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堪称千古第一阳谋,为何说强到无人可解?

身体一向康健的毛泽东病倒了,整晚睡不着觉,头疼欲裂,食欲不振。

此时的他已经连续了好一段时间的高强度工作,瞧过医生之后,他仅仅休息了一天又继续起来撰稿。

那么,毛主席究竟在写什么?为什么要如此拼命?

侵华战争

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北平,天津,上海等城市先后被攻占,太原会战也以中国的失利告终。

1937年12月13日,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被攻破,南京城中,上至八旬老人,下至幼童无一幸免。

残暴不仁的日本军官视生命如草芥,无数同胞被残忍杀害,南京大屠杀成为了中国人最为痛心的一段记忆。

其中,最为臭名昭著的便是向井敏明和野田毅,他们在城中进行杀人竞赛,率先杀够一百人者为胜,后来又将标准提升为一百五十人。

这样毫无人道的行为却使他们被追捧为民族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的台儿庄战役,我军奋起反抗,确实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粉碎了其“三个月亡华”的计划。

然而,这场战役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日军用仅仅五万人的精锐部队就能对抗我军近三十万人,可以窥见,当时的军事形势并不算有利。

外部战况焦灼,而内部“亡国论”和“速胜论”等错误观点此起彼伏。

在抗战初期盛行“亡国论”,其主要观点是认为中国无法战胜日本,中国人越反抗,被灭亡的速度就越快。

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汪精卫。他在《最后关头》的演讲中大谈牺牲,直接表明,我们是弱国,是弱国之民,我们的抵抗毫无作用,唯一能做的只有牺牲。

这样的发言灭自己志气长他人威风,助长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在《最后关头》之后,汪精卫又发表了《大家要说老实话大家要负责任》的演讲,其中说到我们要以吃亏求和,如果继续战斗必会打败仗,并且中国也会因此灭亡。

他以此来散布“抗战必败”,“再战必亡”的论调,鼓吹求和,也为自己的亲日寻找借口。

汪精卫在担任国民党的副总裁期间,作为政府决策高层的一员,他的行为对国家和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妥协和投降的政策,使得“亡国论”的影响力得以扩大,对抗日阵线的团结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在他的领导下,国民政府甚至开始寻求与日军进行和平谈判,这种软弱无力的立场让人们对国家的未来感到绝望。

另一个“速胜论”主张的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无须费大气力就可迅速取胜。主要人物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外,他们将希望寄托于苏联和国际社会的援助,期待他们能够干预日本的侵略行为,从而迅速结束战争。

在内,台儿庄大捷的胜利确实在一些共产党人心中催生了轻敌的情绪,让他们错误地认为日军的战斗力不过如此,并因此对国民党军队产生了过度的信任。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一次战役的胜利都不应成为我们轻视敌人的理由。我们需要以严谨的态度,稳重的心态,理性的思考,来全面评估日军的实力和战斗力。

所以,“亡国论”和“速胜论”两个观点对战争而言百害而无一利,必须予以纠正。

外有日军一波接一波的侵略攻击,内有扰乱军心的荒唐论断。

内忧外患的局面下,毛泽东着眼于未来,阅读大量的著作书籍,撰写《论持久战》,一度两天两夜未曾合眼,废寝忘食,呕心沥血。

横空出世

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堪称千古第一阳谋,到底强在哪里呢?

毛泽东为了撰写《论持久战》,一度深夜还在伏案工作,双眼布满了红血丝,在连续的高强度工作下,《论持久战》这部伟大著作终于横空出世。

这本书具体写了那些内容呢?为何又说无人可解呢?

《论持久战》一共分析了21个问题,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毛泽东深入探讨了前九个问题,着重阐述了为何必须采取持久战策略。

他坚决驳斥了“亡国论”和“速亡论”的观点,并对战争的不同阶段和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和阐释。

这些讨论为我们理解战争的全貌和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后12个问题为第二部分,分析怎样打持久战,着重阐释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

首先来看第一部分。为什么要打持久战?他说,“只有战略的持久战才是争取最后胜利的唯一途径”

毛泽东认为,亡国论者只看重了军事力量强弱这一个矛盾,并将其夸大作为全部问题的论据,而忽略了其他矛盾。

这种片面性和主观性的倾向是错误的。日本的军队实力虽强,但侵略战争的本质是退步和野蛮的,且作为一个岛国,人力物力资源不足,无法长期战争。

我国军事实力虽弱,但反侵略战争的本质是进步和正义的,中国地大物博再加上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长期战争下,中国必然会扭转局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也正印证了古人所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深刻哲理。

再者,中国共产党的逐渐成熟和各个解放区的设立,为中国实施持久战提供了有利的内部条件,使原本看似遥不可及的胜利目标变得触手可及。

毛泽东也对“速胜论”进行了深入的批判,他明确指出,没有适当的条件和背景,速胜仅仅是一个主观的幻想,它无法在现实中真正存在。

这种观点并非建立在坚实的事实和逻辑之上,而是建立在幻想和虚假的理论之上。

毛泽东的批评强调了战争和胜利的复杂性,以及必须考虑到各种实际条件和因素的重要性。

通过对敌我力量变化和战争形势的深入分析,毛泽东还预测了战争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是敌人发起战略进攻,而我们则采取战略防御,以应对敌人的猛烈攻势。

