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十大元帅中,仅有三位被毛主席称为老总,还有一位因遗憾未能加入。

了解近代史的朋友们不难发现,对于十大元帅,毛主席似乎都有着不同的称呼,无外乎是“老总”,“总”或者“帅”。

同样的军衔喊出了三种不同的称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会好奇,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称呼呢?十大元帅中有哪些人被称为“老总”?又有哪些人被称为“总”或“帅”呢?这些称呼有什么意义呢?

说起建国英雄,十大元帅首当其冲,而十大元帅中被称为老总的仅仅只有三个。

众所周知,老总这个称呼不仅仅只是一个称呼,他更代表着身份和为革命的贡献,被称为老总的人大都对建国贡献颇多。

比如我们熟悉的朱德朱老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曾说过:“朱毛,朱毛,朱在前,毛在后,你可是比我重要多了!”

朱德生于四川,当时正处于清末混乱时期,列强的侵略使得国家不堪重负,百姓民不聊生。从小在这种环境下生长起来的朱德,迫切想要改变眼前的一切。

1909年,朱德加入同盟会,在当时的他看来,孙中山带领的同盟会是唯一一个能帮助国家走出困境的组织。

他先后参加了辛亥革命和反袁复辟,为民主革命而斗争,最初的国民党在孙中山的带领下走上了还算正确的道路。

大家有信仰,有梦想,可这一切仅仅存在于孙中山所领导的国民党军队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专权,或许是国民党在蒋介石当政时已经成为了当时国内的最大势力,也或许是蒋介石在领导方面的确才能不佳。

国民党的劣性逐渐显现,内部腐败严重,欺上瞒下,他们打着官腔的样子像极了当初的封建残余。

随着官职的不断升高,朱德见证了更多的阿谀奉承,他彻底意识到,眼前的国民党与之前的清末余孽并无太大区别。

他们所谓的民主革命斗争,无非是将权力从一波人手中抢来,掌握在他们这波人手里。

所谓的为了民主,为了革命,无非是为了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力罢了,资产阶级的懦弱性和妥协性也注定了他们无法从根本上拯救中国。

意识到这一切后,朱德决定重新进行选择,随着国民革命的进行,共产党逐渐壮大,朱德在与共产党人相处的过程中,了解了马克思主义,了解了共产党人的追求。

他确信,这个政党可以带领人民走向光明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德毫不犹豫的离开了国民党,转而投向共产党,可陈独秀却拒绝了他的入党申请,报国无门的他去往欧洲,在周总理的推荐下,他顺利入党。

后来的朱德更是与周恩来,贺龙叶挺等人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也就是著名的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后,朱德率军转战赣粤湘边境,最终成功会师井冈山,为中国工农红军的成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陈毅曾说:“朱总司令能在那些黑暗的日子里,在群众情绪低落,灰心丧气的时候,指出光明的前途,增加群众的革命信念,这正是总司令的伟大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征途中,朱德多次粉碎张国焘的阴谋,带领群众选择正确道路,挽救革命力量于水火之中。

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朱德无数次身先士卒,冲在抗战第一线。

他常说:“其实,我不算是英雄,真正说起来,我只是一个战场上没有被打死的普通士兵而已,那些为革命牺牲的烈士,才称得上英雄。”

除了朱德总司令外,我们熟悉的第二个老总便是彭德怀,彭老总!

2

我国十大元帅为何只有三位被称为老总?还有一位因何意外未能达到要求?

“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毛主席的这句话讲出了彭老总出色的军事能力以及领导能力。

我们熟悉的抗日战争中的著名战役——百团大战便是由彭德怀指挥领导。

说起彭老总,还要从他加入湘军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老总早年在湘江当兵,对于外界事物并不了解,相对于其他人,彭老总了解得知共产党并不算早。

1926年,彭德怀才接触共产主义。起初,他对共产主义不甚了解,但长期相处过程中,他越发觉得共产党才是真正能带领中国走出困境的政党。

1928年,彭德怀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当时国共合作已经破裂,全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许多共产党人死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枪下,我党迫切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军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色恐怖笼罩之时,彭德怀毅然决然的加入了我党,并且创立了第五军,第五军成立后,他带领新建的的军队远万里来到井冈山,成功会师。

在长征期间,彭德怀也是凭借自己出色的领导才能,保住了红军的中坚力量。众所周知,四渡赤水是毛主席组织领导的,可少有人知的是,真正带兵打这场战役的人是彭德怀。

他出色的军事才能在此次战役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后来的攻克遵义、娄山关战役中,他更是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彭德怀奔赴华北前线,与朱德总司令创立了抗日根据地,1940年的百团大战更是沉重的打击了日伪军,鼓舞了抗日士气。

如果是说朱总司令是黑暗中鼓舞着大家向前的那缕光,那彭德怀元帅就是大厦将倾之时,支撑着大家走下去的那根梁。

这正是因为如此,毛主席在称呼彭德怀元帅之时,习惯性的称呼他为彭老总。

除此之外,彭德怀元帅还有与众不同之处,那便是他所组建的第五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其他人不同,彭德怀元帅入党之时带领了自己组建的军队,更通俗点来讲,就是其他人属于个人入伍,而彭德怀元帅属于领军入伍,就好比平常创业,大家都是单枪匹马,而彭德怀元帅却带来了大量的资产,技术和人才。

