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梦,梦如风霜。

全网共情,围剿那个想当行长的男孩——当然,目标所向,是其身后的家世——从这点说,网络的力量,已经基本算是成功了。

但换一个角度思考,我们是否共同扼杀了天才的梦想?

当然,这并非首要问题。

关键是,我们以后还能不能听到孩子们,无忌的童言?

没有了他们再说真话,我们的世界会否更加充斥谎言?

童言无忌,作为一个成语,最早大约可能是出自巴金的小说《家》。

语言学家给出的释义是:

儿童讲话诚实,纵出不吉之言,无须见怪。有时也讥人说话幼稚可笑。

那个以自己的父辈们作对标,在“我长大后想……因为……所以”的造句中,脱口而出“长大后想当行长的小男孩”,他错在哪里呢?

有人说,这个小男孩或又是一个家庭反腐的“北极鲶鱼”。

北极鲶鱼,本来不是,也不应该是一个成语,只是一个女孩子的网名。

但因其自曝家庭内幕,从而提供了反腐线索,在网友苦苦追索下,终将家庭背后有腐败嫌疑的大鱼拉下了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事件,或为今后的中国,贡献了一个新的四字“成语”。

北极鲶鱼,是一个成年的女孩。她在炫富被网友指责后,又贬低国人并挑衅大众底线,导致其爷爷落马,这是咎由自取。

但这个想当行长的男孩何辜?

他只是借迼句,说出了心中的梦想。

他可不可以有梦想并直抒心意呢?

我们是不是可以因此而围剿,像追索北极鲶鱼那样,一往无前穷追猛打?

其实我也没有成熟的答案。

毫无疑问,现实社会中,银行三代世袭,电力脉脉相传,石油辈辈涌动,烟草子女接力,为人所难忍,甚至于切齿。

但这个小男孩这个小男孩啊,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评说?

并非只有本号在这样苦思。

老朋友于建嵘大约可能或者估计也是在这样想吧。

4月4日他发射的一条微博,只有短短30多个字。

于老师他说:

全网都在说这个小孩,好像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唉,也只有这么点出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注意查看了这条微博下的所有跟帖评论。以下为部分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如这个“@冰狗书局”所称:要保护好说真话的人,即便是个未成年人。否则,我们的社会将充满谎言!

是的,假若我们对这个小男孩都不放过,产生的附带作用是:我们可能会共同扼杀无数孩子们天才的梦想。

我甚至于怀疑和担心,那个小男孩在说自己的爸爸是行长,妈妈是副行长时,是不是已经无形中受到尘世并虚荣的潜移默化,对事实有所夸张。

更关键是,我们再也难以听到他们无忌的童言,而这个社会将来会更加被假话和谎言所充斥,所谓字正腔圆、一本正经的誓言,将填补那些稚嫩的心灵,必将令他们过早地学会圆滑和世故。

我们有理由相信,很多的家长或引以为戒,将会教导他们的孩子今后少讲、不讲真话。

人间正道是沧桑,沧桑背后全是伤。

这才是,我们现实世界的无奈、可怕和悲伤……

(全文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张欧亚

编辑:胡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