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粘合剂,也被称为黏合剂,粘接剂,胶粘剂等,俗称胶水。在现代工业中,粘合越来越多地替代传统连接,成为小型化与轻量化元器件制造及装配的理想连接工艺,并且非常经济、高效。小型化的优势在于更节约材料,轻便,也更节能。在轻量化结构设计中,粘接技术能够可靠地连接大量不同的材料,这是其它连接技术无法企及的。如果没有高科技工业粘合剂,当今消费电子、汽车、医疗以及工业电子设备行业的集成化和小型化将是不可想象的。

电子产品对新设计、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追求,为工业粘合剂行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工业粘合剂的应用范围涵盖领域从汽车制造、消费电子、航空航天到光电子学以及一般工业等,甚为广泛。笔者在与大量的客户接触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莫过于如何进行工业粘合剂的选型。其实,工业粘合剂的选型是一门经验科学。

然而,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有一定的方式方法和思考逻辑。这非常类似于中医理论里面的望闻问切。传统中医在给病人开药方之前,一定要对病人进行诊断,这就牵扯到中医中的望闻问切。通过望闻问切来开药方的思路,也可以应用于工业粘合剂的选型。下面我们就对此进行深入展开,探讨望闻问切的思路如何被应用于工业粘合剂的选型上。

“望”

传统中医在给病人看病的时候首先要“望”,即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来判断其内脏状态。

同样工业粘合剂在选型的时候也一定要“望”,这里的“望”就是看的意思,那么要看什么呢?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要看产品的结构。只有对产品的结构了解了,我们才能够知道施胶的区域大小,通过观察结构来了解粘接区域的长宽高等尺寸维度,把握好粘接的整体信息;对结构的了解,也能够帮助我们判断这个结构设计是否对胶水是友好的,还是对胶水的施胶以及粘结不利的,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另外通过对结构的了解,也可以对胶水的用量做以初步的判断。

其次,要对施胶的相对位置也进行了解,比如说施胶区域是在结构的表面还是在内部,是A级面,也就是客户使用的外观面还是内部的结构粘接。粘接区域是不是有阴影部分或者是不是可以见到光?另外,粘接的位置是垂直位置、水平位置还是异形的位置?也就是通过“望”对施胶的方向进行详细的了解,这对后续的胶水选型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再者,通过简单的“望”,也可以对粘接材料做以初步的判断。比如,至少知道粘接材料是塑料或是金属,还是其他的类型的非金属材料比如玻璃、陶瓷、芯片等等。对材料大类可以做一个初步的判断。需要强调的是,有时对产品本身的“望”还不够,比如内部结构很复杂的产品,很难看出里面的结构相对关系,那就最好能看客户的产品设计“剖面图”或者各种电脑软件绘制的产品建模图。这类似于医生通过CT来了解病灶处的内部情况。类似的图反而更能直观的给出不同零件的相对位置关系。这也属于“望”的范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闻”

接下来就是中医的“闻”。

闻诊,在传统中医中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也就是说通过听病人的说话声音、咳嗽、喘息,并且嗅出病人的口、身体等气味,从而对病人的病情做一判断。

在胶水选型的时候也可以利用“闻”来获得有用的信息,这里的“闻”是指通过跟客户的交流来感知客户在这个项目中的作用和职责,来感知此项目中胶水粘接应用的急迫性、重要性,来感知此项目的大小。这里也可以扩大到对胶水“低气味”的诉求,以及“低毒性”的要求等等。这些都可以归到这个“闻”的范畴。“闻”在此更多属于务虚,但对项目的判断很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问”

然后就是“问”。

“问”在中医确诊时非常重要,通过问诊了解既往病史与家族病史、起病原因、发病经过及治疗过程,主诉所在、自觉症状、饮食喜恶等情况,从而最直接的获取病情的信息。

我们在选胶水的时候“问”同样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要问的问题其实通常会非常多,但很多人担心客户嫌问题多而不配合或者不高兴,就不敢问太多问题。这对选胶其实是非常不利的。

这里面首先要问的就是和粘接材料相关的问题,包括材质,甚至是材料的表面质量、镀层等;再就是客人对胶水的作用的期待,也就是说胶水在此案中是做什么用的。是粘接用还是灌封用,还是保护用?亦或导热用、导电用等等。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客人的生产工艺。客人在胶水施胶过程中希望用到什么样的工艺,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工艺?是已经有了相应的设备和产线,还是将来准备要去实施这样的产线?除了施胶工艺,还有后续的固化工艺,客人希望用什么样的方式对胶水进行固化,常温的方式、加热的方式还是UV的方式?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是否接受其他方式?

要“问”的问题还有对胶水的性能要求。这里的性能包括液态胶水的性能,比如说胶水的颜色、粘度、密度等等诸如此类的基本物理参数的要求;也包括可靠性的要求,就是客户做成的产品要经受到什么样的可靠性。也要特别强调一点,就是客人对这个案子之前的施胶方案是什么样的?就类似于病人之前有没有去看过其他医生?吃过什么药?效果怎么样?通过对这一点的了解,可以让我们快速的积累经验,包括可以避免去踩前人踩过的坑;尤其是客人他们自己认为这个应用的难点和痛点在哪里?这样可以让我们快速、直接的抓到客户的诉求。

所以,“问”的环节是整个选胶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也就是为什么作为销售人员要到客户端去,跟客户做面对面的交流的原因,这样才能更好地获得大量的“问”的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切”

最后一点就是“切”。

“切”在中医上就是切脉相、把脉的意思。通过“切”能够了解病人的脉象,从而判断病人身体的气血津液的虚实情况,进而对病情进行综合推理判断。

“切”用在工业粘合剂的选型上,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用全局的观点、系统的维度和辩证的方法,对于前面望、闻、问三个层面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梳理、分析判断,进而归纳总结。

有时候我们也通过这种方式发现:客人的需求其实是自相矛盾的!这时,就要去判断分析哪些点是合理的,哪些点是不合理的,不应该的,把这些不合理、不应该的诉求摒弃掉。最终再与我们现有的胶水的大类类别、种类进行匹配,给客人选出一个明确的胶水解决方案。

如上我们按照中医理论的望、闻、问、切,对工业粘合剂的选型进行了简单地探讨和思索。正如上面所说,工业粘合剂的选型其实是一个经验科学,要在大量的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并按照经验进行判断、分析、综合,得出一个结论。但随着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进步,目前也可以用计算机模拟的方式辅助工业粘合剂的选型。至少可以通过模拟来对选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快速筛选。或许随着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和计算机算力的不断提升,工业粘合剂的选型未来可以用人工智能的方式进行强干预,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由于人工靠经验选择的失误造成的项目延迟、失败以及周期增加、成本增加等诸多风险,为电子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助力赋能。

作者简介:

邵建义,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德国好乐集团上海分公司董事,总经理。

声明:本文转自公众号,文章版权、观点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用于传播知识和分享信息,如有异议、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联系邮箱:kellyl@actintl.com.hk