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4日,惊蛰前一天凌晨,我收到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书籍设计家周晨发来的微信,惊悉《汉声》杂志创始人黄永松先生驾鹤西去,心情沉痛。我尽快整理了材料,连续发布了几天缅怀的文章,还联合相关媒体制作了“甘愿做欢喜受、命名中国结的黄永松与苏州”网络视频,整个苏州文化圈都在深深哀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永松在苏州

黄老师主持的《汉声》杂志,将“中国的”“传统的”“民间的”“活态的”作为文化整理的标准,建立起包括5种10类56个项目的中华传统民间文化基因库。两岸开放,天人合一,天人相通,在文化沃土,他以接地气的姿态,长年投身于民间采集和田野调查。如《中国童话》《中国结》《黄河十四走》《剪花娘子》《戏出年画》《惠山泥人》和《大过新年》系列源源不断推出,形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风”。半个世纪如一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其眼光、韧劲、情怀,其广度、深度、温度,非常人能所及。

周晨先生翻出了一帧画面说:2010年5月,我与黄老师漫步在苏州古城平江历史街区,春风拂面,杨柳依依,我们在临河石栏边坐下来,在小桥流水的画卷中留下珍贵合影。就是那次,在周晨牵线下,我与黄老师及明磊、蔡蔡、镇豪、诗宇一众弟子相识。黄老师来苏州,与我和文化学者王稼句等人交流后,提出桃花坞木版年画约稿邀约。这是江南和苏州民间文化的一朵奇葩,我刚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文联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交办的《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桃花坞卷》,此前,还与人合作主编了《苏州古版画》《苏州桃花坞年画集》。

2010年作者(左)与黄永松在苏州平江历史街区

黄老师仿佛神仙下凡似的出现在我眼前,有着细长的个子、儒雅的风度、微笑的神态。记得在美丽的苏州图书馆“天香小筑”内,听他娓娓道来:“中国结是民间技艺结合传统与发展最成功的例子。”“陕北窑洞在中国黄河上游的黄土高原,这里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发祥地之一,而剪纸女神库淑兰是这片广袤土壤中盛开的一朵奇花。”他跑遍中国,将多少年来的读书行路变成了一肚子故事,随时随地倒出来一个、两个……

而我直言不讳,说起自己在桃花坞年画研究领域一路走来触摸到的一个缺憾:拜读老一辈学者的研究文章,谁都说清康乾时期是桃花坞年画的巅峰期;可是谁都扼腕叹息,由于历史条件所限,无法亲眼所见。我曾有幸邀请贝聿铭大师担纲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贝老团队中有一位来自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专业人士,通过交流互鉴得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多次举办中国明清古版画展,其中为数不少就是“康乾苏州版”,由此我补充搜集资料,一瞬间发现已经站在了这个艺术宝库的门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永松为小朋友签名
黄永松的题字

“诗与远方”式的讨论,撞击出了火花,引起黄老师的极大兴趣,我们一拍即合。在汉声团队的帮助下,2014年图书《康乾盛世“苏州版”》问世。那么,为什么“康乾苏州版”几乎都在海外呢?答案是清咸丰十年(1860),太平天国起义的忠王李秀成攻陷苏州,一把火烧掉了大半个苏州城,虎丘山塘街的年画、泥人毁于一旦。流至海外的苏州版,是这场大火前由欧洲传教士带出中国,或通过日本长崎港与中国苏州的太仓刘家港有限的贸易活动流入日本,导致清代桃花坞年画艺术形成一道神秘的分界线,也导致研究和传播的难度非常之大。

《汉声出版序》中记录了本人系统全面搜集苏州版资料,“用呕心沥血、十年磨一剑不为过也”,但汉声团队更是功不可没。仅举一例:我通过一个线索得知法国国家图书馆中有五张苏州版,其中《百年喜遇岁朝春》画面上有169人,十色套印,堪称版画巨制。“请千方百计找到啊!”于是,汉声团队委托各方朋友五次进入该馆,用尽全力,却无法找到这五张画。什么原因呢?因为这是图书馆,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档案中犹如大海捞针。无数次失败,无数次努力,屡败屡战。汉声团队又发挥其优势,在四处联系海外藏画涉版权上做了大量工作,在图像清晰度调制技术上精益求精和完美设计装帧,不惜工时,不计成本,功夫不负有心人。所以,出版后每次遇到签名售书,我都特别注意让黄老师在前而我在后,因为黄老师和汉声团队是首功。至今十年过去了,有趣的是,此书很难买到,不仅未折价,在孔夫子旧书网上反而被提价,人们称道此书本身就是艺术品。

