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对一个官员最高的赞扬就是“青天大老爷”,这个“青天”指的就是北宋名臣包拯。

在民间,包拯的故事有很多。比如铡美案、三侠五义等等。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刚正不阿,是正义的化身、清廉的典范。

而就是这一位青天大老爷,却给后代留下了一笔巨额财富。他的第二十九代孙竟然比李嘉诚还要富有。

包拯二十八岁进入仕途,但当时他的父母年老,为了坚守孝道,毅然决然辞官回家,照顾年迈的父母,直到父母相继离世,他才在丧期满之后出来做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包拯为官期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在担任端州知府时,就经历了前任知府留下的弊政。

端州盛产砚台,其中更是不乏皇家贡品。前任知府为了巴结权贵压榨民力,向权贵大量输送精品砚台。当包拯担任知府之后,他坚决遏制了这种不正之风。他以身作则,严格控制砚台生产。

在包拯担任河北转运使的时候,他上奏废除了新加的赋税,为百姓牟利。他还经常考察民生,当地的盐池十分丰富,但是百姓却享受不到一点好处,反而被不断的压榨。

包拯见此,三次上书,引起了皇帝重视,改革就此开始。这使得北宋国力大幅上涨,国家财政日渐丰富,百姓也从中受益了。

而在包拯为官期间,最著名的一段经历,莫过于执掌开封府那段了。在这期间,包拯疏通惠民河,拆除豪族侵占水源的庄园,使河水畅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包拯还整治官场风纪,改革诉讼制度。以往开封府的制度,凡是要告状的,要经过府吏之手,何时审理,是否审理,由府吏通知。所以,这贿赂之风大兴。包拯就解除了弊端,告状者皆可直入公堂面见上官,诉讼之风一时清正。

开封作为京城,多达官显贵,治理十分困难,而包拯在位期间十分刚正,毫不留情。凡是有人私下托关系的,一概拒绝。东京一时令行禁止,风气大正。

包拯作为士大夫出身的官员,身居高位,但却从不自居。他始终站在百姓的身边,为百姓考虑。

包拯一生清廉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这种精神上的遗产比物质更加可贵。正是这种家风,才使得包拯后人不管是为官还是经商,都有了自己的行为准则,包拯的第二十九代孙“船王”包玉刚就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包玉刚深受包拯影响,早年创业,他坚韧不拔,最后赢得了“世界船王”的美誉。在国内改革开放之后,为国家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支持国内的造船业,同时也十分重视教育业,多次捐献图书馆以及兴办大学。

包玉刚并没有将物质财富视为唯一。他深知,物质的财富终究是会见底的,但是精神财富却可以永远流转。金山银山总有花完的那一天,但是这种精神遗产却可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所以说,这包拯为后代留下了巨额遗产。对此,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