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是本经典老书,1908年出版,名列兰登书屋“20世纪100部最佳英文小说”第79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爱德华•摩根•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1970)一向是文学界的宠儿,不但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同时又是拥有最大读者群的作家之一。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正值英国文学从传统到革新的转折时期,福斯特写出了他最优美、最清新的自由爱情宣言:冲破世俗偏见,有情人终成眷属。他说:“我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搭了这部作品的顺风车。”

▲ E.M.福斯特(1879—1970),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

中上阶层的“规则”

故事开篇就直奔主题:出身英国书香之家的中产阶级淑女露西,和表姐夏洛特去意大利旅游,住在贝尔托利尼旅舍。

房东太太答应给她们能看到阿诺河的房间,但实际上房间正对着院子,看不到风景。她们在餐厅抱怨,旁边有人插嘴了。

坐在桌旁的旅客互相交换着眼色,其中一位——在国外难免会遇到的这种缺乏教养的人——隔着桌子探过身来,还真的插嘴了。他说道:
“我那儿看得见风景,我的房间可以看到风景。”

搭话的老人叫埃默森,他和儿子乔治也来度假。他提议换房间,反正“女人都喜欢看风景,而男人并不喜欢”。夏洛特碰到这样“粗俗的家伙”非常窘迫。

那时,年轻女子不能独自外出,要有监护人的陪同,夏洛特就是露西的监护人;在外旅游,同一个旅舍的人通常会相互观察一两天,才会开口和对方说话,像埃默森这样搭话是很没教养、很让对方尴尬的。

夏洛特向熟人毕比牧师打听埃默森为人。毕比说,埃默森“是个相当奇特的人”,不知变通,不拘礼节,有什么想法非要说出来。

“我觉得他是个好心人。他心肠不错,但又使人讨厌。几乎所有比较重要的问题,我和他的意见都有分歧。”

露西接受了老人的好意交换房间,她们住进了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电影海报(1985年)。

意大利之旅让露西打开了眼界,和乔治的交集让她心慌意乱。

乔治和父亲埃默森一样,说话直接,从不惺惺作态。他和露西说,父亲努力与人为善,但别人往往觉得受到冒犯或感到害怕。他们都不遵循这个阶层的“规则”,当然不受这个圈子待见。

▲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电影剧照(1985年)。

一天外出游览,露西不小心摔倒在紫罗兰花丛中,那一幕太美了,乔治情不自禁吻了她。

听到她降临的声响,乔治就转过身来了。有那么一会儿,他默默看着她,仿佛她是从天而降一般。他看到她面带春风,花袭裙脚。树枝在他们头顶连成一片。他快步上前,亲吻她。

这个吻成为露西心底的秘密,她很想忘记这段奇妙的交往。

▲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电影剧照(1985年)。

听从内心去追求幸福吧

露西遵循“淑女行为”,不会主动去做觉得有意义的事。夏洛特给她解释过,这一切并不是因为男尊女卑,而是因为男女有别。

女人的使命在于激励他人去取得成就,而不是成就自己。因此,女性只要表现得体,无损名望,就能间接地大有成就了。相反,一旦她亲自出马,便立马会被千夫所指,招致他人鄙视,最终落得个籍籍无名的悲惨下场。

塞西尔认识露西好几年了,最初在他眼里露西只是一个爱好音乐、喜欢弹钢琴的普通女孩,后来慢慢动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电影剧照(1985年)。

塞西尔第三次向她求婚,露西答应了。

自打订了婚,塞西尔就特别喜欢显摆自己多么见多识广,其实他的知识并没有那么渊博。

▲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电影剧照(1985年)。

双方家庭都同意这场婚事。露西妈妈认为塞西尔聪明、家境优渥、人脉广泛;塞西尔妈妈觉得门当户对,对露西也挺满意。

▲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电影剧照(1985年)。

意大利之旅改变了露西,她渴望得到所爱之人的平等相待。

从前,她费心设想的那种生活是一群生活富裕、讨人喜欢的人组成的圈子,大家有相同的兴趣、共同的敌人。人们的所思所想、婚丧嫁娶、生老病死都不迈出这个圈子一步。圈子的外面是贫困和庸俗,外面的人拼命想进来,就像伦敦的大雾穿过层峦叠嶂,试图深入松树林里。
但是来到意大利,这种生活观念不见了,只要愿意,每个人都能享受平等的温暖,一如人人都能平等地享受阳光。她的眼界和心胸开阔了,觉得天底下没有讨厌的人,社会阶层的隔阂无疑是依然存在的,但并非不可逾越。

不知不觉,露西爱上了乔治而不自知。回到英国后,埃默森父子租了他们那一区的房子,成为他们的邻居。露西的弟弟弗雷迪喜欢找乔治玩,大家来往多了,她更加烦恼。

▲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电影剧照(1985年)。

一次大家打网球,露西和乔治在灌木丛里狭路相逢,乔治又一次吻了她。露西又急又气,她和乔治说不欢迎他再来这个家,乔治“粗俗无礼”地直接问她:“你难道真的要嫁给那个男人?”

