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九八二年,电影《少林寺》一开播就引起巨大轰动,多少人因看电影《少林寺》怀揣学少林功夫的梦想走进佛门,走进嵩山少林寺。

那时候,我参加工作不久,为了看电影《少林寺》,听《牧羊曲》,和一群年轻人走了三至四公里,追着看。

今年四月上旬,我带着崇拜,带着向往,随旅行团来到了向往已久,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中岳”嵩山脚下的——少林寺。

远远望去,嵩山连绵起伏,雄伟壮观,势如卧龙。

下了大巴,进入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牌坊,上面刻着“天下第一名刹”“禅宗祖庭”“武林圣地”……

少林寺因坐落在少室山五乳峰下的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

接着往前走,就看到少林寺的山门,山门上方悬挂的匾额,“少林寺”是康熙皇帝提笔的。

走进寺院,几棵参天大树出现眼前,它们的年龄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似乎一直守护着少林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座座石碑整齐地排列着,上面记载着少林寺的历史和文化,有的碑文由于年代久远,内容看不完整。

出了少林寺主院落,继续向前走,就来到了塔林。

这里密密麻麻,耸立着二百多座宝塔,表示已有二百多位方丈在此安息。

导游告诉我们,这些塔分为一、三、五、七层4种。

我很疑惑,为什么最高只选七层,而不是更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时导游说,这源于佛门中的一句话,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哦,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此时再看塔林,它们屹立在风雨中,历经数年沧桑,不屈不挠,令人折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我们看了少林寺武术表演。

人很多,但管理有点乱,感觉不是太好。

我问场内管理员,他说,人是很多,而且国民看演出的劲头蛮高,不好劝阻。

我无法认同这个观点,只是无语地点了点头。

少林寺不仅是禅宗的发祥地,还是中国功夫的发祥地,所以有“禅宗祖庭,少林功夫”之称,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究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返程路上,看到好几所武校的操场上,少则几百人,多则数千人在习武,场面甚是壮观!

学佛与习武场景交替出现,让过客的我有点恍惚,或许,这就是修心地和演武场的有机结合吧?!

走出景区,走在路上,虽感疲惫,但精神食粮却是饱满的,既欣赏了嵩山的雄伟,又了解了少林寺的历史和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简介——

刘雄,笔名拂晓、刘家湾。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诗词家协会、中国武术协会、中国教育电视协会、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民进新化工委委员、新化县政协常委,中国教育电视协会理事。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少年陈天华》《腊梅花》、散文集《风飘的岁月》《拂晓》《永不消逝的记忆》、诗歌集《梅山雁语》、理论文集《过来人语》《资江夜语》《写作文不求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