除了以上二人之外,还有一位被称之为老总的便是我们熟悉的贺龙元帅。

贺龙元帅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是“两把菜刀闯出一个天下”。

贺龙是穷苦家庭出身,儿时做过许多劳工,1914年,他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在革命期间,他曾三度被迫入狱,但仍不曾改变他的革命意志和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6年,他拎着两把菜刀闹起了革命,而也正是这两把菜刀组织的革命队伍顺利的夺取了反动派的武器。

192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这支所谓的散军,有了自己真正的编制。

可好景不长,贺龙将军与当时的领导阶层意见不合,他并不认为共产党是共匪,也不认为劳苦大众是这个社会的拖累。

清楚的意识到国民党军队并不是真正拯救劳苦大众军队的贺龙毅然决然的转投共产党。

1927年,他与周恩来,朱德叶挺等人共同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起义后不久,他顺利加入了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8年初,贺龙在党中央的指导下,创立了湘鄂西根据地,根据地创立不久后,他先后带领军队多次打击国民党反动派,鼓舞我军士气。

抗日战争时期,贺龙担任八路军副总指挥,1937年9月,他率军东渡黄河绕道日军后方,与国民党主力配合,粉碎了日军对晋西北的进攻。

1939年9月发生在晋察冀边区著名的陈庄战斗就是由贺龙指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十大元帅中,仅有三位被毛主席称为老总,他们都是谁?

其实,早在长征期间,贺龙元帅就已经被毛主席称为老总了。当时贺老总率领红二军救毛主席于危难时刻,从那时起,毛主席便称他为老总。

而围绕在贺龙元帅身边的争论最多的就是他到底是一位军人还是一个军痞,国民党人曾为了刻意贬低他,说他是土匪出身的军人,就是一个军痞,怎么配与我们作斗争?

贺龙听后坦然一笑,说道:我是军人,不是土匪,土匪是害老百姓的,我是帮老百姓的!

简单一句话,便能看出贺龙元帅的格局之大,心胸之宽广,为人之坦率,被称为“贺老总”也是应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曾在众人面前说过:贺老总是及时雨、是红二方面军的旗帜!

从这三人身上,我们不难看出,被称为老总的人,首先一定要对革命做出卓越贡献。其次,要能组织领导军队,除此之外,他们还要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不屈的心。

那么除了这三位外,还有一位是因何遗憾未能被称为老总的人是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文我们说过,被称为老总是一种荣耀,是有特定条件的,而还有一位我们所熟知的人,他也符合这些条件,但遗憾的是他英年早逝。

他就是曾在北伐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中国人民解放军重要创始人之一,新四军重要领导人之一,南昌起义的领导者——叶挺!

叶挺出生在广东的一户农民家庭中,读书时期他成绩优秀,满腔热血,一心报国,后来不负众望,他考入了保定军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立志报效祖国,在军校期间表现优异,不久后,加入了孙中山所领导的革命军。

在军队里,他以敢打敢做出名,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了革命,带兵围了孙中山的总统府,企图夺权。

那一年,叶挺仅28岁,他率领部下与叛军激战,为孙中山及夫人宋庆龄出逃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国共合作后,他前往莫斯科学习。也正是这趟学习旅途,让他意识到了共产党与国民党的不同,区别于国民党内部的勾心斗角,共产党有统一的目标,统一的规划,他们向往着同一个美好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4年,他先是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而后入党。

1926年,孙中山率先发起了北伐运动,叶挺带兵屡立奇功,他所带领的第四军独立团被人称为“铁军”。

1938年1月,叶挺成为了新四军的首任军长,就当所有人都认为他会大展宏图之时,国民党反动派再次撕毁了合作条约,他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叶挺将军不幸被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民党反动派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叶挺将军关押,周总理得知后,登报发文:“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大敌当前,国民党反动派的行为为人所不齿,他们将叶挺押入牢中,威逼利诱,叶挺将军铮铮铁骨,一直没有屈服,始终坚持自己的革命信仰。

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他写下了那时候著名的《囚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坚强不屈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倾注于笔墨之中,在字里行间,我们不难读出他当时的困境,以及他坚定的信念。

他在这个见天日的黑暗牢狱中呆了五年,五年的时光不曾消磨他的信仰,1946年3月4日叶挺获释,他重新提交了入党申请,希望能够再次为党服务,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在收到叶挺的入党申请电文后,万分开心,他亲自批复同意了入党申请。

可惜,天不怜人才,4月8日,从重庆飞往延安的飞机失事了,这位革命将领最终因飞机失事永远的离开了世界。

他的生命停留在50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得知他离世后,强忍着心中的悲痛,为他写下了悼词:为人民死,虽死犹荣!

叶挺将军不论是从年龄、经历还是他的贡献来看,都值得一声“老总”,只可惜英年早逝,天不惜英雄。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