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业的鼎盛时期,由于市场需求旺盛,房企资金充足,数百亿的投资和融资并不罕见。然而,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地产销售的疲软下滑,房地产企业开始面临越来越大的资金压力。

十几亿可能就是房企的生死线。

3月1日,作为世茂的债权人之一的德意志银行,在发现世茂的债务重组条款不可接受后,计划在香港对世茂集团发起清算呈请。

一个月后,同样的一幕再次上演。

4月8日,世茂集团在港交所公告,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于4月5日向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提出对公司的清盘呈请,涉及公司的财务义务金额约为15.795亿港元。

消息传出,世茂股价上演了惊心动魄的大跌,盘中一度超过14%。

对于世茂集团来说,面临清算呈请将极大地影响公司的声誉和信用,股价的大幅下跌也会进一步加剧公司的资金压力,使其更难以应对当前的困境。

世茂集团在公告中表示,公司认为这些清盘呈请并不代表公司境外债权人及其他相关方的共同利益。为保障相关方利益,公司将极力反对这些呈请,并继续推进境外债务重组以最大化相关方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已经被深刻在闽人的血脉之中,世茂并未放弃自救的努力,仍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然而,世茂目前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自救谈何容易?

譬如万科,尽管有国资站台,也有12家商业银行为万科筹资800亿的消息风传。

800亿如果到账,只可能在短期内会补足资金缺口,但如果销售继续萎靡,后续怎么办?

2023年万科集团营收4657.4 亿元,同比下降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6亿元,同比下降了105.3亿元,降幅46.4%,已非常接近-50%的发盈警公告的门槛。

销售上不去,就意味着资金无法及时回笼。如果只靠持续输血活着,无异于住进了ICU。

不仅是万科,现在所有的房企共同面临着债务和现金流的压力。

反观世茂的销售额。

2023年,世茂股份实现营收55.05亿元,同比减少4.21%;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分别亏损67.57亿元和74.8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8.19亿元。

这业绩,核数师审核后,也只能说,对于本财报“无法表示意见”,而且断定,世茂可能无法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变现资产和偿还负债。

世茂在业内开创了知名的“滨江模式”,开发了包括北京的亚运花园、华澳中心、紫竹花园、御景园和上海的世茂滨江花园等核心城市的高端住宅项目,以及世茂深坑酒店、上海世茂广场、长沙世茂环球金融中心等商业地产。

当行业内第一批房企初露颓势的时候,世茂忙着捡漏,在2019年抄底了先期暴雷的明发集团、万通地产、泰禾集团等多家房企的数十个项目。这无疑为其在随后的几年内跻身中国房企销售额前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2019年与2020年,世茂连续两年跻身中国房企销售额前十,并在2020年实现了签约销售额3003亿元的光辉战绩。

世茂从高峰到低谷,也不过两年时间,似乎就走完了盛极而衰的轮回。

受到市场环境、政策调控以及行业竞争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2022年,世茂集团的合约销售就大幅下降到865.2亿元,降幅达到了惊人的68%。

在审视众多房企的发展轨迹时,我们不难发现高周转和高杠杆策略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种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企业的辉煌,但同时也为企业的衰败埋下了隐患,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这几年,世茂也不得不走上了出售资产以回笼资金的老路子。

那些曾经让无数房企垂涎的优质资产,包括上海外滩茂悦大酒店、北京分钟寺地块,以及广州亚运村等,都被世茂集团摆上了货架。

当然,出售资产只是短期内缓解资金压力的一种方式,并非长久之计,世茂也一直在积极与债权人沟通,成功展期了多笔债务。

在上一次遭遇清盘呈请之后,世茂于3月25日披露了“建议的境外债重组条款”的消息,为为债权人提供了短期工具、长期工具、强制可换股债券、不同工具的组合四个选项。

对于世茂集团来说,自救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