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下靶场的空气中弥漫着冰冷的金属味和淡淡的火药香,场内的特战队员们正紧锣密鼓地备战全国特警比武大赛。这里是他们的“战场”,也是他们的“磨刀石”。

手指因长时间扣动扳机而微微发白,指节处的老茧记录了无数次与枪械的亲密接触。每一次拉栓、上膛、瞄准、击发,都是一次对力量、稳定性和精确度的严苛考验。“练枪没有太多技巧,只能下苦功夫,都是这么过来的”,在休息间隙,这个刚入警三年的男孩看似云淡风轻地传授着经验,拿着水的手却一直控制不住地发抖——刚接受了队长八斤负重静态持枪训练,他笑了笑说“这是肌肉的正常反应,不影响一会继续练”。每天重复着单调却至关重要的动作,直至肌肉记忆深深烙印在骨髓之中。无论是模拟实战的速射,还是需要极致稳定的单发射击,他都要做到精准无误。“25米的距离连发五枪,最开始会跑弹,每次打完枪我都会复盘、分析,现在几乎没有这种情况了。”

涨红的双颊、酸胀的手臂……身体上的严苛训练对于特战队员们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心理上的压力无疑是他们最大的“敌人”。“打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瓶颈,平时训练和在赛场上的心态是不同的,任何一点微小的心理变化都会影响成绩。其实我并不觉得训练有多累,我只怕打不出好成绩”。

“47环为标准!差一环负重端枪一分钟!不能出8!就算是9你也得绕着10!”。董辉队长是一名有着二十年丰富经验的“老枪手”,他在培训队员时向来以严格著称,“拿起枪就要让领导放心”,是他最常说的一句话。随着一声令下,靶场内枪声此起彼伏,火药味还未消散,董辉队长就已经来到了一号靶前。挨个队员分析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建议,无疑是特战队员们进步神速的无二法宝。“举枪的时候掌控力很重要,平衡关系保持好”,“你击发的一瞬间着急了”,“你的呼吸和动作还是没配合好”,“静力时间越长,最佳射击时间就越长”。中场休息期间,新队员们围在老队员身边认真汲取着经验,这幕“传帮带”的温馨场景正是特警精神能够历久弥新的关键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的每个人都在挑战自己,无论是动作习惯上的改变、还是心理波动的克服,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能体现在成绩上你看到的只是一点微小的进步,但在那背后是从细致到更细致、从较真到更较真,是一个不断突破和自我挑战的过程”。

与枪共舞,于无声处听惊雷;以弹为墨,于硝烟里绘战图。靶纸上每一个精确落点的瞬间,他们的世界只剩下子弹呼啸而过的轨迹,呼吸与心跳、时间和空间仿佛在此凝固,唯有那份对精准的执着追求,在空气中激荡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