在第二阶段,敌人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转为战略保守,开始准备反攻。

而在第三阶段,我们将发动战略反攻,通过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正确的战术策略,迫使敌人进行战略退却。

这即意味着,只要我们坚定信念,持续抗战,并且在整个过程中避免犯下原则性的错误,那么敌人将会在我们的坚韧不拔面前逐渐变得弱小。

最终,胜利的曙光将照耀在我们身上,我们也将迎来属于我们的辉煌胜利。

此后战事的发展,也证实了毛泽东的判断。

在本书的第二部分,毛泽东提出了打持久战的具体方式方法。

在政治动员的前提下,我们要采取外线进攻的策略,就是运动战,游击战和阵地战。政治动员是确保胜利的重要基石,外线进攻战能够打破敌人的战略部署,为持久战创造有利条件。

除此之外,还要灵活运用各种战术手段,精心组织消耗战和歼灭战,逐步削弱敌人的力量。

同时,我们必须避免盲目发起没有把握的决战,因为这样的风险实在太大。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稳步前行,直到最终取得胜利。

他同时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要将敌人置身于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以此来弥补武器上的不足。

毛泽东将如何打败侵略者的方法全部摆在了明面上,《论持久战》被大量印刷,该书由宋庆龄翻译成了英文,迅速在海外传播开来,广受赞誉。

这部作品以深邃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视角,引领人们领略了战争艺术的魅力,同时也为抵抗外敌入侵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日军惧怕

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堪称千古第一阳谋,给当时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毛主席撰写的《论持久战》,详细论述了击溃日军的方法,并且被大量印刷,在海外广泛传播。

那么日军是否有能够破解的方法?这本书又带来了多大的影响呢?

当时,日本人对于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主要是一种情报收集的态度,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例如,日本《外交时报》在1937年3月就刊登了一篇关于毛泽东抗日作战论的文章。

作者村田孜郎对毛泽东的观点进行了直接的抨击,认为其关于中国胜利的预测是“信口开河”和“自以为是的谬论”。

然而,随着战争的深入和持久,一些日本将领开始对《论持久战》中的观点有了更深的认识。

当远藤三郎被作为战犯审判时,他最初对输给中国持有不服的态度。但在读到《论持久战》后,他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甚至形容自己为“觉悟于一夜之间”。

这表明,《论持久战》中的观点和战略分析在日本将领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他们开始重新评估战争形势和中国的实力。

同时,当时的日本也正如毛主席所说的,出现了兵力不足和资源不足的情况。

为了解决问题,日本人研究出对抗战略,就是“以战养战”、“以华制华”。

“以战养战”就是用在中国筹到的钱打中国人,他们控制了物资生产和销售,在沦陷区发行公债,售卖鸦片。

他们每占领一处土地,便会将当地政府的财产查封、冻结,视其为战利品据为己有。

棉花、工业药品、染料、纸张、砂糖等产业的原料与产品供应,也几乎悉数落入日本人的掌控之中。

他们狡猾地利用价格差,低价掠夺粮食、棉花等农副产品,同时却以高价向农村地区倾销工业品,从中牟取暴利。

更令人愤慨的是,他们竟然将中国人自主创办的工厂视作敌产,一律接管,剥夺了中国人民的财产权和经营权。

1942年,随着战争形势的恶化,日本的经济压力剧增。

于是,在当年的12月21日,日本御前会议制定了《为完成大东亚战争对华处理根本方针》,明确指出增加获取战争所需物资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发占领区的紧急物资和获取敌方物资。

为此,发行公债成为了关键的融资手段。这些公债的种类繁多,既有长期债券也有短期债券或变相公债,其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战争的各种需求。

为了强调这些公债的战争用途,并美化其侵略行为,许多债券上都印有“事变”、“大东亚战争”等字样,并配以象征武力和征服意味的图案。

支那

日本还在察哈尔等地大肆种植鸦片,实行鸦片专卖,侵华期间,日本通过售卖鸦片,至少获得了3亿美元的收入。

“以华制华”就是建立伪政权,比如“伪满洲国”和“汪伪政权”。由傀儡或者亲日分子担任行政人员,但实际掌权者还是日本人。

但不论他们作何挣扎,都是徒劳,无法改变失败的结局。

因为毛泽东提出的持久战战略是基于对中日双方实力对比、战争性质和国际形势的深刻分析,这一战略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

他通过剖析中国抗日战争的性质和特点,指出这场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

基于这样的认识,毛泽东认为只有通过持久战,不断消耗和削弱日本,逐步改变敌我力量对比,才能取得最后胜利。

尽管日本在战争初期表现出强大的军事实力,但毛泽东的分析表明,日本在战争资源、国际支持等方面存在诸多限制。

相比之下,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拥有广阔的土地和众多的人口,能够支撑长期的战争。此外,中国的反侵略战争被视为进步的、正义的,得到了广泛的国际同情和支持。

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战争的持久性和最终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

因此,即便日本寻求破解之道,亦难以扭转战争之局势。这一千古奇策,终将屹立不倒,无法被破解。

毛主席在战略战术上的高超水平,也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