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李白在唐朝诗歌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大半生纵情山水,广交好友,生活过得洒脱且豪迈。

话说李白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无法通过正规途径做官,他曾做过翰林待诏,是个没有品级的官职,是翰林苑的候补名额。这只是唐玄宗为了把李白留在身边而给的虚职罢了。

没有俸禄,也不参加其他工作的李白,游山玩水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呢?

有人认为,李白早期闯荡社会的钱财,是他家族给予的。

李白出生于武则天称帝改国号时期,卒于唐代宗执政时期。这段时间内的唐朝也是非常强盛的。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文化交融,贸易通商情况非常好。根据李白的墓志铭和族叔李阳冰所写《草堂集序》的描述,李白的父亲李客就是在当地比较有名的商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白作为李氏家族第十二子,聪明伶俐,从小就深受李客的喜爱,并对他有很大的期望。李白在年少读书时,李客带着一家人从西域塞外翻山涉水几千里,迁徙到了蜀地江由,期间具体用了多少马车,搬运了多少家资都不得而知。

但在古代,普通人移民都会选择安土重迁,李客却选择长途搬家,可见家底有多雄厚,可以说,李白的童年衣食无忧,是在家人的宠溺下成长起来的。

家庭物质的殷实造就了李白对金钱不太敏感的心态,故能在日后写出“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种诗句,在其他人看来,是李白的洒脱,在李白自己看来,只是他曾经挥金如土的生活。

所以说,李白前期游山玩水的钱,主要是家里提供的。根据《上安州裴长史书》的描述,李白在出川路上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散金三十余万,遇到不认识的落魄公子,他都予以资助。轻财好施的性格,让他沿途交到了很多的朋友。

还有人认为,李白进入中原后,家里给的钱已经所剩无几。他囊中羞涩的时候,自己朋友去世都没钱安葬,过了几年后才为朋友迁坟。

而没钱一段时间后的李白似乎又能富裕起来,这是因为他几任妻子的资助,才能让他继续游历全国结交人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史书记载,李白的发妻许氏是当朝宰相的孙女。李白甘愿为她做了上门女婿,在与许氏结婚后相处的十年间,李白的生活来源都是许家提供的,两人育有一子一女,感情非常友好。

在许氏去世后,李白非常伤心,为她写了很多悼念诗歌,表达对她的思念。之后,李白在山东遇到了两位女子,第一位是贵妇刘氏,这位颇有钱财的女子,在史书中的描写只有寥寥数笔,也不知她和李白是否结过婚,但二人的确有一段情投意合的时光,只是比较短暂,之后就没有了下文。

而第二位女子则是李白在山东任城认识的,是一个普通女子。和李白生活五年,育有一子,是个相夫教子的踏实女子,可惜患病早早离世了。

而这时,李白的下一任妻子就出现了,是一名宗姓大小姐,祖父是宰相宗楚客,家族背景雄厚。

这位宗姓大小姐曾为了李白题在游园墙上的《游园吟》不被人擦掉,花了一千两银子,把整面墙买了下来,可见她对李白有多仰慕。二人相识后,发现他们兴趣爱好相同,价值观也比较接近,就走进了婚姻殿堂,婚后生活过得也有滋有味。

宗氏家族凭借着强大的人脉关系,帮助了李白很多次,甚至挽救了他的生命。可以说,李白游山玩水的钱财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他曾经几任妻子家族提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些人认为,李白游历山水的金钱,有一部分是沿途结交的朋友所资助的。其中不乏官府中人,这是因为李白在他所处的年代,可以说是社会口碑第一的诗人才子。

虽然李白因为出身商贾家庭,在《唐六典》限制下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但他在诗歌中所展现的才华,却俘获了当时大众的心。有李白的地方就有好诗,结交李白是件非常荣幸的事,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就连同为唐朝三大诗人之一的杜甫,也是李白最狂热的粉丝。

李白游玩所驻足的城市,当地的官员、文人都愿意结交他。在临别前赠予李白一些路费,是尽地主之宜的标准方式,在李白离开长安时,唐玄宗也赐给了李白不少黄金,皇帝出手数目肯定不会少。

所以说,有才走遍天下,李白在散尽盘缠后,依然能逍遥的游山玩水。无论是因为他遇到了贵人的资助,还是因为他受到了众多大户人家小姐的垂青,都是以他的文学才华在当时是独一档的存在为基础的,这与他愿意高调展示自己才华的性格也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