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前半段描写的情节,无论是诸多梁山好汉快意江湖的故事,还是聚义梁山后对抗朝廷征讨,都让人大呼过瘾。

即便是梁山好汉们接受招安后,征讨辽国、田虎、王庆的战斗中,也未尝折损一位好汉的性命。

可是,朝廷派宋江,卢俊义为首的梁山军出征江南方腊时,却接连损兵折将,直到生擒贼首方腊回京复命时,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死亡人数接近三分之二。

要知道,梁山好汉们大多武艺超群,里面还有许多被迫落草为寇的前朝廷将军,能在正面战场击溃辽国主力部队,证明了梁山军的战斗力是非常强悍的。

方腊手下着重描写的只有国师邓元觉等八大天王比较有战斗力。那么。方腊是如何做到让梁山好汉损失过半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方腊(剧照)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不难解答,从《水浒传》的细节来看,梁山军征讨江南方腊赢得非常难。其中的原因归纳一下有以下几点:

其一,梁山大军受到朝廷招安后,被朝中奸臣蔡京、高俅等人当作了棋子。就是所谓的“以贼攻贼”策略。梁山大军从水泊梁山赶赴汴京城外,马上就接到了征讨辽国的任务。

在成功击败辽国后,又马不停蹄地接连讨伐河北田虎和淮南王庆这两处贼寇。梁山军南征北战,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致使兵疲马乏,身心俱疲。

梁山好汉们在之前的战斗中虽然没有牺牲,但身上也存在着刀伤、箭伤。这些疲劳和伤痛在攻打方腊时就显现出来了,状态到了强弩之末的地步,面对方腊军队时,失去了往日高昂的士气。

其二,方腊不是一般的草寇头领,他敢于在江南建立朝廷,凭借的就是军事实力的雄厚和所占据城池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

方腊占据了江南八州五十二县,包括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等地区,所占领的包括杭州、苏州、常州、湖州等军事重镇。这些路线在经济上非常富裕,能源源不断地为方腊大军提供前粮招兵买马。

方腊巅峰时,拥兵几十万,在人数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再加上当地地形复杂,让失去地利的梁山军损失惨重,很多梁山好汉都是死在了对地形的不了解上。

比如史进、石秀等六位好汉在昱岭关受到伏击,一起阵亡。解珍、解宝兄弟盲目攀爬乌龙岭,遭遇伏击,双双阵亡,这都是不清楚地理情况付出的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江(剧照)

其三,方腊的八大天王在武艺和智谋上的确非常优秀。基本上每个人都斩杀过梁山天罡星将领。对地煞星将领,甚至可以说是砍瓜切菜的状态,实战能力非常高。

比如,大将军石宝惯用一口披风刀,又擅长使用流星锤,武艺超群。在梁山好汉中大概率只有卢俊义和关胜可以与之一战,林冲面对石宝都没有一对一取胜的把握。石宝在斩杀多位梁山好汉后,遭到众人围殴,自刎而死,也算死得壮烈。

而方腊的国师邓元觉虽然是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并没有杀过梁山好汉,但他居然能和梁山步兵战力天花板的花和尚鲁智深大战几十回合不落下风,武艺是相当惊人的。

方腊的兵部尚书王寅擅长使用一条钢枪,不但武艺娴熟,还饱读诗书,颇有谋略,是类似于三国时期姜维一般的文武全才,给梁山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王寅不但用计,使梁山诸多好汉殒命命,自己也亲手在阵前斩杀了多名好汉。最后,在林冲、孙立等五位梁山好汉的围攻下才阵亡,也算是死的英勇。

除了方腊手下将领外,方腊的侄子方杰也有着万夫不当之勇,三十多个回合就把梁山五虎将之一的秦明斩于马下。

虽说秦明的阵亡有被偷袭的因素在里面,但要知道秦明号称“霹雳火”,在以往的战斗中与对手在阵前单挑,基本都是不到二十回合就能取胜的。秦明之死,也极大打击了梁山军的士气。

方腊有如此多的猛将,比梁山好汉们以前面对的对手都要强大,因此造成了大批梁山好汉死在了这八大天王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明(剧照)

其四,梁山两位好汉的缺席,也间接导致了梁山好汉死亡人数过多的结果。他们就是“入云龙”公孙胜和“神医”安道全。

公孙胜作为顶级法师,在以往的战斗中,用仙术对敌人进行干扰,是梁山军中不可缺少的人物。而神医安道全在征讨方腊前,被皇帝亲自邀请加入了太医馆。没有跟随梁山大军出征,这也让梁山好汉中十多位沿途患病的丢了性命。

如果安道全在军中,以他的医术,一定会治好这些病的,至于一些受到箭伤、刀伤的好汉们,由于没有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了,也算是枉死了。毕竟,在攻打辽国时,“没羽箭”张清被剑弩射穿咽喉,都能被安道全治好,还有什么伤痛是他治不了的呢?

基于以上几点来看,梁山好汉在征讨方腊时死亡过半,也就不奇怪了。在古代打仗时,哪有不死人的,梁山军前期征讨辽国等战争,没有将领阵亡,不过是作者施耐庵对梁山好汉的呵护,给了他们主角光环罢了。

到了争方腊时,施耐庵扯掉了主角光环,将战争的残酷一面展示给读者们,既遵从了历史规律,也让读者们对此进行反思。梁山好汉应不应该接受朝廷的招安呢?

梁山好汉们正好方腊时大面积阵亡,让很多读者至今都无法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