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姚文元刑满释放,走出监狱。望着外面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切,感慨万千。转眼二十年过去,而他姚文元也成了风烛残年的老人。

出狱后不久,姚文元就不想在北京这个伤心地待了,向组织申请前往上海居住,得到批准后他定居上海。不过在1998年,姚文元又向组织提出了两个要求,但这两个要求都比较复杂,组织最后只同意了“半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这两个要求是什么呢?姚文元为何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呢?组织为什么只同意了“半个要求”呢?

现在许多人已经不知道姚文元这个名字了,但在六十年代,姚文元可以说是最有名气,也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当然,不是好的影响。

1965年的著名长文——《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正是姚文元在江青的授意下创作的,这篇长文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成为了那场持续十年的特殊运动的导火索。姚文元本人也凭借这篇文章一飞冲天,成为了“四人帮”之一,一度手握大权,犯下了一系列错误。

但这一切对于短时间内发迹的姚文元而言就如同泡沫一般,在1976年他被打回原形后迅速破灭了。“四人帮”被粉碎,姚文元也锒铛入狱。

不过在四人之中,姚文元倒是最为从容。他没有抗拒逮捕,平静地接受了自己的下场。入狱后他也老实做人,认真改造,最后在1996年刑满释放,他也是“四人帮”中唯一一个出狱后回归正常生活的人。

随后姚文元就向组织申请到上海居住,上海是他发迹的地方,能够让他回想起自己当年的“辉煌”,并且他也更适应上海的气候,他的家人也大都在上海。组织同意了他的请求,姚文元便回到上海和家人团聚。

姚文元和妻子金英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当时已经结婚,和丈夫一起生活,二女儿和小女儿则和金英生活在一起。姚文元入狱后,金英和女儿们的生活也不好过。不过组织最后还是对她们的生活进行了一定照顾,还给金英安排了个工作。

姚文元出狱后,他们一家四口就生活在上海的一栋普通居民楼里,这还是组织当初批给他们的。更令姚文元感动的是,他们家在上海生活困难,而组织不仅没有为难他们,还拨给他们每月四千元的津贴,大大改善了他们的生活。在1996年,4000元的月薪绝对称得上高收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在上海,姚文元的生活也并不是完全自由的,行动依然受到很多限制。但姚文元对此已经很满足了,他本以为自己肯定会被杀掉,或者被关一辈子监狱,没想到居然还能等到出狱的一天,还能和家人团聚。他十分感激,决心重新做人。

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姚文元干脆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常年在家里读书看报,陪伴女儿,也算是享受了天伦之乐。金英则承担起了工作、购物和与人交往等事务,堪称“女主外,男主内”,家庭也是颇为和谐。

不过姚文元此时毕竟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身体状况也不太好。1998年,姚文元感到自己时日无多了,便向组织提出了两个“最后的愿望”,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实现。

姚文元提了什么要求呢?一个是想重新入党:他早在1948年就已经入党,但1977年又被开除了党籍。此时姚文元就声称自己已经真心悔过,和过去的自己一刀两断,希望能够重新投入党组织的怀抱。

另一个要求则是要出版回忆录,姚文元表示自己作为许多事件的亲历者,也有一定的文学水平,可以将其记录下来。他现在也没有什么事干,希望能靠写回忆录发挥一点余热。

不过对于他的这两个要求,组织上有些为难。首先姚文元重新入党的申请自然被拒绝了,因为我党还很少有开除党籍后再允许重新入党的例子。并且姚文元当年可以说是犯下了滔天大罪,就算后来悔过了,但他也没有立下什么大功,又怎么能重新入党呢?

而姚文元出版回忆录的申请一开始也被拒绝了,因为回忆录这个东西往往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姚文元当初本来就是“耍笔杆子”的,又是“四人帮”成员之一,他能够做到客观看待当年的事情吗?如果他的回忆录公开出版,可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但姚文元对此却十分执着,最后组织还是部分同意了他的要求,即允许他写,但要出版必须经过有关部门审核,不允许私自出版。得知这一消息的姚文元大喜过望,此后他将几乎全部的精力都投入了写作中,最后写成了一部42万字的回忆录。他回忆了自己在一些重大事件中的经历,并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忏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后这部回忆录就被提交给有关部门审核,但由于种种原因,审核一直没有通过,这部回忆录也就一直没有出版。姚文元也没有等到出版的那一天,在2005年就病亡了。

虽然组织最后只同意了姚文元的“半个要求”,不过总体看来,国家对姚文元的处理已经是相当宽大了。毕竟无论姚文元如何忏悔,他都无法弥补对国家造成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