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在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江底乡建新村的广西建新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经常可以看到成千上万的迁徙候鸟在天空展翅翱翔。保护区保安股股长杨仁涛这样描述这幅景象:“鸟儿一群又一群地飞过头顶,场面非常震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昔日桎梏“打鸟坳”,如今蜕变“爱鸟界”。

建新自然保护区地处桂北山地,是越城岭山系的一部分。资料记载,这里自古以来都是候鸟南北迁徙的重要通道、重要栖息地和中途停歇地,被称为“千年鸟道”。然而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迁徙的候鸟一度成为人们捕杀的猎物,它们飞过的山谷被称作“打鸟坳”,“千年鸟道”不幸成了鸟儿们的“不归路”。

2002年,这里建立起了广西建新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林业生态、打击非法捕猎的力度逐渐加强。杨仁涛说,20多年来,每当候鸟过境,巡逻员彻夜不休来回巡逻,打击和震慑夜间集中捕鸟行为。

同时,森林公安民警和村委干部多年持续开展法制宣讲等爱鸟活动,让村民逐渐有了爱鸟和护鸟的意识。当地公安部门介绍,2015年至今,保护区内没有发生一起涉及鸟类捕杀的刑事案件。

得益于持续多年护鸟努力,“打鸟坳”如今重新成为了“爱鸟界”。

龙胜公安局生态环境保护大队辅警潘荣吉经常进出建新自然保护区。他说,今年迁徙季,延绵数公里的山间盘旋着各种鸟儿,成千上万数也数不清,像带子一样缠绕在山谷间。

建新村委黄家寨自然村村民夏玉军说:“保护区内多年持续护鸟、打击捕猎,让一些过去曾经消失的鸟儿又陆续回来了,让这里重新成为了鸟儿的天堂。”

村民、保护区、公安人员有直观感受,各项调查也提供了佐证。

据龙胜林业局2020年统计,每年迁徙经过建新自然保护区的候鸟约8万只。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勘测设计院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在建新自然保护区内常年生活的鸟类有139种,占广西鸟类总数687种的20.2%;候鸟有57种,约占广西候鸟物种总数的16.4%。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友邦和研究团队近年来多次在候鸟迁徙季实地考察,观测到经过建新自然保护区一带的候鸟数量逐年增多。

广西建新自然保护区负责人介绍,按照保护区规划,今后保护区将集科研、科普、旅游为一体,适当开展生态旅游,对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促进乡村振兴工作的进程,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探访“打鸟坳”蜕变之路:为翱翔的“小精灵”保驾护航

龙胜“千年鸟道”频现万鸟齐飞盛景,这让建新村委黄家寨自然村的村民夏玉军高兴不已,“听鸟儿们叽叽喳喳的鸣叫声,简直是一种享受,那是大自然最动听的音乐”。

曾经的“打鸟坳”又成为了候鸟的天堂,村里的环境变好了,村民们也期待着新的变化。日前,记者采访龙胜各族自治县公安局生态环境保护大队和广西建新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探访“打鸟坳”的蜕变之路。

村民与鸟儿的“亲密接触”

日前,记者乘车进入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的建新自然保护区,在烟雾缭绕的山间,不时可以听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

进入山谷,树林密布,只能步行,越往深处走,路越陡峭,但鸟叫声越密集。

抬头往天上望,记者与结伴而行的护林员、龙胜各族自治县公安局生态环境保护大队民警努力寻找鸟儿的身影。遗憾的是,鸟儿们隐没在遮天蔽日的树林里,只闻其声,看不到它们展翅翱翔的身姿。

保护区工作人员和森林公安民警告诉记者,建新自然保护区是以迁徙候鸟为主,同时也是白颈长尾雉、红腹角雉、伯乐树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在这里,每年4月到6月、9月到11月都能看到候鸟迁徙的身影,上半年,鸟儿们从南方飞到北方,下半年又从北方飞回来。候鸟过境时,会从保护区的山顶飞过,人站在山顶离鸟群最近的距离只有四五十米远。

