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小米SU7正式开启交付至今,已满100小时。

小米汽车的销售也许是车圈最忙的一批人。据传某地小米汽车销售日均成交100单,按每单500元提成计算,日赚50000,吊打互联网民工!

而雷军,可能是互联网最忙碌的人,因为围绕小米SU7的各种争议甚至是黑公关,并没有随着上市及交付而暂停。

但不管外界怎么诋毁、抹黑或唱衰,雷军带领的小米公关团队都能见招拆招、化为无形,丝毫不影响小米SU7的销量与热度。

今天,就给大家盘一盘雷军这几天的公关战。

4月3日,小米SU7正式交付,最热门的话题当属#雷军给车主开车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黑子可能会说,这是雷军在“作秀”

但米粉们的感受是:一个世界500强的创始人,能在一款定价20几万的汽车交车仪式上,像个“门童”似地给我开车门,放眼中国汽车圈这三十几年,绝对是头一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太多企业,用户至上只是挂在嘴上,心里想得只是怎么加价、割用户韭菜,就怕在你身上赚钱赚少了。前段时间,某合资车企4S店销售,冲着要全款买车的消费者喊“买个10万块的车,叫什么叫”,就是最好的例子。

雷军此前说要颠覆汽车行业,把产品搞好当然是重头戏,但开卷“用户体验”,也许是另外一个重要抓手。

众所周知,汽车消费的用户体验一直很差。

二十年前,汽车还算是稀有物,是妥妥的卖方市场,主机厂只要把产品和营销做起来,确保用户的驾驶体验,就能轻松赚大钱,根本没动力去管用户的售前、售后体验,“没有服务”快成车企和车主共同默认的车圈潜规则之一了。

但如今,消费者的思路、诉求已经变了,叠加各大主机厂竞争激烈,做好做强品牌产品只是基础盘,在用户体验上下功夫,也不失为一种差异化、有奇效的竞争战略。

比如雷军“千亿老总开车门、合影”这么一搞,就令很多年轻人眼前一亮:敌无我有,差异就出来了——服务差异,也是差异!

当然了,雷厂长不可能给每个买小米汽车的人开车门,但此举除了让小米汽车的首次交车仪式更有仪式感、更有话题度之外,也许也在给小米汽车的销售、客服人员打样——服务小米汽车车主的标准,向雷老板看齐!

而他“作秀”的一个目的之一,或许就是吸引路人、劝告黑子“啥事都等你试驾体验之后再说”

所以,雷军不仅是给车主开门,也是在打开路人粉和黑粉的心门

交车仪式当天的另一个热搜——#雷军称小米SU7锁单的女车主特别多#,间接印证了我上面的观点。

即,“更优质的用户体验,是雷军造车隐形杀手锏”

为什么这么说?

俗话说,女人来自火星,男人来自金星,思维理念存在很大差异。买车方面,也很明显。

男性买车普遍“理性脑”,更注重“品牌影响力、驾驶感受、空间、性价比、保养费用”等可数据化的因素。

相较之下,女性可能更感性,在意“颜值、外观、个性”等偏主观的因素。

于是,当众多网友吐槽小米SU7是“保时米”时,女同胞们或许根本不在乎,帅就完事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细品小米SU7上各种“奇奇怪怪”的设计,比如各种收纳、专属手机支架、防晒等,我高度怀疑雷军第一款车就是冲着女同胞去的!

总结一下,为什么这么多女车主喜欢小米汽车?

产品:外观设计对胃口,符合当下女性“有个性不平庸”的审美;功能配置好用、够用,细节拉满。

品牌:作为机圈top3的存在,“小米”这个logo放哪都不会特掉价。

定价:有诚意,有惊喜,甚至雷军还帮她们省了预算。

体验:雷老板够给面子,光交车环节“开车门、合影”就将情绪价值拉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雷军微博

而随着女性消费者成为汽车市场的最新增量客群,小米汽车能不能成为年轻人的第一台车还有待商榷,但成为女车主的第一辆车的概率显然更大!

古语云,取法其上得其中也,雷军是学明白了!

最后聊一聊,雷军面对外界对小米汽车的各种质疑,是如何进行公关应对的。

从去年底,小米SU7谍照曝光以来,“抄袭保时捷”的声音就不绝于耳。紧接着,“小米造车快,全靠组装”、“没有创新”等各种争议随之而来。

对此,雷军表现得很坦率,他回复小米汽车为什么造车快时,将功劳归功于“研发团队和中国产业链给力”

说白了,小米汽车的确是“走了捷径”。而从商业、创业的客观角度来说,“走捷径”或许是雷军造车的更优选择。

其一,“顺势而为”是雷军亲口坦承过的创业哲学。

电商天下

,赞41

新能源汽车,无疑是雷军预判的新风口。而他入局时,新能源车已经起势,不需要他造势。

其二,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没有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燃油车时代,德系、法系、美系、日系,甚至连韩系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发动机、变速箱、底牌三大件都有原创技术。

但新能源车时代,各大新势力品牌,有多少没沾特斯拉技术开源的光?

电机电控电池,新三大件,除了比亚迪,几乎都是外部采购,都是组装。以电池为例,除非谁能真正研发出能量产的固态电池,否则都得和宁德时代、弗迪电池等做生意。

其三,整合牛逼的团队和供应链,为目标消费者创造价值也是成功。

没有一款车能征服所有人,而造新时代年轻人等人群喜欢的车,或许才是雷军最重要的基本盘

因此小米SU7在定价上,匹配了这个人群的消费能力,将“性价比”打法从机圈移植到了车圈

而它的电池、续航、加速是给同行看得,目的是告诉所有人“我们不差”;然后在配置、防晒、交付以及后续的售后服务等细节上,打到目标人群的心里。

根据此思路,我猜测,接下来小米营销的重点将会是“讲好车主用车的故事”以及“小米汽车的售后到底有啥不同”。

不信,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