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恒大汽车发布了2023年业绩公告。

与恒大地产一样,恒大汽车也背负了巨额的亏损与债务,只是数额没有恒大地产那么夸张而已。

许老板的造车梦好像碎了。

01

“烧钱”造车

根据恒大汽车2023业绩公告显示,恒大汽车2023年收入为13.40亿元,同比增加900.04%;毛亏0.51亿元;净亏损合计119.95亿元,同比减亏56.64%,其中,终止经营之业务(即剥离地产项目)亏损10.61亿元,资产处置、资产减值等非经营性亏损63.84亿元,经营性亏损45.50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已经不是恒大汽车亏损的第一年了。

据恒大汽车此前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其2021年亏损563.44亿,2022年恒大汽车亏损276.64亿元。截至2023年底,恒大汽车的累计亏损及股东亏损分别达到了1108.41亿元和376.93亿元。

仔细分份恒大汽车这份财报不难发现,作为一家车企,其2023年主要营收却不来自于汽车类收入。

根据业绩公告,2023年度从客户处收到和应收的净金额的恒大汽车总收入约为45.35亿元,31.9亿元是健康管理收入,占比70.34%,包含养生空间销售、医疗美容和健康管理收入和租金收入。而新能源汽车的收入仅为2.04亿占比4.5%,其中包括锂电池收入、提供技术服务、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销售及其他。

02

亏了这么多,钱都去哪里了?

根据品牌头版报道,造车5年,目前恒大汽车已经累计亏损1108.41亿元,累计交付量为1389台。按此计算,恒大每卖一台车“亏损”达7980万元。

天价造车费,恒大汽车亏损的钱都去哪里了?

恒大汽车管理层在2021年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透露,公司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累计总投入474亿元,在整车研发设计、动力电池、自动驾驶及智能网联等领域的投入为249亿元。

知道造车烧钱,但还是第一次知道造车如此烧钱。

蔚来CEO曾经说,没有200亿不要造车。如果用200亿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准入门槛,那恒大汽车无疑是够格的,毕竟即使只看截止2021年被披露的造车投入,恒大汽车已经花了200亿的两倍多。

硬币砸水里都能听到响声,恒大汽车的400多亿是怎么花的?

此时的恒大尚未“爆雷”,财大气粗的恒大在汽车行业也延续了其一贯作风。

许家印曾用这样一段话来形容“恒大造车路”:“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

换而言之就是,“把能买的核心技术都买过来,买不过来的就全方面合作。”用“钞能力”这种简单粗暴的手段去造车,以优质销售渠道与网点的“圈”去买车,最后达到“大大大”、“好好好”的局面。

花了大价钱,必然也买的是好品牌好东西,恒大汽车“买”的都是全球顶尖公司,“合”的都是汽车业内顶流。

2019年,恒大汽车以5,800万美元收购了英国Protean,该是全球唯一可实现量产的乘用车轮毂电机企业,并已与奔驰、福特等全球各大整车厂建立合作。

2019年7月24日,恒大健康旗下全资附属公司与德国hofer动力总成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德国hofer是全球顶尖的三合一动力总成设计及生产企业,长期与奔驰、宝马、奥迪、捷豹、兰博基尼等全球知名车企合作。

以上举例的仅仅是恒大“买”的宏图一角,2019年恒大花了大半年时间也花了高昂的资金,实现了新能源电车领域产业链布置,就是通过这种“买”或“合”的手段。

恒大的钱不仅仅花在汽车投入,也花了一部分回归了恒大的老本行——地产。

根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2019年,恒大汽车板块旗下公司的拿地规模约338万平方米,包括住宅以及商业用地,总耗资156.45亿元。

2020年,恒大又拿下广州南沙的43.7441万平方米工业用地,公示价格为5.9亿元。至此,南沙恒大汽车城规划的总面积超过125万平方米。

03

未来还继续造车吗?

1月1日晚间,恒大汽车对外发布公告称,由于纽顿集团股份认购协议及债转股认购协议的订约方并未同意延长截止日期,因此纽顿集团股份认购协议及债转股认购协议已于2023年12月31日失效。

4月5日,恒大汽车正式发布公告,纽顿集团的战略投资终止。原定交易及相关债转股修订条款未能取得进一步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2023年8月,恒大汽车宣布与纽顿集团签订协议将获首笔5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并提供6亿元人民币过渡资金,交易预计在2023年四季度完成。该认购协议完成后,纽顿集团将成为恒大汽车最大单一股东,恒大汽车将不再是中国恒大的非全资附属公司,财务业绩也不计入中国恒大业绩内。同时,恒大集团、许家印等债权人通过认购恒大汽车新股份抵消恒大汽车结欠的208.95亿港元债务。

此时市场一致认为这笔钱是恒大的“救命钱”,然而随着纽顿终止协议,救命钱泡汤了,恒大汽车管理人员“如今深夜饮酒,杯子碰撞到一起,都是梦碎的声音”。

2023年8月6日,恒驰汽车官方公众号显示“恒驰5创下近4万辆预售佳绩”,但根据金角财经统计,恒驰5于去年7月开启预售,9月在天津工厂量产,10月开始陆续交付。最新的官方数据来自恒大汽车去年6月20日公告,称截至5月底交付超过1000辆。此后未再有公布数据。

预定的恒驰5究竟能否如期交付还是一个未知数。

近期,由于资金原因,恒大汽车安排部分人员放假,天津工厂暂停生产。

今年1月8日,恒大汽车公告称,公司得悉执行董事刘永灼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深陷财务危机的恒大,已经不可能再继续为恒大汽车输血,恒大汽车财大气粗的故事已是昨日黄花,当下的恒大汽车是否还有钱造车,是否还会继续造车?

04

地产跨界汽车,天然有壁?

值得一提的是,在恒大汽车发布财报的后一天——3月28日,小米在京召开小米汽车发布会。

21.59万起的小米汽车,使得雷军被网友称为“雷子”,小米汽车一时风头无两。在造车这条路上,小米花了3年,虽然无法断定其未来发展,但至少当下其成为了业内顶流。

而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传统汽车品牌比亚迪、吉利稳扎稳打,造车新势力蔚小理蓄势待发,在新能源汽车这个风口上,新旧势力都在努力成为那只可以飞起来的“猪”。

新能源汽车这个赛道,恒大汽车并非唯一地产出身的行业。

宝能在2018年年初以66.3亿元购入观致汽车51%的股权,2021年观致汽车被爆欠薪,观致总部人去楼空,2022年观致汽车生产线被卖。

2021年底,雅居乐投资1.4亿美元入股威马汽车,但2022年威马汽车出现了经营困难。

作为为数不多至今仍然“存活”的地产系汽车——合创汽车,近日则被媒体爆料,新势力合创汽车要求“全员下场卖车”,未能完成销售目标的员工将扣工资。而强制卖车的套路上次发生还是在恒大汽车。

入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地产行业大多踩雷。因此,无论是市场还是普通消费者,大家都发出了这样的疑惑:难道地产业与新能源汽车天然有壁垒?

地产行业的思路在汽车似乎行不通,利用金融杠杆实现钱生钱的公式无法带入新能源汽车的命题。汽车行业拥有极高的准入技术门槛,需要潜下心认真研发,赚快钱在这里是行不通的。据澎湃新闻报道,一名业内人士表示,涉足造车行业的地产公司几乎都是“先以车拿地,后以房养车”的路径在经营。同时,地产商还以“短线互补,长期布局”进入多个产业,试图实现战略转型。但汽车行业不像房地产,汽车是一个赚钱慢的行业。

恒大汽车的梦醒时分似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