夏玉军说,天气晴朗时,村民能看到成群的候鸟从头顶飞过,有的飞得特别高,在天空中成了密密麻麻的小点,有的从树丛掠过,基本能看清大小和特征。

“有时候,有的鸟儿还会停在村民家门口的树上。”夏玉军向记者描述说,有一种候鸟比家鹅还大,样子像天鹅,脖子长长的,浑身雪白色。村里人把它叫“蛇鹅”。过去由于捕猎,在村里已经好久看不到“蛇鹅”了,而今年,包括夏玉军自己在内的好几个村民又看到了它的身影。

有村民曾尝试用手机拍摄候鸟成群迁徙,但由于鸟儿飞得太高太快,很难拍清楚,不过依稀可以辨认出鸟儿们的身姿。

龙胜林业局和建新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也透露,经观测,一些原本会北归的候鸟也留在了保护区,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和黑翅鸢。

从“打鸟”到“护鸟”

建新自然保护区所在地,自古便是鸟类迁徙的必经之路。每年迁徙季,成千上万的候鸟通过这里迁徙。但不少村民还记得,在二三十年前,一些村民将迁徙的候鸟当作捕猎的目标,那时候有人甚至将候鸟低空飞过的山谷称为“打鸟坳”,而那里也成为了鸟儿们的“生死路”。

据村民回忆,那时候,村里还有人有打鸟枪、捕鸟网。白天,有人在山林里下网,也有人成群结队地上山打鸟。打鸟的人生起火,利用鸟儿的趋光性把它们吸引过来,然后抄起竹子往空中一抽,将鸟儿打伤,直至坠落在地。

被称作“蛇鹅”和“禾鸡”的两种鸟被打得越来越少,一度连最有经验的非法捕鸟者,都找不到它们的身影。

2002年,这里建立起了广西建新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林业生态、打击非法捕猎的力度逐渐加强。

如今,保护区巡逻队有15人,候鸟迁徙的季节,巡逻员们彻夜不休,从晚上9点多巡逻到凌晨4点多,大家沿着“打鸟坳”的路径来回巡逻,杜绝夜间集中捕鸟的行为。

与此同时,森林公安民警和村委干部数年坚持向村民开展法制宣讲活动,持续多年举办“爱鸟周”,挨家挨户发放宣传册,让村民逐渐树立了爱鸟、护鸟的意识。

杨仁涛告诉记者,围绕鸟类和环境的保护是多方面的。在保护区周边生活的村民,通常每户有约200亩生态公益山林,建新自然保护区成立后,为缓解村民生产、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矛盾,保护区内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已由15元/亩提高至20元/亩。

有了补助,村民们的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不会再冒着违法的风险捕鸟、吃鸟。

护鸟工作仍在进行中

杨仁涛说,2015年曾有十几人因为砍伐森林受到过处罚,从此以后,保护区再也没有砍伐森林、破坏植被的案件。有村民看到受伤的鸟儿会自觉联系村委干部或者森林公安把鸟儿接走,这样的情况在建新村委已经是常态。

保护区和龙胜森林公安局都认为,保护区内鸟儿“回归”,除了村民们爱鸟意识提高了,也因为保护区内的环境变好了。

建新自然保护区内有4个行政村的居民点,有458户共2055人。保护区成立后,相关部门有意识地保持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在鸟类迁徙的时节,会提醒村民不要进入保护区的林地从事生产活动。

建新保护区的负责人透露,在建新自然保护区2019年至2025年的规划中,会进一步增加基础设施,用于保护区日常运行的依托和支撑,切实维护候鸟迁徙通道和整治偷猎等不法行为,提高对偷猎行为执法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效果;增加新的建设管理处、管护点、望塔、候鸟监测点、疫源疫病监测站等基础设施,构建立体的保护区管理体系。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以提供信息、技术支持、授权品牌使用等方式,在保护区及周边扶持社区经济发展,如蜂蜜生产、发展林下经济、聘用生态护林员等,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社区经济。在保护区内适当开展生态旅游,有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以提高社区居民收入,平衡保护与利用的矛盾,能促进脱贫工作的进程,适度开发生态旅游和开展多种经营。

来源|桂林晚报(记者刘净伶 通讯员吴倩茜 周晓梁)

桂林日报社新媒体运营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