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玛才旦对这类题材是驾轻就熟的,本片的精髓在于虚实之间的那份分寸感,现实与神秘交接之处,正是故事深邃的地方。

现实的部分是相当写实的,一只雪豹闯入牧民的羊圈,咬死九只羯羊。这样一件看似平常的事件背后引出很多值得反思的内容。随着事件发酵,本来是牧民家自己的事,却引来了电视台的记者、副乡长和警察的关注与介入。

面对这件事情,一家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态度。雪豹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法律意识的当代人首先想到的是放走雪豹;人送外号“雪豹喇嘛”的小儿子喜欢用相机和录像设备拍摄和记录雪豹,对雪豹有着通灵般的情谊,他自然也是支持放走雪豹的一方,更何况他自己也曾这么做过。

喇嘛的父亲也认为雪豹是这片土地富有神性的动物,不能伤害。而唯有大儿子金巴非常固执,他想要雪豹的命,因为他损失了太多的羊。而这恰恰是核心的矛盾点,其他人都站在他的对立面。除了录像的记者是站在类似旁观者的角度外,副乡长多杰和前来办案的警察都是要牧民赶紧放掉雪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巴是典型的当地牧民,简单粗暴充满血性,在面对镜头时,他说的类似贯口的大段对白都是充满愤怒和抵触情绪的,没有人能保证赔偿他的损失,他就不会放走雪豹。但在执法部门眼里,雪豹如果有生命危险,金巴是要负法律责任的。而在见不到赔偿金的情况下,固执的金巴是不会向任何人低头的,即使被警察按在地上,也不服软,如果不是自己的父亲出面,冲突很难平息。

如果说金巴代表了非常现实的层面,那相对的,富有神秘色彩和神性的部分则来自于雪豹和喇嘛之间的通灵世界。在这部分单色调的影像中,是喇嘛与雪豹的互救行为和某种惺惺相惜。第一次展现的是在众人吊打雪豹时,小儿子故意支走众人,亲自放走了雪豹,那是他出家当喇嘛之前发生的事。

第二次是喇嘛在寒冷的雪山中闭关长达一年之后,遇见了当年自己放走的那只雪豹。虚弱颤抖的喇嘛认为自己会死在那里,他想用自己死后的尸体贡献给雪豹当作食物。而雪豹的选择则是驮着喇嘛飞奔而去,将他带到喇嘛的家人面前。在众人看到此景时,自然会认为雪豹是富有神性的动物。

其实站在金巴的角度,也没有错,他提出的问题非常现实,只是他缺乏足够的理性。人的生存离不开金钱,而羯羊对他来说就是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那雪豹作为一级保护动物,咬死了自己家的羊,如果因为法律风险放走它,那羯羊之死的这个仇和这笔账谁来算?

在雪豹的世界里,它不知道自己是国家保护动物,它的捕猎行为,就是动物赖以生存的手段,记者扎登也给牧民播放过雪豹捕猎的视频。这不但是为自己的猎取食物,也是为了保证小雪豹的温饱。所以,金巴想要灭掉雪豹,属于优胜劣汰的自然生态链条上的恩怨。但因为有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却让这种纯粹的对决无形中加入了更多复杂因素。

而说到播放视频,在这个物质和经济环境相对贫瘠的地方,现代文明科技与自然原生态环境的对比也是强烈的。扎登可以通过微信视频与女友央金联络,他用来给大家播放雪豹纪录片的也是一台苹果电脑。但无论高科技如何发展,也很难解决人类生活中某个实际的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金巴眼里,它看到是一个食肉动物的兽性。在喇嘛眼里,雪豹是神性的化身,他甚至坦言想自己变成一只雪豹。在他录到的视频里,也展现的是雪豹与孩子亲昵的柔软时刻。而有意思的是,金巴身上恰恰体现了一种愤怒的来自动物的兽性。

最后放走的雪豹,在老人和喇嘛的爱抚下离开,毕竟他们父子二人曾把死去的羯羊喂给小雪豹。而雪豹最终没有得到金巴的爱抚与接纳。所谓的兽性,是雪豹捕猎和面对敌人侵害时才会展现出来的部分。而面对类似喇嘛的善意,雪豹是知道感恩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雪豹身上的两面属性分给了兄弟俩,金巴继承了兽性的那部分,而喇嘛弟弟则继承了雪豹善意温柔的那部分。天降大雪时,众人看着雪豹带着小雪豹奔向远处,也仿佛看到了自己,那哺育后代的背影也正是人类最本质的生活状态。面对生存,在这一刻放走雪豹,也是为了对于生命的尊重,对繁衍生息的一种平等对待。

影片之外,CG技术制造出的雪豹,能够实现主创们的更多远景,高科技的手段为艺术理想制造了更多可能性。既然我们很难捕捉到我们想要的内容,那就用人类自己的方式赋予一份希望,呈现一种美好景象。而在忘记雪豹兽性的一刻,我们也忘记了人类自己的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