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课程专家小威廉姆E•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中说:“如果后现代教育学能够出现,我预测它将以自组织概念为核心。”什么是自组织?以系统科学视角,从静态上看,组织是系统的有序结构;从动态上看,组织是有序结构的演化和形成过程。从组织的演化角度,德国物理学家哈肯把组织分为他组织和自组织:如果一个系统靠外部指令而形成组织,就是他组织;如果系统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组织力量来自自身,这就是自组织。

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是一种组织的过程。如果专业成长的力量来源于自身之外,教师依靠外部要求成长,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他组织;如果专业成长的力量来源于内部,来源于自身,这样的专业成长就是一种自组织。自组织和他组织都是系统演化的方式和力量。在初期,如果缺乏自组织的力量和机制,他组织必不可少;但他组织终究不是理想方式,他组织难以长期维持,自组织更为可靠持久,形象的说法就是:“你可以牵马到河边,但不能摁下马的头让马喝水。”

走向自组织,需要教师意识到专业成长的意义和价值,形成专业成长的动力和自觉性。首先,专业成长是幸福生活的需要。幸福是人生的理想和目的,但幸福需要能力。我国哲学工作者赵汀阳在《论可能生活》中论述“幸福是一种能力”,不断专业成长是我们达致幸福生活的一种途径和手段。其次,专业成长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伦理责任。教师面对学生,引导和教育学生,学生未来受着教师责任心、工作方式和能力水平等等的影响,教师需要通过专业成长以更高质量的专业服务为学生开辟更美好的未来。第三,教师的工作情境复杂多变,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这个过程的特点是, 各种现象具有深刻的个体性:某一条教育真理,在第一种情况下是正确的,在第二种情况下是无用的,而在第三种情况下就是荒谬的了。”在复杂的教育实践面前,你不能照搬照用他人经验,你得通过专业成长去独立和有效应对。第四,教师的工作方式需要以身立教、以身示范。教师不能一边对学生慷慨激昂地宣讲“知识就是力量”,另一方面却给学生以“天天在想麻将”的印象。《论语》里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本”是什么?是自身的成长和完善。有了教师自身完善的榜样,引导(“道”通“导”)的力量就会自然产生。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自组织,教是为了不教,这应该是他组织的目标和方向。组织教师专业成长,高明的做法不是提供答案,而是激发他们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寻找合适的成长方法,促进他们为自己美好的教学生活不断成长。有一位校长在听笔者的观课议课讲座后说:“我们学校里每位老师的课我至少听过三次,评课说他们课上的优缺点就像点穴位一样一点一个准。但今天以后,我不会再这样评课了。我会准备三个问题和老师们讨论,‘你为什么这样上课?’‘除了这样上,你还想过怎么上?’‘以后你再上这一课,你会在哪些方面做出调整?’”告诉老师怎么做,这样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师未必管用,而且校长也不可能去代替每位教师思考和决策。现在用问题促进教师思考,以此增加教师的教学理性,引导发现更多可能性,培养教师的质量意识和反思习惯,这样的过程就在促进教师自我发展。“师傅引进门,修行在各人。”如果教师有了自组织专业成长的强烈意识,能坚持对教学可能性、教学有效性进行持续反思和改进,未来的幸福生活就可以由此展望,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可以因此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谢谢《湖北教育》的姜楚华主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物介绍 | PROFILE

陈大伟

教育学教授

四川西部教育研究院院长

中陶会新教育分会副理事长

重庆当代教育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西部名师名校网”总监

“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方向国培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成长,课程与教学改革,观课议课与教师幸福。现已出版《幸福教育与理想课堂八讲》《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等26本著作,多次获省市教学成果和社会哲学成果奖。

本文来源:本文综合自微信公众号成都陈大伟,作者:陈大伟,分享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提供内容参考。若有来源标注不当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