乔治承认没有好好克制自己,但他不感到羞愧,也不会道歉,“但是,这件事吓着了你,而且你也许还没有发现我爱你,不然你怎么会就这样让我离开,随随便便就决定这样一件人生大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电影剧照(1985年)。

乔治直言,塞西尔很无趣,只适合做普通朋友,“他跟任何人都不会建立亲密的关系,特别是跟女人。”

“他可不敢让女人自己来作出决定,就是他这一类人让欧洲倒退了一千年。他生命的每时每刻都在想着要改造你。告诉你怎样才妩媚动人,怎样才有趣可爱,怎样才端庄贤淑,告诉你怎样才是男人心目中女人该有的样子。而你,偏偏是你,不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反而去听信他说的这些。”

乔治表白后离开了,弗雷迪叫塞西尔打网球,此时三缺一。塞西尔说他没有运动细胞,“有些人除了读书,别的什么都不行。对不起,我就是这样的人。”露西豁然开朗,塞西尔这人简直不能忍受,她当晚就和塞西尔解除婚约。

她选择在临睡之前跟他摊牌。通常,每天的这个时候,她会给男士们倒酒,这是他们中产阶级的生活习惯。

结局很完美,露西和乔治结婚了,他们重返意大利旅行,“激情得到了回报,恋爱修成了正果。”

▲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电影剧照(1985年)。

引路人不能替你走路

在这场兜兜转转的爱情里,埃默森是露西重要的“人生导师”。

当露西解除和塞西尔的婚约,对所有人都掩饰了对乔治的爱,想逃去希腊散心时,埃默森看穿了她的心思。

“你就听一听老人之言吧:世界上没有比头脑混乱更糟糕的事情了。面对死神和命运之神,这并不是什么难事,面对听起来很恐怖的事情也并不可怕。现在,令我感到可怕的,就是回想起自己思想处于混乱的时刻——那些原本可以避免的过错。我们可以互相帮助,但是帮助极其有限。
以前,我还以为我能把自己所有的生活经验教给年轻人,但现在我明白了。所以,我给予乔治的全部教育,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千万要保持头脑的清醒。”

埃默森戳穿了露西和乔治彼此深爱的事实,他看到露西哭了,他也流下了泪水。他说露西必须“将自己从一团糟的混乱中拯救出来”,如果和乔治相爱会让她的母亲、朋友看不起,那就让他们看不起吧。

多年以后,她会说她“从来都没有真正弄明白他是怎么给了自己力量。仿佛就在一瞬间,他让自己看到了一切事物的本质。”

▲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电影剧照(1985年)。

在小说里,埃默森父子是异类,他们和充满傲慢与偏见的中上阶层格格不入。在“文雅高贵”、说话委婉得体的绅士眼里,他们“缺乏教养、举止无礼”,不被这个阶层认可。

乔治真诚友善、坦率自然、充满活力,塞西尔虚伪势利、装腔作势、压抑情感,他们形成鲜明对比。

露西一直处于男权思想对她的控制与压迫之下,随着女性自我意识觉醒才有勇气去追求爱情和自由生活,埃默森父子更是催化剂。

▲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电影剧照(1985年)。

福斯特的长篇小说都充满地道的英国风情,展示二十世纪初社会风貌,尤其是上层社会的生活图景,小说主人公都试图通过挣脱社会与习俗的约束来求得个人解放。

“文学即人学”,人何去何从,爱、平等和自由有多重要、人性如何发展……这些都是超越时代和地域局限的思考。为此,福斯特不仅得到文学界的尊崇,还被视为著名的人道主义者。

“人生导师”只是为你指路,自己走出去、走下去才能到达目的地。

挣脱规训社会、寻找个人自由和幸福从来不易。梦想不实现就仅仅只是“梦和想”,实现了才是今生无憾,“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才会真正属于自己。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