黄永松的题字

我在刚起步研究时发现,作为桃花坞年画前身的“康乾版”,国内仅辽宁博物馆藏《西洋剧场图》一幅,当时国内专家有一句玩笑话:“找一幅唐伯虎的书画有可能,而找一幅‘姑苏版’难上难。”“姑苏版”指的就是上述所言“康乾版”中的“西风版”。有一次,我带领苏州昆曲项目去日本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因日本最早提出将“文化财”即文化遗产资源活化利用,于是,我请朋友帮助购买有关研究资料,主要是研究日本浮世绘与桃花坞木版年画之间的关系。从资料中,了解到1931年日本学者黑田源次先生研究了80多幅苏州版,提出“姑苏版”这个特定的学术概念:“它是中国版画史上极为罕见的具有优秀技术的大型版画……把它融入中国传统绘画的主题之中,并以自然而然的形式表现西洋绘画的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乾苏州版”原版《渔娘图》

由此,“姑苏版”成为国际学界公认的学术概念,国内专家也沿用这一概念,往往统称“康乾苏州版”为“姑苏版”。而多年来我在各方面积累的资料多达380幅,实际上“姑苏版”定义涵盖不了“康乾苏州版”中我大体界定的宫廷版、文人版、民俗版,而西风版与宫廷、文人、民俗版是一个整体。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购藏的海外回流的清乾隆时期代表作《一团和气图》就不是西风版,而是民俗版或文人版。这样,拙著的学术定义修改为“苏州版”。拙著出版前,也是黄永松老师陪同国际设计大师山本耀司先生专程来苏州看我的研究成果。两位老人不辞辛苦,经认真讨论取得共识,才敲定了学术定义。“苏州版”“姑苏版”二者一字之差,但一个是广义概念,一个是特定概念,在研究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历史和艺术视角上有所区别,同时也体现了对前人的尊重。

“康乾苏州版”原版《栈道积雪图》

汉声团队在《康乾盛世“苏州版”》的编辑设计环节整整花了近四年时间,一丝不苟,让人感动。其间,黄老师又率汉声团队编纂了《水八仙》《大闸蟹》,形成苏州风物志16册。这里仅说《水八仙》“芡实”册编纂中的一则小故事:在采访芡实即鸡头米种植者时,我提供信息,说起曾在我家帮助做家务的钟点工王阿姨是原黄天荡群力村人,群力村是从前苏州著名的“南荡鸡头”原产地,现在虽然已成为苏州工业园区的现代化小区,但王阿姨的丈夫还继续在太湖边包田种植芡实。当时是6月上旬,正值芡实定植大田。我陪黄老师及众弟子走访王阿姨家,原以为这样第一线的采访已经蛮好了,谁知他们决定,凌晨3点半起床出发,随王阿姨的丈夫徐师傅前往横泾承包的水田。他们穿着齐膝盖的长筒水鞋,实地详细记录并拍摄图片。书中“采访手记”及一幅“徐师傅带我们下水塘移苗”的照片,令人看了钦佩。

“康乾苏州版”原版《百子图》

从此,我与黄老师及汉声团队结下了深厚情谊。黄老师他们经常来苏州,究竟来了多少次?我与周晨一起试图统计一下,但数不清。他们每次来都带有任务,匆匆来匆匆走。只要我知道,都会全程陪同和照顾,比如有一次陪他去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老街看一家民营企业——从事传统丝织技艺“四经绞罗”的家明织造坊。绫罗绸缎中的“罗”起源于6000多年前,附近苏州草鞋山遗址发现的炭化纺织品残片,经鉴定是以野生葛为原料、纬线起花的罗纹织品。吴地织罗历史悠久,技艺高超,素有“吴罗”之称。2013年,吴罗织造技艺(四经绞罗织造技艺)被列入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周家明曾成功复现湖南马王堆汉墓中四经绞罗衣料式样,2018年荣获第十届“中国非凡时尚人物”奖。此奖是中国服装设计界所设,山本耀司先生和黄老师最早获奖。2014年,我也因抢救、整理《康乾盛世“苏州版”》而获奖。

