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要能考上清华,我就出名当作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年前一个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村妇女,一个是不学无术的混混少年,却因为一纸“无理取闹”的豪赌,摇身一变成了协会的知名作家清华研究生

这样看似只有在书中才有的“逆袭片段”却真实地发生在了山东临沂一户农民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次打架让朴素的中年妇女低声下气的站在学校向老师道歉,让母亲和儿子爆发了从未有过的激烈争吵,可也正是这一次母子冲突,让母子两人立下豪言壮志,命运双双改写。

学渣考清华,文盲当作家”,如今二十多年过去,这两人当真兑现了当初的承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永远的遗憾

1960年王秀云出生于山东沂蒙山区一个贫苦家庭,父母靠着一亩三分地维持着一家人勉强生计,“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身为长女,王秀云从小就担负着照顾家庭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年龄增长,王秀云渴望知识,她希望自己可以上学改变贫穷的命运,但在当时年代“上学”对于大多数农村孩子来说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

六七岁时王秀云刚搬着板凳在村里的小学做了一上午,可她连一个字还没来得及认识就被母亲拽回家干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此之后,王秀云心中渴望学习梦想伴随着时代彻底撕裂,但她也没气恼,长大后王秀云上山下乡,跟着劳动插队。

照顾家庭,上山砍柴洗衣做饭等家务事萦绕在王秀云身边,她也无心学习,成了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村妇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嗓门大,王秀云被乡里选上进入了合唱团,但训练第一天王秀云的内心被狠狠泼了一盆冷水,看着纸上密密麻麻的歌词她一个也不认识。

就这样王秀云因不识字被剔出了合唱团,但也从这时候开始,这件事就像一块巨石一样压得她喘不过气,没有接受过教育成了她一生难以弥补的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2年,22岁的王秀云经家人介绍下嫁给了当地的乡村教师刘京科,刘京科是村里为数不多的文化人,写得一手好字和文章让王秀云羡慕不已。

一年后儿子刘烨楠出生,一家人虽不算富裕但好在安稳幸福,刘烨楠从小就聪明,说话认字也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自己曾经没能上学,王秀云将自己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儿子身上,她希望儿子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

有了儿子后王秀云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他身上,随着年龄增长,刘烨楠也到了上学的年龄,小学时期,刘烨楠的成绩十分优异,家里墙上也是贴满了他各种奖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着一张张充满荣誉的证书,大字不识一个的王秀云十分欣慰,虽然自己没什么文化,但她十分清楚读书的重要性,对于儿子的学习也格外严苛用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她的规划,成绩优异的儿子以后考到县里的重点高中,然后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然而正当王秀云对未来充满憧憬时,儿子却变了。

叛逆的儿子

中学时期刘烨楠开始叛逆,每天都是逃学、打架,更是交了几个社会朋友一起到河里游泳,偷邻居家红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思不在学习上,这个曾经让父母骄傲的尖子生成绩一落千丈,不仅如此刘烨楠在学校也是出了名的“混混”,各种惹是生非让老师十分头疼。

而顽秀云也是隔三差五就被叫到学校受批评,但刘烨楠丝毫没有改正的意思,王秀云又恼又无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次,王秀云又因儿子聚众斗殴被叫到学校去,劈头盖脸的谩骂和指责让王秀云怒不可遏,这一次她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将儿子带回家揍了一顿。

也正是这一次母子两人爆发了前所未有的争吵,叛逆的儿子不明为母亲为何要如此逼迫自己学习,他不明白这样刻苦的意义到底在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大声反驳“学习有什么用,你非要我学习,大不了我给你考个清华!”,此话无疑是火上加油,她没想到面前这个考高中都费劲的儿子如此不知悔改还豪言壮语说要考清华。

王秀云厉声反驳道“行啊,你只要能考上清华我就当作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来是争吵说的气话,没想到刘烨楠转身拿出纸笔,当即就要和母亲字据为证,彼时的两人怎么也没想到,这张看似玩笑的“豪言壮语”却彻底改变了两人的命运。

一纸赌注,母子“较劲”

白纸黑子字的凭证,第二天却被两人抛之脑后,刘烨楠依然是叛逆的学渣,王秀云继续当着自己没有文化的文盲母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或许两人都知道让刘烨楠这样的学渣考上清华无疑是天方夜谭,然而一场意外这场赌注彻底生效

1997年,冬季冷冽寒风肆意席卷着山东临沂整座城市,18岁的刘烨楠无意听说父亲在工地摔断了腿,随后他和母亲赶紧赶往父亲所在的工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到工地已经夜晚,微弱的灯光下刘烨楠看见远处一个头发花白的男人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推着沉重的水泥砂浆

这个满身风雨的男人他的父亲刘京科,这是他第一次到工地,也是他第一次亲眼所见父亲为生活奔波的样子,这一刻他好像喘不上气,内心十分触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场意外之后刘烨楠仿佛变了一个人,他不再爱吵爱闹,他静静的坐在家里看着父母,他似乎从未认真看过父母不断苍老的面庞,他从未发现他们越来越白的头发和佝偻的腰背

人的成长或许只在一瞬间,从这一刻开始刘烨楠醒悟了,他决定好好学习完成曾经与母亲的赌注——考清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就,超越自我

由于学习上长久荒废,刘烨楠的基础很差,尤其是扔下书本很久的英语,于是为了赶上进度他开始挑灯夜读,他不再爱说话,更多时间都在低头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床上桌子上贴满了单词,他从逃课不学无术变得每节课都认真听讲,课下不断复习,宿舍熄灯后他就在走廊上读英语,甚至室友嘲笑他连做梦都在说英语。

但只有刘烨楠知道,自己像一只在迷雾中沉寂的困兽,这一次他拨云见日找到了人生努力的方向和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儿子的变化王秀云也看在眼中,这一次她也决定重拾曾经的梦想,完成和儿子的约定。

现实面前,成为作者对王秀云来说很难,她不认字所有的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她手足无措不知从哪下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在她的丈夫支持他,他有文化早年在县城读书,后来还在县里当过播音员,但因为计划生育刘京科是超生的,硬性要求下他没法继续上学。

刘京科主动提出要教妻子认字,为了更好帮助妻子学习他辞去工作,夫妻两人除去务农的时间,都在认真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丈夫的帮助和坚持,一段时间努力王秀云就认识了好多字,对于许多名著她都能勉强读,之后她又买了字帖开始练字。

时间的见证下,母子两人为了为了心中的梦想和约定各自努力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1年刘烨楠以645分的成绩考入北京林业大学,这个曾经连高中都考不上的少年如今终于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与此同时王秀云的作家的康庄大道也平稳进行着,每天天不亮他就起来认字,她有一个小本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她的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识字时,丈夫给她念书,认字后她开始自己阅读,《红楼梦》,卢梭的《忏悔录》、莫泊桑的《羊脂球》《项链》等各种文学期刊她反复咀嚼回味

之后她开始学着自主创作,身边的事和人都是她创作的灵感来源。

2008年48岁的王秀云在《临沂日报》上发表了自创小说《四宝》备受好评,有了成就后王秀云信心大增,之后她连续刊登《芳草》《鹿鸣》《山东文学》等文学期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母亲实现了她的作家梦,而远在北京的儿子也朝着自己的梦想不断前行,2007年刘烨楠考取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至此母子两人的赌注双双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6年王秀云的作品《小城生活》在“我的中国梦”长篇文学征文中荣获三等奖,10年时间王秀云写下一百多篇文章,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女作家。

从文盲到作家,看似不可逾越的鸿沟被她一脚一脚填平,他们的故事也永远被大家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