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4月,中央下达了攻打锦州的建议,结果林彪坚持要攻打长春,结果久攻不下。

考虑到攻打长春没把握,东北局决定南下锦州。

但7月的一天晚上,林彪再次以自己和政委罗荣桓、参谋长刘亚楼三个人的名义,向中央请示,要求继续攻打长春。

罗荣桓得知后勃然大怒,作为东北野战军的政治委员,他的作用就是把握路线方针,将党中央的指示贯彻落实好。

他立刻找来林彪和刘亚楼,对此事展开讨论。

刘亚楼表示支持罗政委的意见,林彪只好少数服从多数。

罗荣桓见状说:“时间紧迫,我们不要等中央回电了,我们立刻再拟定一份报告,说我们重新准备攻打锦州。”

殊不知,正是罗荣桓这一坚定的态度,奠定了辽沈战役胜利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锦州战役打响后,沈阳的敌人往锦州空运了49军,一天内就运送了5个营。

如果任由敌人这样增援,这场战役就很难打了。

于是,当务之急就是封锁锦州的机场。

但是,接到封锁任务的八纵,却回电问封锁哪个,气得刘亚楼拟了三份电报,骂8纵司令员猪脑子。

然而第三份电报,被罗荣桓扣下了,他认为在战前痛骂将士,会对军心造成影响。

而且,八纵的疑问,也是源于上级命令下得不够清楚,不能凭借一时意气,伤了一线官兵的心。

就这样,罗荣桓用大将的气度和胸怀,平息了这场风波。

10月14日,东北野战军对锦州发起了总攻。

之前,林彪选择的第二纵队作为主攻,一方面,他觉得这里红军的老底子比较多,战斗力强。

另一方面,林彪给二纵配了善于打巷战、搞爆破的17师,进攻力也比较强。

然而,二纵的进攻却并不顺利,倒是三纵首先打开了突破口,罗荣桓得知后坚决地说:“把17师调到三纵!”

这次,还是刘亚楼主动站出来支持罗荣桓,林彪听罢,立刻下令让17师跑步增援三纵。

有了17师这柄尖刀,敌人的地堡和工事接连被摧毁,城内的敌人也被打得晕头转向。

就在敌人准备仓皇逃窜的时候,二纵也冲进来,随后,对锦州形成“关门打狗”之势的七纵、八纵、九纵也先后涌进城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本,退守老城的敌军还想顽抗,但是在二纵和七纵的联手阻击下,锦州城内的十万守军,全部丢盔卸甲。

最终,“剿总”副司令范汉杰被活捉,这场战役只用了31个小时,就彻底胜利了。

参谋长刘亚楼说,这次胜利,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罗政委及时把17师调到了三纵,这等于加快敲响了敌人的丧钟。

02

战火停了之后,锦州城一片狼藉,时不时还有零星的枪声响起。

而且,地面上除了敌人的尸体,还有一些没爆炸的炮弹和敌人预先埋下的地雷。

此刻,罗荣桓就想带几个随身的参谋进城。

刘亚楼一看,这太危险了,于是就劝说罗荣桓,等战场打扫的差不多了,再让他进城。

没想到罗荣桓丝毫不在意这些危险因素,他说打扫战场也是项艰巨的任务,他需要实地看一看。

就在他视察到一个敌人的主力据点时,他看到清扫战场的步兵部队,把很多重武器的零件和设备,都收集了起来,并没有上交。

他上前问道:“你们是步兵部队,收集这些有用吗?”

指挥清扫战场的指挥员摇摇头,罗荣桓一见很生气:“没有用却不上交,你们想据为己有吗?”

随后,他又说到,入城之前,我们有明确的规定,不管我们缴获了什么,都一概上交,决不允许争抢战利品。

说完,他有告诉身边的参谋,把他说的话记下来。

然后,他继续交代说,一切收缴的坦克、装甲车、还有各种零部件,都要分配到相关的战车部队,不得乱用,所有机关部队都要遵照实行。

因为罗荣桓语速比较快,参谋的字也不太好,把字写得歪歪扭扭,可罗荣桓却下令立刻以他的名义下发下去。

参谋看着自己手写的文稿有些为难,说会机关打印一下再下发吧,没想到罗荣桓说:“机关作风,会误事的!”

就这样,参谋用手写文件,直接以101、103号的名义,传到了各部队。

而那份最初的手写命令原件,也成了军事博馆珍藏的宝贝。

03

1949年4月,林彪挥师南下,而为战争操劳的半生的罗荣桓却病倒了。

党中央考虑到他身体很难再承受南征北战,于是就安排他会北京养病,由副政委邓子恢接管四野政委的工作。

从红军长征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罗荣桓和林彪合作了四次,时间长达十多年。

以林彪自负的性格,很少有人能跟他长期合作而不闹摩擦。

而罗荣桓就是个特例,他简直就是林彪身边一个定盘星一样的存在。

林彪军事上确实有奇才,但是方向上有时太过随性,而罗荣桓,总是关键时刻力挽狂澜。

偏偏罗荣桓相对低调,而林彪功绩的背后,有多少罗荣桓的心血,后人并没有仔细的考量过,但他二人在军事上的互补,却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建国后,主席每次提起罗荣桓,都会说:这是他最信赖的学生,可以共事一辈子的那种。

这一点,林彪也是深有体会。

1963年,罗荣桓在北京病逝,年仅61岁。

林彪得知后,冒着大雪跑到医院和罗荣桓做最后的告别,并罕见在报纸上,用良师益友的词汇来形容这个老战友、老搭档。

对于罗荣桓的逝世,毛主席更是悲痛万分,他甚至发出了“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的感叹!

如今,这位大智大勇的开国元帅,离开我们已经60余载了,甚至还有很多人,对这个名字感到很陌生。

而新中国的历史却不会忘记,共和国的晴空也不会忘记,不会忘记这位伟大元帅,为中国人民创立的丰功伟绩。

---end---

作者:笑看风云

编辑:池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