游客观赏“康乾苏州版”《麟儿图》

黄老师还关心苏州非遗如桃花坞木版年画、苏绣、金山石雕等技艺传承,关心创新缂丝产品的海归小青年,关心我潜心编著的《过云楼梦:大变革时代江南文脉之一隅》《顾公硕残稿拾影》和《虎丘泥人一千年》。汉声团队策划的“大过新年”讲座和签名售书活动,大多在苏州工业园区诚品书店举行,记得苏州高新区科技城也举行过。诚品书店的讲座向来是开放的环境,因为从十二生肖讲起,家长带着孩子总是挤得满满的。一次“大过鸡年”,黄老师手持无线话筒,笑容可掬,站在一幅PPT下方,说起话来精神抖擞,身后一把椅子始终不坐,桌子上整齐摆放着汉声出版的书籍;一次“大过鼠年”,面对媒体,黄老师不习惯摆拍,耄耋之年的他盘腿坐在汉声出版的书籍旁,笑着说:“我看,我还是这样坐比较好!”他认真而可爱,没有一点大师的架子。凡是诚品书店的活动,我们全家都参加,黄老师为我的小外孙两次签名,一次问了姓名写上,称他为小友,“吉祥平安 2017.1.15 永松”,一次题“甘愿做欢喜受 黄永松 2020.1.11”。一颗童心,亲切无比。

我也像走亲戚似的,到北京朝阳区、浙江慈城和南京老门东书店等汉声基地考察。黄老师还曾约我一起去云南白马雪山看非遗,后来疫情来了就去不成了。疫情期间,我与黄老师始终保持微信联系,逢年过节互致问候,或者互传专业上的信息。记得最后互致问候是去年中秋,黄老师回我一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视频。之后去年12月9日,我告诉他,“汉声《大过龙年》的宝书收到,谢谢啦!恭祝黄老师健康快乐长寿!”我十多年来每次收到《大过新年》的书后,都这样感谢黄老师,但回信中断。总是担心,于是趁着苏州诚品书店郎总回台,专门请他向黄老师转致问候。直到现在,我仍保存着黄老师的微信,不相信他会离开我们那么快、那么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永松为孩子们讲授文化知识

如果要说遗憾,那么只有一个,就是黄老师未能再来苏州,亲眼见到位于桃花坞的苏州美术馆龙年新春举办了一个深受老百姓欢迎和好评的“吉祥三宝”展。这次共展出桃花坞木版年画、苏绣、虎丘泥人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品308件(组),从节前的1月30日至清明假期结束4月7日,现场观众是苏州美术馆平时参观人数的十倍,展示非遗艺术各类技艺表演、体验、导赏活动超百场,线上线下参与活动超过百万人次。其中,“康乾苏州版”占到桃花坞年画的一半以上。

黄永松与江苏书籍设计家周晨(中)

从年俗说到年画,如聊家常,如数家珍。宋代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桃符,就是古代挂在大门上、两边画着神荼郁垒门神的桃木板或纸,人们认为它能压邪。“新桃换旧符”就是最初的春联、门神和年画。中国四大名绣之首苏绣和曹雪芹笔下《红楼梦》赞誉的虎丘泥人,同样是年俗吉祥物。接下来,将以此次展览为契机,将桃花坞地区演绎为苏州非遗中心基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古城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不能忘怀的是,这里面就有黄永松老师及汉声团队的一份贡献。

龙年新春,苏州美术馆举办“吉祥三宝”展

巧合的是,龙年新春不久,苏州昆剧院青春版《牡丹亭》又赴台巡演,距2001年我邀请白先勇先生合作策划已经23年。两岸同为炎黄子孙,共同的根脉,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的价值及意义。今天,我们可以将宝贵遗产看成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生命,因为两岸是一家人、一家亲。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期待总有一天“吉祥三宝”赴宝岛展览,缅怀和纪念一位可敬的先生,因为先生所做的事流芳百世!

(作者高福民系苏州市吴文化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