能电站投资、运营以及储能系统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科技服务企业。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在江苏设立研发中心,与高校和专业机构成立联合实验室,推进储能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在江西、四川等地拥有14GWh储能智能工厂,在上海设立卓阳数字中心。凭借卓越的研发能力和创新的运营模式,为各种应用场景及行业提供标准化、定制化的储能解决方案,做好电网与各类用电场景之间的纽带,使用电更有序,让负荷更均衡。

卓阳储能是卓阳集团子公司。卓阳集团成立2013年,是一家以新能源电站开发、投资、运营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在国家“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已投资建成大型光伏电站23座,总装机3.53GW,在建风力、光伏电站1.23GW,累计总投资2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83%。

能源因生命而伟大!作为此次大会的主论坛冠名单位,卓阳储能欢迎您的到来,共襄盛宴!

公司网址:www.zoeess.com

01

•产品介绍 •

1、Z BOX 系列液冷储能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Z BOX系列液冷储能系统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案设计理念,运用模块化设计,针对工商业场地受限等特点,实现快速配置、灵活部署、快速交付。

“应山地而生”的1500V液冷储能系统——Z BOX-H,专为复杂地形设计,缓解了集中式储能对规整土地的依赖,增强了项目的实施性与成本效益。通过小型车辆适应曲折山路的运输能力和工厂预装的整体Pack,Z BOX-H将山地安装联调工期缩短50%。自研的液冷技术保证了电池在极端气候下的优异性能,无论酷热还是严寒,均能维持电池的最佳工作状态,

“应城市而生”的液冷户外储能系统——Z BOX-C,采用一体化设计,在紧凑的空间内集成了电池单元、3S系统、液冷系统和四重安全消防模块等,显著提升了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和设备的运行效率,保证了产品在各种应用场景下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主要特点

安全稳定

  • 柜体分区,实现物理隔离
  • 搭载 SMS 安心系统,实现多重安全防护
  • 采用安全高效的高品质锂电池组
  • 全生命周期管理

经济高效

  • 快速功率响应,支持虚拟电厂、并网、离网等多种模式
  • 智能均衡策略,保证电池全生命周期的一致性
  • 能量调控策略动态切换

灵活分布

  • 结构化设计,易于扩展
  • 实现集中部署、分散部署及光储充结合

智能管理

  • 云边端协同,24H 性能监测,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 云端大数据及智能算法,实现系统策略灵活调整

2、Z Digital 数字能源生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围绕工商业储能的场景化需求,卓阳储能开发了 Z Digital 数字能源生态。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形成多种能源的规模聚合效应,提供资源配置优化、能量管理及交易、节能减碳等数字能源产品服务。

02

•项目案例 •

1、西山储能电站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项目为180MW 农(林)光互补电站配套储能项目。项目部署了27MW/27MWh的电化学储能系统,由9个储能单元组成,与光伏电站同步启动。通过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的协同运行,实现电网调峰、调频,提高系统灵活性和稳定性。本项目已于2023年并网投运。

2、宏丰光储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项目用户具有24小时不间断用电和高耗能的场景需求,本项目采用11MW/22MWh的电化学储能系统,2024年投运。项目通过节能减排和提供可靠的备用电源,增强用户企业用电的的灵活性与稳定性。

3、虚拟电厂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虚拟电厂平台,聚集分布式光伏、储能设备及各类可控负荷等多元化需求侧可调资源,采用秒级快速响应的协调控制技术,参与电网实时调峰调频,实现“源随荷动”向“源荷互动”转变,目前已接入容量5.673MW/11.346 MWh。

4、西藏工厂测试站储能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项目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度超过4000米,面临高海拔高度和极端环境挑战,如低温、低压、温差大和强太阳辐射。针对这些条件,卓阳储能产品着重考虑了高可靠性、安全性、耐高海拔和耐低温等特点,确保了高原储能电站能够长期、稳定、安全地运行。该项目展示了卓阳储能技术的先进性,也为类似极端环境下的能源解决方案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