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中国有两个半圣人,两个是孔子和王阳明,而那半个就是曾国藩。

孔子的成就自是不用多赘述,其开创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先河,其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构建!

而在曾国藩之前,同样依靠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人生巅峰的另外一个圣人王阳明。历史作家度阴山指出,王阳明的成功,绝大程度上靠天资,曾国藩的成功绝大程度上靠后天努力。二者的成功,殊途同归,都是在中华传统文化这块土壤上完成了最顶级的绽放。

若是不谈天分,曾国藩其一生中的出走与归来,无疑是中华传统文化深刻内涵的一次精彩演绎,可以说是依靠中华传统文化修炼成才的一个典范。

早年的曾国藩,天资并不出众,考秀才之路漫长而曲折,屡试屡败,屡败屡试。那时的他,性格冲动,易怒易斗,常因琐事与人争执,甚至动手,修养与脾气皆显不足,得罪了不少人。除此之外,他还常夸大其词,不懂装懂,言行不一,表面上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却热衷于观看菜市口的杀戮场面。三十岁的他,距离“完人”的标准似乎遥不可及,与普通大众并无二致。

然而,曾国藩是如何做到“咸鱼翻身”?

这其中的转变,离不开他坚持的“日记复盘”。

他开始将自己的生活点滴、所思所感记录在日记中,这些日记与家书,对他来说珍贵无比,甚至比生命还要重要。每当在战争中遗失了这些宝贵的记录,他都会痛心疾首,深感失落。

这些日记,不仅是他日常生活的记录,更是他自我反省与提升的工具。他通过细致观察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逐一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甚至深入检视自己内心的每一个念头。为此,他列出了十二条箴言,每日以此为镜,对照自己的行为,力求自我完善。

① 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② 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③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④ 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徇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⑤ 读史:丙申年购《二十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惮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嗣后每日圈点十页,间断不懈。

⑥ 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⑦ 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⑧ 保身:十二月奉大人手谕曰:“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⑨ 日知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谭二则,有求深意是徇人。

⑩ 月无忘所能:每月做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耽著,最易溺心丧志。

⑪ 作字:早饭后做字半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凡事不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⑫ 夜不出门:旷达疲神,切戒切戒。

这十二条箴言,不仅是他修身养性的法则,更是他回归中华传统文化、重塑自我的象征,也正是士大夫成事的一种常规方式,“主敬”、“静坐”、“早起”,这是他对生活态度的坚持;“读书不二”、“读史”,这是他对知识的渴求;“谨言”、“养气”,这是他对个人修养的追求;“保身”、“日知所亡”、“月无忘所能”,这是他对身心健康的重视与对知识的积累;“作字”、“夜不出门”,这是他对个人才艺的锤炼与对生活习惯的自律。

曾国藩用他一生的实践,证明了即便一个人天资平平,甚至反应迟缓,但只要拥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同样可以取得非凡的成就。他的一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深刻内涵的生动诠释,也是对士大夫精神的一次完美展现,将永远激励着后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