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笔者探访了隆阳区瓦渡乡小松坡村种植甜棕能人杨学术,他被村民称为“能人”。村民杨朝东给出了答案:“方圆几里只有他一个人种棕树,一开始大家认为他不务正业,但他不管众人不解的眼神,种了900多株,最近三年己有400多株投产,一株50元的收入,轻松每年有两万多元的收入,如果全部投产,五万元年收入比打工强,眼红之余,开始跟着他栽培棕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进杨学术的甜棕地,剥不完的棕花金黄金黄,与周围的石漠化红土地形成鲜明对比。欣喜之余,杨学术的种植经历娓娓道来。
  杨学术说:“自己的父母己八十多岁,要照顾老人就寻思做什么产业,看到市场上二十多元一斤的棕花,是猪肉的两倍价,还供不应求。从2016年开始,在四亩山地种植了900余株甜棕,随着甜棕的长大,解决了生活日常开支。大门前最初种植的12棵产量最高,有2000余元的年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介绍,棕树不挑土地,但土层深厚、地下水位浅的土地更好。种植三四年的棕树,其根扎入土层四米多,长得更快,产量可以成倍增长。棕树适合山区农村零星或者是成片发展,其全身是宝,棕匹可以做床垫、扫帚或工艺品,棕头棕花食药两用,只是周期长,虽然一般人不敢种,种的人不一般,但持续性的稳定收入会被大家看好。(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