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唐朝著名的诗人之一,杜甫为后世留下了一千四百多首的诗文,他的诗文偏重于现实主义,深刻的反映了唐朝社会的矛盾。

诗文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被后世誉为“诗圣”,深受广大诗词爱好者的喜爱。

但他的一生一直处于不得志的状态。在青年时期,考科举时就磕磕绊绊,在仕途上非常失意。晚年时,他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最终在贫困交加中离开了人世。

在杜甫死后,他的儿子没有钱来埋葬他,也只能把他的棺材暂时放在当地的一个地方,过了四十年,杜甫的孙子才把他重新安葬了。

由于时间跨度过远,对于杜甫的墓地,在史料记载中有很多不同的说法,那么杜甫的墓究竟在哪里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甫(像)

唐朝诗人元稹曾经写过一篇《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里面则有一些隐秘的杜甫的墓地信息,其他文献对于杜甫墓地描述很少,因此后人大都参考元稹这篇《墓志铭》对杜甫墓进行研究,得到了几种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说法就是杜甫的墓地在河南偃师,清代藏书家孙星衍在研究了《旧唐书》和元稹所写的《墓志铭》后,和汤毓倬修订合作了《偃师县志》的第四卷“陵墓志”。

书中就写道,这杜甫墓就在河南偃师县西土楼村,原因是《旧唐书》中记载,杜甫的孙子杜嗣业把杜甫的灵柩葬在了偃师县西首阳山附近,而元稹给杜甫写的墓志铭,也有着类似的说法。

第二种说法就是杜甫的墓地曾在湖南岳阳,清朝同治时期的《巴陵县志》第二十卷“塚墓”中记载,杜甫墓在岳州,现在已经不知道在哪儿了,按照元稹所写的墓志铭记载,这杜甫的灵柩曾从湘江上运送,到了岳阳,就下葬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元稹(像)

唐朝元和中期,杜甫的孙子也曾在岳阳祭拜祖上,把墓地给迁到了别处,后人也不知道,当时杜甫被葬在岳阳的什么位置了。

这些描述说明,杜甫最初的墓地确确实实是在岳阳的,但是他的孙子后来迁走了祖坟。结合第一种说法,杜甫墓很可能被迁到了河南偃师,这也和《旧唐书》的描述对得上了。所以,“杜甫墓”最早在岳阳比较可信。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更具体,“杜甫墓”在湖南平江县。根据清朝嘉庆年间的《平江县志》第二十一卷“塚墓”记载,杜甫的墓在平江县的小田地区。根据元稹描述,杜工部的灵柩曾在岳阳停驻,由于之后的大历年间,岳阳地区发生了战乱,不能轻易移动棺木,因此杜甫的后人就在平江县生活了下来。

以上几种说法都是由当地县志文献作为参考的,基本说法都是杜甫的灵柩在湖南岳阳地区下葬过,只是在后来杜甫孙子杜嗣业是否有迁过坟墓的事产生了一定的分歧。

现今,在全国,杜甫一共有八座坟墓,其中河南偃师、湖南耒阳的“杜甫墓”是很有知名度的。

而杜甫的故里河南巩义市附近,在康店乡西部的邙岭上,也坐落着一座杜甫的陵园。杜甫的家乡人相信落叶归根,伟大的诗圣杜甫去世后,他的子孙一定会把杜甫的灵柩葬在生他养他的故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甫(墓)

巩义县的杜甫陵园虽然面积不大,但里面的设施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包括杜甫雕像、诗圣碑林、杜甫墓、杜工部吟诗亭、望乡亭等。陵园中种满了松柏,表达了同乡们对杜甫的怀念和尊敬。

杜甫的一生都在为百姓们发声,可以说是一位人民诗人。这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他的原因。他曾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愿望,希望百姓们都能过上富足的好生活。但他自己却在饥寒交迫中死在了湖南耒阳的一艘破船上,让人叹息不已。

现在,全国的八座杜甫墓,都是与他渊源很深的地点,这也是广大百姓对他的怜惜,让这位关怀百姓的伟大诗人死后不再居无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